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之“心”“形”观探析

2019-01-15 04:17刘爱丽
关键词:超越矛盾

刘爱丽

摘 要:“心”“形”之辨是陶渊明诗文极为重要的内容。“心”代表人的精神追求,某种程度上是生命自由的象征;“形”是“心”的物质载体,它与“心”同等重要且共同构成人之生命的存在。然而,当“心”与“形”发生矛盾,二者不可得兼时,摆在人面前的往往是一个选择取舍问题:是追求“形”的物质享受,还是选择“心”的快乐自由?陶渊明毅然选择了后者。陶渊明的“心”曾受到“形”之役使,他毅然辞去官职、摆脱外在的种种束缚,终觅“心”之宁静与自由;陶渊明的“心”也曾受到“形”不能长久寄存于世的困扰,他竭力追求“心”之自由快乐以超越生命形体之短暂;陶渊明的“心”还曾历经“形”贫之遭际,他又以宴然之态超然于艰难生活境遇之上。不论面临何种人生境况,陶渊明始终保持了“心”的自由与宴然,他以乐观豁达的超然之态,安贫乐道的人格魅力为后人竖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关键词:生命自由;矛盾;超越;宴然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2-0062-07

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便已经涉及“心”与“形”关系的思考。如《庄子·大宗师》中指出:“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耗精。”?譹?訛认为“形体”有存在亦有消亡,而“心”却可以永久的存在于天地之间。显然,庄子认为“心”较“形”而言更具优越性。另外,在《庄子·德充符》中庄子把“无形而心成者”?譺?訛称为“圣人”,再次突出了“心”的重要地位。陶渊明既重“心”也不弃“形”,然而在两相比较中,陶渊明情感的天秤却明显倾向于前者,这又是其与庄子之“重心”思想遥相契合之处。如陶渊明在《连雨独饮》中曰:“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譻?訛认为“形体”会消亡而“心”却能永恒,显然是庄子“有骇形而无损心”的另一种表达。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譼?訛认为作为精神的“心”会受到物质之“形”的役使,他是站在维护“心”的立场而言,这仍是其重“心”意识的体现;接着,他又指出:“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譽?訛认为人生短暂,生命不能长久,不如顺遂己心而选择去留,这又是其摆脱“心为形役”,追求“心”之自由的豪迈宣言。另外,“心”在陶渊明诗文中频频出现,由此可见陶渊明重心思想之一斑:

稱心而言,人亦易足。(《时运》其二)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饮酒》其十一)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归鸟》其一)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

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咏贫士七首》其三)

总之,在“心”与“形”两相比较中,陶渊明则更加青睐于前者,表现出鲜明的重“心”意识。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陶渊明对“心”的重视又是通过对“形”的突破与超越而实现的。以下本文结合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以及其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从陶渊明之“翻翮”以“求心”、超“形”以乐“心”、固穷以守“心”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之“心”“形”观,以求更好地呈现陶渊明的精神境界及其对后人及社会的影响。

一、陶渊明之“翻翮”以“求心”

陶渊明从小对官场就十分冷淡,他在诗中不止一次地表白过此种心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譾?訛(《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譿?訛(《饮酒》其十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讀?訛(《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等。陶渊明在诗中坦称自己少年时酷爱读书与自然,尤其是在自然田园中读书,更是他最自在、惬意的生活方式,在《与子俨等疏》中他这样描述道:“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讁?訛陶渊明常常陶醉在书中不能自拔,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读书之余,他有时仰卧在北窗下,眼前有绿树垂荫,婆娑起舞,耳边是鸟儿此起彼伏地的欢唱和鸣,惬意的凉风一阵阵吹过,温柔地拂过他的面庞,陶渊明感到自己就像是远古时代的人。在自己热爱的自然田园,快乐地读书弹琴,赏着美景,吹着和风,多么悠闲消散!田园给人以宁静,更帮助人摆脱了世俗社会的纷然喧嚣:“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輥?輮?訛(《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而陶渊明此时的心自由洒脱,既不受“形”之所累,也不受尘世所扰。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父亲过早的离世,家境日益贫困,加之养家糊口之需,在陶渊明十五岁时,他不得不离开自己喜爱的田园,走上从政为官之道,他在《与子俨等疏》中说:“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輥?輯?訛在《归去来兮辞》中又曰:“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輥?輰?訛后来,由于贫穷生活所迫,陶渊明更是不止一次地走上仕途:“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輥?輱?訛(《饮酒》其十九),这是陶渊明从政原因的真实写照,一言以蔽之,是“心为形役”“口腹自役”的无奈之举。

