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曼予
理想信念教育,一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理想,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发展前景的追求与向往,也是人们在付出一定努力所希望达到的可行性目标。每一个个体和群体在生命活动中,都会确立属于自己的理想信念,也会用这个理想信念来指导自己的生命活动。由于受着阶级利益的影响,理想信念有着高低之分与对错之分。党中央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谈到理想信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想信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都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等主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讲话精神,可以看到习近平的理想信念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价值,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崭新的理论研究视角。本文笔者就在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论述习近平的理想信念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话题。所谓理想,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发展前景可行性的追求和向往,也是一个民族必备的民族信仰。
每一个个体在生命活动中,都会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也会用这个理想信念来指导自己的生命活动。在阶级利益的影响下,理想信念有着高低之别与对错之分。习近平在讲话中所说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它与其他理想信念相比来说,是科学也是比较崇高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必备条件。当鉴定了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追求理想的信念,才会有着战胜人生各种困难的决心与自信心,不怕被各种艰难困苦所打倒,坚定不移实现自己人生理想。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理念,坚定人生信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在于,坚定大学生对民族共同理想实现的责任感,也在于增强大学生树立强烈的道德正义感、道德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具有清晰的理想新教育认知,有着坚定不移地民族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当理想与信念两者二合为一,才会有着实现理想的信心与决心,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原有的伦理道德的约束力也逐渐丧失了,中国社会出现一个焦点就是“道德滑坡”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就是要解决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沦丧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富强、自由、文明、法治”等二十四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渐渐变为了全社会和民族的共识,也成为了了国家、个人、社会的理想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生活内容是紧密结合的。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场上来说,核心价值一直都处在核心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学习生活互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体现在教材、课堂教学、思想意识中国,更应该内化为学生一种生命活动,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角度转化为实践活动。这一切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不仅仅对学生开展知识骄傲与,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
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2014年5月习近平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指出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应该提高人才的道德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会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会议上提出,道德是人际关系和谐和一切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中国梦实现的道德支撑和精神支柱。
事实上,道德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发挥着规范的作用,修养也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展现出来的。在某种意义来说,一个人不能仅仅依靠权力或者金钱来获得人格尊严,应该在与人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所以,在现代化的商品经济社会中,提升道德修养也是人们获得他人尊重一个重要条件。缺少这一个强有力地支撑,人格尊严就缺乏一种真实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当做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因为,当人具备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才会尊重自己的人格与他人的人格,才会在生活中对自己从严要求。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需要知识丰富与技能强,道德修养也应该更为高,这样才能保障他们在价值规范方面有着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
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候提出:“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知行合一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里,习近平提出了应用知行合一的理念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把一个道理给明晰之后,并且把这个道理付诸在实践之中,也就是思想和行为互相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实现知行合一的理念应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在传授知识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应该把讲授课程和自身行为互相结合与贯通,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做思想政治原理性灌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多角度和多层次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这一角度来说,无论是在校的学生还是毕业的学生,都应该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生活实际互相结合,使学生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并且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付出自己的力量。
为了使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互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就是通过实现活动来履行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是让价值观、理想与信念一直都是在抽象层面上。当把思想理念转化为行动,才会显得价值理念的真实性。从这些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通过对学生有所影响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才能最终体现出来。
榜样示范法,就是教育者以生活中或者历史上具有优秀思想品德和高尚行为人的典型事例为榜样,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教育方式。通过榜样示范法,使受教育者获得道德的熏陶,并且也具有同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许多值得模仿的榜样示范的道德教育方法。如古代的“孔融让梨”、“季布一诺千金”、“坚持仁孝顺的汉文帝”等等,还有近代的“雷锋事迹”、“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又如“感动中国”的人物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正能量”教育的典型例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绝对的榜样教材。
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纪委会议上指出,应该对党内纲纪进行肃正,一切从严治党和从严治己。同时,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应该以自身为开端和榜眼,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使党政能令广大老百姓所信服,受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力。
榜样示范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体来说就是以以立德为主要目标,以树人为自己重要的责任。从古到今,榜样示范法都是一直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方法。与思想政治课程枯燥且生硬的知识原理来说,一切存在于人民生活和历史中鲜活的榜样例子,更能激起受教育者产生认同感,成为高校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和树立良好品德的绝好路标。由此可见,榜样示范法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理念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都需要高校教师对榜样教育做高度地重视。
顾名思义,“文化熏陶”是通过优秀文化氛围的熏陶,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获得影响,由此也形成良好道德修养的教育方式。习近平同志也指出,“文化熏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教育者应该善于采用文化熏陶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应该极力追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们生活密切结合。因此,高校教师在采用文化熏陶方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候,应该从社会生活这些方面着手。在规章制度方面来说,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开展法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各行业的法律规章制度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相结合。同时,在社会各行业的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社交礼仪活动、经济活动中都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理念互相结合,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益规范标准。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变为人们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制度变习惯的过程,使习惯也变为一种文化。如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采用文化熏陶教育的时候,应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互相融合,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