基于扎根理论对以老养老模式推行的分析
——来自对598位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

2019-01-16 07:44
山西青年 2019年5期
关键词:低龄范畴编码

陈 艳

(重庆大学,重庆 400044)

一、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老龄化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养老压力。目前,我国现采用的养老模式包括家庭养老、以房养老、养老院养老、居家养老与日托养老等养老模式。[1]目前各种养老模式都有各自的不足。城乡社区以老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帮助解决以上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老养老模式是年轻一些的老年人帮助一些高龄的老年人,该模式本着自愿、就近、兴趣爱好相投的原则,鼓励健康、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病残、失能老年人。以老养老模式有着其他养老模式不具备的优点,它优化了社区邻里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延续传统美德,并使之具体化。

二、正文主体

(一)以老养老养老模式推行研究状况与评述

以老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相关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关于以老养老模式推行的研究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而且已有文献观点比较分散,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该模式的推行。要瑞丽指出以老养老实质是养老福利不足条件下的一种过渡模式,认为必须完善老年人福利政策,建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者互为支持的养老体系,使以老养老向良性的发展模式转变;同时为现有的以老养老家庭提供社会支持,缓解其目前存在的困境。[1]孙文华、陈建国提出以养老机构为平台的“以老养老”模式,即拓宽养老机构业务范围,允许养老机构聘用低龄老人开展多元化业务,以此弥补机构费用不足,并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年轻健康的低龄老人可以从事多种多样的体力脑力劳动。喻美玲、赵敏提出以老养老模式相对系统的推行措施,包括健全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建立助老激励机制、多方协作增加“以老助老”养老服务的供给。

已有文献对以老养老模式推行的分析大多采用文献分析法,也不够深入具体,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本文使用扎根理论通过对60岁以上老人对以老养老模式推行的建议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以老养老模式推行的具体措施。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最初由美国学者 Glaser和 Strauss(1967)提出,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式。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本研究将遵循扎根理论获取新概念范畴及研究路径,围绕研究命题采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即对经过概念化的资料分析归纳城乡社区以老养老模式的开放式编码过程;对开放式编码再次进行归纳概括,提出城乡社区宏观层面上的主轴式编码;再通过选择式编码过程,对研究对象进行质性分析。

2.研究资料

文中所采用的研究资料是重大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乡社区用老养老”课题组于2015年对598位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所得资料。该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分布在全国各地,且都是60岁以上老人。所得的调查资料具有全面、多样、真实等特征,能够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态度和情感。

(三)资料分析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逐字逐句进行编码与标签,从中定义现象并将其概念化与范畴化。在资料逐级"缩编"过程中不带任何个人预设与偏见,对任何理论的可能性保持开放。通过对原始资料分析处理,总结出24个初级范畴:政府支持、社会主体参与、基层自治组织、以老养老机构、服务稳定性、奖励制度、规则合理性、信息系统、优先区域、专题活动、媒体报道、上门走访、家属认可、低龄老人组织、自愿服务、热情助人风尚、瞄准帮扶对象、了解帮扶对象、专业培训、精神需求、生活技巧、服务次数、推进落实、因地制宜。

2.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第二阶段。开放式编码通过分解原始资料将其概念化与范畴化,主轴式编码则是将开放式编码进行连续不断的比较,按照不同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对其加以合并和类聚发展宏观层面上新的范畴,最终使得范畴化更加具有指向性和理论性。对24个初始范畴比较分析和总结,最终归纳出“组织力量”、“制度完善”、“大力宣传”、“服务提供”、“推行落实”5 个主范畴。组织力量包括政府支持与组织、社会主体参与、基层自治组织、以老养老机构;制度完善包括奖惩机制、制度合理性、信息平台;大力宣传包括优先区域、上门走访、社区活动、媒体报道、上门走访;服务提供包括家属认可、动员低龄老人、自愿服务、服务意识、瞄准帮扶对象;推行落实包括专业培训、沟通交流、生活技巧、服务次数、推行落实、因地制宜。

3.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选择核心范畴,建立在开放式和主轴式编码基础上,在该阶段对范畴已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逐步加深比较,建立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联系以验证其间关系,用所有资料及开发出来的范畴和关系说明全部现象。研究通过“组织力量”、“制度完善”、“”“大力宣传”、“积极动员”、“服务提供”、“推行落实”5 个主范畴,构建城乡社区以老养老模式的推行途径。