踏入官场后,丰厚的官俸足以让他养家糊口,解决衣食之忧。然而,陶渊明的心却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甚至为自己选择入仕而感到羞耻不已:“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輥?輲?訛(《饮酒》其十九)梁启超先生指出:“渊明在官场里混那几年,像一位‘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千金小姐,强逼着去倚门卖笑。那种惭耻悲痛,真是深刻入骨。”?輥?輳?訛梁先生虽有些言过其词,但还是入木三分地揭示出陶渊明在官场不得自由的痛苦之情。步入官场的陶渊明如陷牢笼一般,身心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不得自由。此种身心被缚的不适感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有流露。如他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中曰:“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輥?輴?訛抒发的是身心被羁绊,思归却不能归去的苦闷。他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又曰:“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輥?輵?訛显然,以反问的句式表达了对官场束缚人心的反感与不满。在《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陶渊明对官场的不满情绪更加强烈了,他在诗中写道:“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輥?輶?訛他的身心似乎被官场拘役着,但归隐的初心却从未动摇!他甚至在诗中责问自己:“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輥?輷?訛可见,陶渊明对官场厌恶至极,已经到了无法忍耐的地步。陶渊明还把自己的仕宦生涯比喻为“为人所羁”“误落尘网”,他在《杂诗》(其十)中写道:“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輦?輮?訛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又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輦?輯?訛显然,“羁鸟”就是陶渊明误入官场且失去自由的真实写照。陶渊明一心想觅得自由,回归宁静的自然田园:

总之,陶渊明渴望自己能够长久地“寓形宇内”,但他也知道此种希望就如泡影一样终究会归于虚无。因为他明白,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人就如天地间的过客一样,生命之“形”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这种人生短暂的感喟多见于陶渊明的诗文中,诸如“寓形宇内复几时”?輩?輯?訛(《归去来兮辞》),“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輩?輰?訛(《感士不遇赋》),“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輩?輱?訛(《拟挽歌辞》其一)等等,皆是此类表述。那如何面对“形”之短暂易逝呢?陶渊明对此表现出三种态度:

其一:表现出对“形”之亦逝(死亡)的焦虑、忧伤等情感。陶渊明每每想到死亡,内心就倍感焦灼与忧虑,“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輩?輲?訛(《己酉岁九月九日》),他常常担心自己尚在盛年便死去。如他在《还旧居》中曰:“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輩?輳?訛为何会有如此感觉呢?原因就在于陶渊明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在陶渊明看来,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人死后形体就会消逝不见,再也看不见原来的那个“身形”了,他为此而心情沉重、忧伤满怀,如他在《悲从弟仲德》中曰:“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輩?輴?訛尤其在《形影神.形赠影》中,陶渊明将此种情感表达得更为凄婉哀怨、动人肺腑,他在诗中曰:“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輩?輵?訛表达出对人死皆休,暏物思人的凄怆忧伤之情。总之,陶渊明意识到了“形”之短暂脆弱,一旦殒没便再也不能“复形”,因此,他忧伤满怀的同时也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和焦虑。陶渊明此种乐生忧死的思想与晋人陆机颇为相似,陆机云:“夫死生是得失之大者,故乐莫甚焉,哀莫深焉”(《大暮赋·序》),?輩?輶?訛之所以会以生为乐,以死为哀,一切皆本源于对生命之“形”的敬畏与珍爱。

其二:以顺随自然的心态来坦然面对“形”之短暂亦逝。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曰:“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輩?輷?訛显然,认为死亡是遵循自然之道的,因此,人应顺应自然的变化,坦然面对。他在《拟挽歌辞》(其三)中也曰:“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輪?輮?訛更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生命回归自然的常态。最能反映陶渊明生死观的莫过于《形影神.神释》篇,且看陶渊明在诗中写道: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輪?輯?訛

