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舟舟
[摘要]有序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其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真实有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维的形成过程,灵活学习的思维方式,最终实现有序解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有序思维;深化体验;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5-0074-02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有序思维能够让学生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地思考问题。按照一定的次序对具体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真实有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问题发现——缺乏有序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有序思维缺乏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思路清,学生不会用
课堂上,教师内容讲解条理清晰,逻辑环环相扣,学生也听得非常入迷,能够跟着教师的节奏分析与解决问题,但在练习时却不能准确有序地利用刚学的解题方法去做题,没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没有完全掌握有序思维背后的逻辑性,也没能将其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2.答案在心中,表达却混乱
学生在做练习时虽然能够得出正确答案,却不能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表述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运用跳跃性思维解决了问题,却不能很好地运用有序思维去做有条理的表述,在思维上形成漏洞,这会使学生在面对更难的问题时出现思维障碍。
3.个体差别大,思维不同步
虽说后进生与优等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都差不多,但成绩却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后进生不能有序地思考问题,即思维不能顺畅地连贯进行。
不难发现,有序思维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需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和点拨,以奠定学生坚实的思维基础。
二、策略研究——培养有序思维
1.体验形成历程,了解有序思维
有序思维的培养应先从意识的建立开始。小学是人一生之中接受能力最强的阶段,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有序思维,主动向有序思维的方向发展,不知不觉中养成有序思维的好习惯。
如关于“数的组成与分解”,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规定得出相关的加减法算式。例如口+口=6,7-口=口,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做对且答案不唯一,但仅仅通过查看结果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就忽视了对学生有序思维的考查与培养。对此,教师不妨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木棍、小方块等学具,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分析及寻找规律,以使学生能够有序地找出更多的答案。面对学生杂乱无章的答案,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而让学生将答案写在本子上,看有没有重复和遗漏,提出“怎么样做才能避免重复?”“怎样做才能不漏掉答案?”“怎样做才能得到最多的答案?”等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迈向有序。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从6根小木棍中依次拿出1、2、3-根,边操作边在本子上写,很快就掌握了如何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有序思维的优势,初步在大脑中形成有序思维的意识,再次遇到问题时,不再盲目地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而是学会了在观察、对比中寻找规律,有条理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灵活学习方式,掌握有序思维
有序思维意识的建立促进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观察、细心探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逐步掌握有序思维的方法与技巧,使其在独立面对问题时,能进行有序的审题、分析和解题,真正将有序思维转化成自身能力。
如關于“认识小数以及小数的计数单位”,需要学生掌握数位表。有的教师用挂图或者多媒体的方式,直接将数位表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其中的排序进行强制性记忆,以致学生不能准确掌握其中的逻辑关系。据此,教师可以大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数字的认识来制作位数表,从学过的整数数位个、十、百……人手,在分析个位与十位、十位与百位等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掌握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等知识,从根本上理解位与位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不断设计、对比、讨论和修改中,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绘制出数位表。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回忆、表达与讨论,亲历了发现、探索、验证和总结规律的过程,有序地将小数点前的数位延伸到了小数点后,从根本上理解了有序思维的内涵,对有序思维方法的掌握真实高效。
3.合理分析问题,落实有序解题
解题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而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有序思维。学生要学会审题,理解题意,提取有效信息,有条理地分析并按要求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般顺序。而有序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在动笔书写之前就能整理好思路,做到胸有成竹、准确无误地有序作答。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请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如果仅从答案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免会让那些蒙对答案的学生蒙混过关,没能达到训练有序思维的目的。对此,教师应让学生在图形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或1、2、3等方式标注自己的计算过程,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的学生按照从小到大、从单个到合成的方法,有的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但只要有序,就值得鼓励,以扩展学生有序思维的多元化,让有序思维的培养在解题中真正得到落实。
三、灵活发散——延伸有序思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有序思维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常的点滴积累,而第二课堂为有序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发展空间,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一是将有序思维融人日常学习生活中。如课后,学生能够整理好上节课的学习用品,并根据课程表有序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课中,学生能够有序观察、对比、讨论和总结规律。教师要及时表扬有序做事的学生,树立榜样,使全班学生能够紧随其后,主动养成有序思维的习惯。
二是借助家长的力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配合更能让学生做到始终有序。教师一定要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让学生有序思维的养成时时受到关注、得到重视。
总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新知学习、智力发展和实践创新建立基础。思维是数学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学生最好的学习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责编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