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宁 吴少华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江苏 苏州 215104)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全面发展的新思想、新征程,全国的职业教育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春天。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是党中央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发展新要求[1],其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培养,这其中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培养。作为职业院校,培养优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未来的大国工匠应当是职业院校尤其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更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历史使命。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关键要看由什么样的人来培养,因此,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首先需要引起重视。在十九大报告中党提出了“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精神要求,同样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也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
学校从来都是社会的一个有机部分,它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也就不可能成为只讲追求高尚纯洁精神的乌托邦。在高院职校,服务于江苏经济发展,要强化专业建设,紧密产教融合,彰显办学特色,其核心关键就是要重视内涵建设。而首要的应该是人的内涵。目前,虽然各级各类文件中都在强调师德师风的建设,学校的各种评优奖励都会把热爱教育事业作为首要条件,但传统的讲座、报告等方式往往都无法达到理想的预期教育目标。在转型升级、高速发展的经济指挥棒下,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认知开始有所偏转,科研成果重过了教学能力,零成本的笔杆子赛过了一双修炼多年的技术手。教师的目光更多地关注于论文、汇报,评优、获奖,日常党建教育中的师德教育常常以一份思想汇报收尾。于是有人认为只求奉献的师德精神在经济发展的物化中渐渐消亡。然笔者以为,这样的认识过于片面和理想化。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3]。由此可见,教师的思想状态不是在一篇教育文章、一次党员活动或一份思想汇报中形成的,它受制于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发展要求。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构建出合理的思想建设体系,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引导高职院校教师在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个体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同时合理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使其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满足感,恰可促使其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由内而外形成“正能量”。
“工匠精神”是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对自己所出的产品精心雕琢,始终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在中国文化中体现为:“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4]。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一,因为致力完美,所以会始终关注,不断揣摩,反复磨练,渐渐精于此道,成为此中的高手、大师;其二,因为追求精益求精,工匠们要将最新技巧技法融入自身工艺中,保持推陈出新,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便是现代所谓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三,为保持自身的技艺能有所传承,工匠们往往悉心教导徒弟,倾囊相授,师徒朝夕相处,对徒弟关爱有加。
可以预见,运用“工匠精神”的内涵要义来引导教师,可促其愈发主动积极,努力上进,不敢懈怠,终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良性循环,因此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将是筑牢他们思想阵地的一剂良方。
成就感,是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平衡是付出与收获的正比体现,而收获越大,其成就感也越强。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积极搭建各种平台,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创新创业、操作技能等各类评比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既要鼓励有一定比赛经验的教师瞄准定位于高级别的竞赛,更要照顾到能力暂时相对薄弱的教师和缺乏经历的新进教师。对于后者,学校可先通过碎片式抽查和阶段性点评,让他们逐渐重拾信心,同时了解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通过在同事之间的小型竞争,增强他们不断学习、思考、钻研技艺的意识,提升自信,培塑精益求精的品质。而当教师们都渐渐走向更高的平台,在其与同行的频繁交流与切磋、竞争中,伴随成功而来的,有奖状、证书,有行业的认同,有更高的知名度,通过“精其技”教师们感受到自身价值得以实现,通过不断树立更高目标而致力追求卓越,从而获得更大的职业成就感,这正是他们奋斗不懈的精神动力所在。
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安全感与职称晋升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业务突出、作风端正、务实肯干的教师,高校在职称评审要求中应酌情体现,避免出现一心追求个人荣誉,能出成绩的事抢着做,需要奉献的事没人做的功利局面。让教师在钻研业务,专心精进之余,无需为职业生涯中的“职称关”所分心忧虑。
教师的身份根植于教书育人的任务和立德树人的使命,呈现出爱生如子的内心情感。这与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爱徒”内涵同为一体。导师制在职业院校早已成形,成立这样“一对N(十人以下)”的师生指导团队,便于指导学生在校三年的专业和就业指导。这种导师往往并不是朝夕相处的辅导员,可能至多只是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师生感情不深。其实“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情怀可以通过仪式感来加以强化和彰显,从而使教师更深刻体会“亦师亦父的师生关系”,获得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建立导师关系之初,可以参照古代师傅收徒时的古礼,举行正式的拜师礼仪式:首先请导师坐于上首,学生将拜师贴高举过头双手呈上,并导师行鞠躬礼;其次,学生向导师献茶;再次,由导师训话,明确对学生修德、明志、精技的勉励和教诲。此后,在日常的指导交流过程中,学生每周固定时间当面向导师汇报近期的学习和成绩,年节不忘关心问候导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浓厚的师生情感牢固建立,老师的归属感早已融入其中。
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提出了包含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的要求,而文化的自信正是来源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处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提倡和培塑,对培养教师们不懈奋进的工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致力卓越的工作追求都是必要且重要的,同时通过构建合理合情的体制机制,将有效解决教师的思想顾虑,引导他们在工匠精神的学习和体验中,感受价值实现的愉悦,和被社会、学生尊重的自豪,明确自身的归属定位,从而防止思想松懈,远离“负能量”,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袭,自发地以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意志全心投入专业建设和学院发展中。通过系列措施,让“工匠精神”在现代职教的师德师风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