在此诗中,陶渊明指出无论老少贤愚皆难免一死。过多饮酒或者能暂时忘掉忧伤,但却会减少寿命,立善求名又可能会无人赞赏称誉,过度焦虑则对人身心健康不利。在否定上述方法之后,陶渊明提出要委运乘化,即是要顺遂自然、任由天命安排。在陶渊明看来,生老病死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人应以顺遂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一切而不去为之伤心难过。显然,这样的生死观较为豁达通脱。

其三、以“及时行乐”的方式突破“形”之短暂易逝。常言道:人既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那不妨拓宽生命的宽度,也就是说要过有质量的生活,在陶渊明身上便集中体现出了这点。陶渊明因觉出“形”之寄寓世间的短暂,人生的反复无常,于是他便主张突破有限的生命而追求顺遂己心的生活,这在诗文中的体现便是“及时行乐”。这是一种注重活在当下,尤其是在有生之年尽情享受生命乐趣的思想倾向。如陶渊明在《咏二疏》中曰:“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輪?輰?訛即是说不考虑死后会怎样,只争朝夕而去纵情享受生活中的快樂。然而,通过阅读陶渊明诗文可知,陶渊明所提倡的“及时行乐”之内涵又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及时行乐”不同,因为它并非世俗的物欲之乐,而主要是指精神(心)之乐。它的具体内容包括游山赏景、读书弹琴、与诸友互析奇文、与农人共话桑麻等。陶渊明因觉出生命之“形”寄寓世间的短暂,因此,他要趁着有生之年赶紧去享受山水之乐,如他在《酬刘柴桑》中曰:“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輪?輱?訛陶渊明以“远游”为乐,并直言今日抓紧“远游”的原因就在于不知是否有明日,可见游山玩水是其“及时行乐”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陶渊明的很多诗文都与“游”相关。如《时运》记载的是暮春独游,陶渊明在序中说:“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輪?輲?訛《饮酒》(其十)回忆了东海远游:“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輪?輳?訛《游斜川》记载的则是与邻居同游:“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輪?輴?訛凡此等等;陶渊明游山玩水的同时也吟诗作乐,他在《移居》(其二)中曰:“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輪?輵?訛他在《归去来兮辞》中也曰:“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輪?輶?訛陶渊明登上高山,面对着清澈明净的溪水赋诗作乐,既有良辰美景可赏,又有诗文之娱,说不出的舒畅惬意。另外尚有读书析文之乐,如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其一)中曰:“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輪?輷?訛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在阅读《山海经》等书籍时的快乐感受;陶渊明还曾自白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輫?輮?訛(《五柳先生传》),且看陶渊明完全沉醉在阅读当中,乐不可支,乃至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显然,这种乐仍是一种精神上的忘我之乐。另外陶渊明还以与友人一同赏鉴诗文为乐,亦即“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輫?輯?訛(《移居》(其一)),凡此等等。总之,不论是游山赏景、登高赋诗、奇文共赏等皆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事实上,陶渊明对物质的追求是极为有限的,他把对物质的需求简直压制到了最低标准。他只希望在饥饿时有米粮来充饥(“但愿饱粳粮”?輫?輰?訛),寒冷时有衣服来保暖(“御冬足大布”?輫?輱?訛),便倍感满足。他声称自己从政谋官是“心为形役”使然,是在物质生活极其缺乏,近似于山穷水尽的情况之下才步入官场。在官场中的他也不是为了能谋取高官厚禄,或是过上豪华奢靡、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仅是为了能营得一饱,因此,俸禄虽然微薄可自己却觉得富足有余,“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輫?輲?訛(《饮酒》其十)。另外,在陶渊明过上躬耕陇亩的生活后,也只是以耕织所得能满足日常所需为目的,除此外别无他求,“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輫?輳?訛(《和刘柴桑》)。而对于居住之所,他并不追求豪华的高楼大厦,有个“容膝”“蔽床”之地则可,如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曰:“审容膝之易安”,?輫?輴?訛在《移居》(其一)中也曰:“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輫?輵?訛总之,只要有米粮填饱肚皮、衣服可以蔽体,另外再有个容膝之所,陶渊明就非常知足了,即如他在《扇上画赞》所说,“饮河既足,自外皆休”。?輫?輶?訛由此可见,陶渊明仅仅是把“形”作为享受精神之乐的前提基础,因此才会表现出极易满足的一面。而他所提倡的“及时行乐”之“乐”指的也多是精神上的快乐,他碍于“寓形宇内”之不能长久,于是就想立足当下并最大限度地享受精神(心)之乐,这便是其超“形”以乐“心”的具体内容。

