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创新·体验

2019-01-15 07:58陈翠燕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钟面时间轴计时

陈翠燕

[摘要]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互换的复习中,通过回顾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建立时间计算和想象钟面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外出探亲的情境中经历观察、记录、对比、分析等数学活动,发现数钟面、计算时间轴、分段转换计算等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24时计时法;经过时间;时间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 35-0010-03

【教学内容】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掌握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初步掌握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尝试解决问题、表达自我想法的交流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填空:晚上8时是( )时;上午7时是( )时;15时是( );10时是( )。

师:亮亮早上8:00到学校,中午12:00下课吃午饭,他上午在学校学习了多少小时?你是怎么想的?(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简单经过时间的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24时计时方法的换算,复习24时计时法与钟面的关系,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回顾计算经过时间的常规方法。】

二、探究新知

师: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是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站。

师:能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2: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熟悉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思考后将你的解决方案记录下来。 学生方法:(1)在钟面上数数。(分开两圈数或一起数)

(2)分开两圈来计算。(为什么分两圈?以什么为分界线?)

(3)用手指计数。

(4)转化为24时来计算或用12时计时法来计算。

师:怎样知道你的解答对不对呢?

师:我们看到问题后都做了什么?你们解决问题时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基于不同学生的不同起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

小组汇报:

(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操作演示)

(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以中午12时为界,分前后两段计算。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

师:为什么要以中午12时为界,分开两段计算?

生3:上午9时在钟面的第1圈,下午6时在钟面第2圈,所以要以中午12时为界。

(上午9时→12时→下午6时)

3小时+6小时=9小时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时间轴”):

师:我们知道上午9时和下午6时不可以一起数,有什么方法可以一起数呢?先把时间转换成24时,转换成一条直线,方便我们计算。

(3)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将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时间轴”):

师:怎样知道你的解答对不对呢?

生4:可以根据“出发时间+經过时间=到达时间”来检验。上午9时出发,经过9小时后,到达奶奶家的时间为9+9=18(时),18时就是下午6时,与题目中到站时间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生5:可以画一个小钟,用数钟面的方法来检查。

【设计意图:重点强调分段计算和运用24时计时法直接计算的方法的思考过程,以及用手指数数和数钟面或画钟面的方法来验证计算结果。】

师:在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我们有三种解决方法:直接在钟面上数,分两段计算,运用24时计时法。遇到同一天上下午的时间,最方便的是用24时计时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计算。

师:请翻开课本84页看例题3,回顾一下刚才的解题过程,并把例题空白的地方填写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对比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同一天的经过时间时,用24时计时法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亮亮的一天。

亮亮早上8:00到学校,下午4:00放学回家,他一天在学校学习多少个小时? 2.(教材第84页“做一做”)晚上,亮亮做完作业后上床睡觉。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师: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亮亮晚上9时睡觉,早上6时30分起床,问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师:怎么计算?

师: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第一题亮亮在学校的一天是同一天,而这一题亮亮睡觉的时间不是在同一天,能否一起计算呢?

师:可用数钟面帮助理解。通过时间轴选择分段计算比较简便,以晚上12时为界,晚上9时一12时一早上6时30分,3小时+6小时30分=9小时30分。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在同一天的经过时间和不在同一天的经过时间,学生学会在对比中观察,分析不同的解答方法,优化解答方法,从而体会方法的合理性。】 3.(教材第85页第3题)这是一个新设的邮筒,每天取信,早上8时30分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小时取一次信。请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教材第85页第4题)

(1)春风饭店晚上营业时间是从下午____ 到晚上____。

(2)-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给出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将原有的认知背景和新知识充分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两种方法,希望大家都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以往教学这节课的基本思路是“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但通过对本课例题和课后练习题的研究思考,发现以往的教学基本思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类似问题,例如遇到“跨整时的”“跨两天的”“不同计时法表示的”等情境的问题,直接用“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存在难度。因此我设计了“发展思路和变换解题方法”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找寻和发现,求解经过时间的方法除了可以用“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外,还可以用“分段1+分段2”的方法,如果遇到不同计时法表达开始和结束时间时,可以用“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再相减”的方法,甚至可用数钟面、数时间轴等方法解决。如此处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学习解决问题,学生一般都是从模仿开始,但仅靠模仿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迈向“创新”——找寻“设计方法”的创新和探索“独特性方法”的创新。这样,学生就不只是知识的复制者,而是主动学习的收獲者。

【教学改进】

反思本课教学,我在处理细节上还有欠缺的地方,一是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情境上指导得不够细致。例如,安排学生观察例题图、自我审题、寻找信息时,学生说了很多与本课学习内容无关的信息,如果及时把他们的思考点引导到“求经过多长时间”上,会使课堂教学更流畅些。二是总结方法有些拖沓。当学生描述了解决方法后,应该尽快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形成解题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书写格式。三是练习环节抓得太紧。通过课本例题和“做一做”的学习,学生已经比较清楚解决经过时间的方法了,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解答巩固练习,只需述说思路,描述书写格式就可以了。

(责编 金铃)

猜你喜欢
钟面时间轴计时
时间轴上二阶非线性非自治延迟动力系统的振动性
畅游计时天地
正确的钟面时间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时间轴里的“共和国记忆”
24时计时法
这个极简的壁钟,连钟面都省去了
时间轴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看镜面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