(四)对城乡社区以老养老养老模式建设的分析

对598位60岁以上老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60岁以上老人对以老养老模式的建议主要包括:政府支持与主导、大力宣传,制度完善、服务意识、服务针对性,沟通交流等六个方面。

政府支持与主导作用最受关注,包括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政府积极组织、政府制定政策。政府不仅需要提供物质支持,还需在以老养老模式推行全过程发挥引领与主导的作用。

以老养老模式的宣传也十分重要。宣传效果上,不仅要提高民众对其认知,更需提高老人的参与积极性与家人的认可度,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对老人的观念。宣传方式上,大多数老人建议以上门走访、社区活动与媒体报道为主。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也被认为需完善。以老养老模式目前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公益活动,缺少统一健全的制度规范。制度得建立健全需要政府在综合各方的意见下来制定推行。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以老养老得奖励机制的建立。老人认为服务在自愿提供的同时应该是适当有偿的,需要制定合理得统一的奖励机制与规范。

提高服务意识也需引起关注。服务意识是指低龄老人的服务的积极性。服务意识的形成需要社会乐于助人的风尚,需要低龄老人及其家属对以老养老服务的认可。

提高服务针对性也是资料中较多提到的建议。服务针对性即确定好服务对象,并提供真正适合服务对象的服务。在资料中,老人们建议要了解瞄准帮扶对象,了解帮扶对象,提供帮扶对象真正需要的服务。

沟通交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低龄老人在与高龄老人的沟通过程中,既能掌握他们真实的需求,又能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

三、讨论

基于以上分析,可将其归纳为组织力量、制度健全、大力宣传、服务提供与推行落实五方面。其中,组织力量强调政府的资金支持与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的制度是实现以老养老模式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的基础;以老养老模式及制度的大力宣传是目前以老养老模式推行的重点任务;以老养老模式的实施需要注意其提供服务的主体、对象、内容的特殊性;以老养老模式的具体实施需因地制宜,落到实处,给人们切实的好处。

(一)政府资金支持与主导作用

养老是一项对资源依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想维持这种养老模式持续有效的运行,稳定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供给至关重要。发展“以老养老”居家养老模式需要政府在资金的大力支持,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政府在以老养老中应该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宏观上政策的政策制定、政策宣传、政策执行落实以及微观上的以组织老养老机构、提供服务方面都需要体现出来;其他社会主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协助政府。

(二)相关制度建立健全

以老养老模式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完善的制度,各地以老养老模式更像一种志愿活动,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以老养老模式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与政策作为一定的基础与依据。奖励机制在制度建设中最受关注。对于自愿提供服务的低龄老人,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制度,最好能量化评估志愿者服务时间和绩效管理,这能激励和吸纳更多志愿者参与服务。

(三)以老养老模式的宣传推广

以老养老模式的宣传需要扩大宣传范围,目前很多地区对以老养老模式的认识不够。宣传方式包括新闻媒体报道、社区举办专题讲座与活动、上门走访与海报横幅等方式。对以老养老模式的宣传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社区对以老养老模式的认可度,获得低龄老人子女的认可,调动低龄服务热情与积极性。

(四)服务提供的特殊性

以老养老模式因其服务主体、客体、内容与其他养老模式有很大差异,提供的服务有其特殊性。以老养老模式的服务提供主体是身体健康,时间充裕的低龄老人,对于这部分老人首先要进行积极动员,并进行专业培训。服务提供的对象是高龄老人,其中失能老人、残疾人与空巢老人是服务提供的重点对象。服务提供的内容既包括基本的生活技巧也包括对高龄老人精神需求的满足,且因为服务提供的对象是低龄老人,能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沟通交流类的心理层面的满足。

(五)以老养老模式推行落实

以老养老模式的具体落实是以老养老模式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以老养老模式的推行需要结合各地城乡社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以老养老服务中心,规章制度、宣传动员方式、提供服务的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与形式等。在不同社区根据其特有的社区文化,因地制宜推行。

猜你喜欢
低龄范畴编码
借助传统节日培养低龄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生活中的编码
互联网+背景下低龄儿童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A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