总之,因人生风雨难料、世事无常,人不能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既然明天无法预料,那只有把握今天,尽情而充分地享受现有的生活之乐,方为人生的大智大慧!对于陶渊明而言,他所谓的“乐”主要是精神(心)之乐。陶渊明要超越短暂的生命形体而最大限度地追求精神层面的快乐,一旦白天不能尽兴,便晚上秉烛继之(“日没烛当炳”?輫?輷?訛《饮酒》(其十三))。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因连年军阀混战,社会动乱不堪,大量百姓不是死于瘟疫等自然灾害便是在战乱中丧失生命。在这样的境况下,人们普遍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只争朝夕、及时行乐的思想倾向。这正如范文澜先生所指出:“杀夺与滥赏,使得统治集团中人得失急骤,生死无常,心情上表现紧张与颓废,躁竞与虚无的相反现象,生活上苟且无耻、纵情享受则是一致的。”?輬?輮?訛显然,范文澜揭示并批判了魏晋士人荒淫无耻的生活作风与私欲横流的享乐主义。然而,陶渊明的“及时行乐”与晋代士人之崇尚纵欲,最大限度地追求感官刺激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陶渊明之“乐”不是物欲之乐,也并非淫靡之乐,而是自然之乐、自由之乐,它更是一种以精神为追求的人生境界,这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渊明一生,都是为精神生活的自由而奋斗。”?輬?輯?訛

三、陶渊明之“固穷”以“守心”

在官场中的陶渊明缘于生命的短暂而听凭内心做出选择,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而归隐田园。然而,在躬耕自资之后,因为天灾人祸等原因,陶渊明的生活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尽管穷困不堪,但陶渊明却不为所动,以一副凌驾一切的宴然姿态,超越了“形”之困窘贫乏,矢志不移地守护着那颗归园之初心。

在从政期间,陶渊明曾做过江州祭酒、桓玄军幕、刘裕的镇军参军等。在担任这些职务时,他的生活比较富裕,并无贫乏之忧。在其辞官归隐之初,陶渊明有十余亩田地,收成又不错,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他在诗中曰:“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輬?輰?訛(《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可以称得上是丰衣足食。然而,好景不长,在陶渊明归园躬耕之后,由于各种天灾人祸的影响,他的生活日趋处于穷困窘迫的状态。

在义熙四年(408)六月,陶渊明的住宅发生了火灾:“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輬?輱?訛(《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大火把房屋以及家中衣物等烧地一干二净,一家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暂时蜗居在门前的小舟上。后来,陶渊明穷得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奢望:“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輬?輲?訛(《杂诗十二首》(其八))陶渊明一直勤苦劳作,只希望能有米粮来填饱肚皮,粗布衣服来抵御寒冬,然而,现实生活中竟然连这些卑微愿望都无法满足。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一诗中,陶渊明对自己一贫如洗的生活窘况做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輬?輳?訛在凄冷的漫漫寒夜,睡觉连被子都没有,天刚黑就因为饥寒交迫而盼望天亮,终于挨到天亮,又因饥饿难忍而希望太阳快点落山。这样的艰辛生活,令人唏嘘不已。

众所周知,陶渊明酷爱饮酒。在忧愁的时候,他会借酒浇愁:“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輬?輴?訛(《游斜川》);在快乐的时候,他会以酒助兴:“挥兹一觞,陶然自乐”?輬?輵?訛(《时运》);在饥饿难忍时,他就用酒充饥:“春醪解饥劬”?輬?輶?訛(《和刘柴桑》)等;他嗜酒如狂,不可以一日无酒:“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輬?輷?訛(《止酒》),但在穷困潦倒之際,陶渊明竟然穷得连酒也喝不起了。他在《九日闲居》中说:“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輭?輮?訛诗人望着满园的秋菊,想要喝酒却无酒可饮,看来这种没酒喝的日子已经持续很久了,酒杯都已积满了灰尘:“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輭?輯?訛陶渊明在《咏贫士》(其二)也提到类似没有酒喝的窘境:“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輭?輰?訛酒壶没有一滴酒,锅灶也看不到半点烟火,这样断酒又断炊的生活,让人无法想象当时的诗人遭遇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但更悲惨的远远不止这些,陶渊明在饥渴难忍的时候,为了不至于饿死,甚至还乞讨过:“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輭?輱?訛(《乞食》)饥饿难忍以至于乞讨,除非生活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然怎会如此!不仅是自己,他的贫穷还连累了妻与子,为此他的内心愧疚不已:“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輭?輲?訛(《咏贫士》(其七)),“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輭?輳?訛(《与子俨等疏》),可以想见当时的陶渊明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面对极其艰难的生存困境,是依然坚守回归之志,还是再次向生活屈服,重返官场仕途?陶渊明毅然选择了前者,为了坚守归园之初心,他宁愿过着清贫的归隐生活,也不愿违背己心去做官,此类“固穷守心”的思想在他的诗文中多有表述: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感士不遇赋》)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其十五)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饮酒》其十六)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咏贫士》其一)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有会而作》)

其中“素抱”即为归园之初心,它是至死不渝、亘古不变的,这正如他在(《饮酒》其四)中所说:“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在《饮酒》(其十九)中也曰:“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輭?輵?訛以近乎决绝的态度表达出其归园之心的不可动摇。为了坚守这份初心,陶渊明宁愿委运乘化,无论命途之穷达也不坠归隐之志,而“济意”“固穷”“固穷节”“守故辙”皆是其“固穷守心”之抱负的生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陶渊明也真正践行了其“固穷守心”的宏愿,在窘迫的生活面前,他不再像以往一样因物质所需而谋取一官半职:如在义熙九年癸丑(413),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拒绝了;义熙十四年戊午(418),陶渊明再次被征召为著作佐郎,他仍是辞谢不就。元嘉三年丙寅(426),陶渊明此时已62岁,据《南史.隐逸传.陶潜》记载,江州的刺史檀道济来拜访他,见他饥寒交迫已经很久了,劝他出仕并以粱肉相馈赠,陶渊明仍然没有接收,“麾而去之”。?輭?輶?訛在他穷困潦倒之际,也曾有好心的父老劝他重返仕途,也被他婉言谢绝:“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輭?輷?訛(《饮酒》(其八))他再也不愿踏进官场与世俯仰,更不愿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这一切皆离不开他对那颗至真至纯之初心的执着坚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陶渊明“固穷守心”的过程也是其“心”凌驾于苦难生活之上,超越“形”之贫乏的过程。陶渊明在辞官归耕时是以“委心”“纵心”的方式选择去留;而他在面对“形”之贫乏的苦难生活时,采用的却是“委穷达”的方式,“委穷达”即“委运”,意思为任由天命、顺随自然。这是一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觼?訆?訑?訛(《神释》)的宴然心态,更是一种面对苦难时的超然、豁达。

在陶渊明笔下,塑造了一些辞官归隐、固穷守志的古代“贫士”。这些古代圣贤包括荣启期、原宪、张仲蔚、黔娄、袁安、黄子廉等。他们都是以顽强不屈的精神超然于生活境遇之上者。如荣启期九十岁,他身披着鹿皮,腰间系一根草绳,但却怡然自得地弹着琴,唱着欢快的歌谣。(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觼?訆?訒?訛《咏贫士》其三);原宪身着破衣烂衫,鞋子都裂开口子,脚后跟露在外面,但他毫不在意,清亮高亢的歌声响彻天地之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觼?訆?訓?訛《咏贫士》其三),张仲蔚所居之所,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但他却依然坚守着清贫,在那里快乐地赋诗作文(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觼?訆?訔?訛《咏贫士》其七),等等。陶渊明在写这些圣贤时,以他们艰难的生存境遇(即“形”贫)为衬托,更加突出了精神(“心”)的自由高贵。陶渊明贫士形象的塑造与孔子等圣人安贫乐道的形象极为相似。且看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依然能“不改其乐”,?觼?訆?訕?訛孔子“饭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觼?訆?訖?訛而自觉乐在其中。这些人“形”至贫而“心”却又极富,在两相对比之下,越发突出了“心”的超然豁达。陶渊明塑造这些圣贤的用意不言而喻,显然是以圣贤来写己心,圣贤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陶渊明自己的化身。与这些圣贤一样,陶渊明正是以一颗宴然之心,超越了“形”之贫乏的艰难生活,方宗诚说陶渊明“能超然于境遇形骸之上”,?觼?訆?託?訛可谓一言中的!事实也证明,陶渊明不论在何种境况下皆能保持一种豁达的宴然之态,如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曰:“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觼?訆?記?訛是说自己在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生活困境下,却一如既往的宴然自适;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也有:“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觼?訆?訙?訛显然是一副尽管日益衰老,心情却始终闲适自得的良好心态,在绝笔之作《自祭文》中又曰:“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觼?訆?訚?訛亦表现出对苦难生活的超然豁达,凡此等等。他的好友颜延之对其有这样的评价:“居备勤俭,躬兼贫病。人否其忧,子然其命”?觼?計?訑?訛(《陶征士诔并序》),陶渊明此种宴然之态,就连鲁迅先生都自叹不如,他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陶渊明称赞道:

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觼?計?訒?訛

显见,这是一种宴然之“心”始终超然于“形”之贫乏的悠然姿态,在苦难面前都这般潇洒自如,千百年来,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

四、结语

以上从陶渊明之“翻翮”以“求心”、超“形”以乐“心”、固穷以守“心”三方面入手,详细阐释了陶渊明之“心”“形”观。在“心”与“形”的对比中,尤其突出了陶渊明的“重心”意识,亦即其追求精神至上的人生境界。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觼?計?訓?訛(《孟子·告子上》)而对于陶渊明来说,当“心”与“形”发生交战,“二者不可得兼”时,他是舍“形”而取“心”的。在丰厚的物质面前,陶渊明能拒绝名利金钱的种种诱惑,呵护“质性自然”之本“心”;在官宦生涯中,他以一幅拒人于千里的姿态,挣脱官场牢笼,终觅自由之真“心”;在有限的生命中,他又超越人生之短暂,追求一颗远离世俗的乐“心”;在饥寒交迫中,他又顺应人生际遇之穷达,超然于形骸境遇之上,坚守归园之初“心”。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陶渊明都能听从心灵的召唤,随心所欲的生活。尤其是陶渊明面对苦难时的超然豁达,深受后人的肯定与称许。萧统对其在穷困中依然从容自适、豁达洒脱的处世态度大为赞赏,他在《陶渊明集》序中曰:“(陶渊明)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熟能如此乎!”?觼?計?訔?訛苏轼也为陶渊明在任何境况下都能任真自得、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所折服,如他在《书李简夫诗集后》评价道:“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觼?計?訕?訛蔡启则钦羡于陶渊明委运任化、自适其意的精神境界,他在《蔡宽夫诗话》中曰:“观其《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觼?計?訖?訛凡此等等。总之,陶渊明以乐观豁达的超然之态,安贫乐道的人格魅力为后人所敬仰和爱戴,在人们的心里竖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在迈入新时代的今天,陶渊明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陶渊明“形”与“心”的交战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从矛盾、痛苦、迷茫、困惑等种种人生失意中挣脱出来的伟大灵魂。面对官场俸禄的诱惑,陶渊明坚持了质性自然之本心,在艰难困苦之中,他又坚守了归园的初心。他以豁达之态超然于境遇形骸之上,始终保持了心的自适宴然。反观我们自身,在物质利益横流的世界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是否能自觉抵制住利欲熏心的物质欲望,始终保持精神的高贵自由?在贫困潦倒之际,我们能否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不因贫穷而改变理想节操?陶渊明以他一生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物质的贫乏并不可怕,精神的荒芜才最为可耻。我们应向陶渊明一样,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生命的本真,更不要放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因为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自我的生命理想与人生境界,而且对于我们建立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晋)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

〔2〕(晋)陆机.陆机文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3〕(唐)李延寿撰.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清)严可均辑,苑育新审订.全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7〕梁启超.梁启超古典文学论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8〕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北京大学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超越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
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跨界与超越(2)
跨界与超越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