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昕宇 王泽军
摘 要:关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问题,国内外已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研究研究目的为梳理体育锻炼与行动规划的理论、模型与机制进一步为研究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对行动规划理论在锻炼习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述,旨在更好的指导今后锻炼习惯的研究。
关键词:锻炼习惯 行动规划 动态规划
1 前言
钟振新等(2003)通过研究得出,体育锻炼习惯是指”重复发生或动作巩固而形成需要的体育行为方式,它的生理机制是一定的情境刺激和有关的动作在大脑皮层形成巩固的暂时性神经联系。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参与体育锻炼,并在不断重复地把体育意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需要与行为的倾向可见,大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特征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它们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后天性、稳定性、指向性和省力性等特征,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钟振新,姚蕾,2003)。解毅飞等人(2004)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在后天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尹博(2005)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就是“教育在造就人”的过程,是引导人如何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过程,还是实现人的不断否定、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而从心理学对于锻炼习惯形成的理论基础角度来看,行动规划是锻炼习惯形成的先决条件。本文以体育锻炼与行动规划的理论、模型与机制为落脚点进行研究旨在分析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行动规划理论的理论与应用,梳理锻炼习惯形成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开展锻炼习惯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2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根据目前的对锻炼习惯的文献研究,虽然有些作者认为,身体锻炼行为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一种惯性(Valois,Desharnais and Godin,1988),仔细的分析一下习惯的概念使我们更坚信习惯是可以形成的。有人认为,运动行为通常有可能先于行为自动被情境特征所激活,就像做同常生活中例行的其他的习惯性的行为一样。当行为并不是习惯时,人们可能不重复的行动,因为他们已经忘记,或他们做出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改变他们的想法。因此,为了达到良好健康效果,应鼓励个人发展运动习惯。毕竟,锻炼习惯,作为概念在这里使用,会自动的被诱发,并不需要太多的努力或故意广泛的规划:行为可能坚持始终如一并经常进行很长一段时间。
习惯的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首先,必须作出决策采取行动。许多理论集中于意愿形成的心理预测,尽管对长期变化的持续关注较少,经验证据表明改变这些预测因素可能会改变意愿。其次,行动的决策必须转化为行动。意愿-行为差距是有据可查的,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诸如规划等自主调节策略来克服。第三,行为必须重复,这通常需要持续的激励,也可能受到自主调节技术的支持。这三个阶段是行为改变的一般原则,习惯的形成实际上取决于一种新行为的开始和重复。第四阶段与第三阶段密切相关,完全与习惯的形成有关:新的行动必须以有利于自动化发展的方式重复。此外,习惯的发展需要启动和维持一种新的行为,因此有关意愿转化为行动(包括打破习惯)和促进重复的证据不仅适用于习惯形成,而且更适用于行为改变(Lally & Gardner, 2013)。
3行为规划理论
行为意向在健康行为的动机解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行为规划理论在运动与健康心理学中的盛行(Ajzen, 1991)。尽管意愿毫无疑问地可以影响各种健康行为,但最佳的意愿往往不能转化为期望的行为。体育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健康行为,受到这种意愿-行为差距的影响。人们经常设定体育锻炼目标,并且发现自己没有参加或坚持体育锻炼后感到沮丧或失望。为了解决这种不一致性,并且增进对健康行为如体育活动的理解和控制,理论学家们阐述了将意愿和行为联系起来的自主调节机制。
以行为规划理论为中心的观点认为,任何行为的表现是由行为意向和知觉行为控制共同决定的。行为意向是人们行动规划的表征,概括了人们参与某一行为的动机;因此,人们越积极参与行为,越可能表现成功。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执行某一行为的信心,被认为是自我效能感建构的同义词。知觉行为控制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程度,它反映了人们对行为的实际控制。反过来,行为意向由三个独立的结构所决定: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感知社会压力来执行行为)和态度(行为的正面和负面评价)。因此,如果人们积极对待(态度),或感知社会压力这样去做(主观规范),或相信他们将会成功(知觉行为控制),他们会更倾向于对行为规划理论的一个突出批评是,意图与实际行为参与之间始终存在着联系缺陷(Rhodes & Bruijn, 2013),以及旨在改变行为意向的干预措施效果相对较差。这意味着,尽管许多人可能有着积极的意愿在未来从事体育活动,但是他们没有实现或实施他们的意愿。这种意愿和行动之间联系的不足被称为意愿-行为差距。一种改进的方法是将这一理论与行动的两阶段模型相结合,认为在形成行动意向和实际行为启动之间有一个额外的“意志”阶段(volitional phase)。根据该模型,规划将促进有效地召回和启动意愿,这也被称为行动规划(action planning)或“意愿实现”(implementation intention)。而Hagger和Chatzisarantis(2014)充分考虑了行为规划理论所存在的不足,新近提出了针对体育运动的整合行为变化模型(the Integrated Behavior Change Model)(图1)。
4目标定向的行動控制
那么大脑如何完成规划呢?在心理学中,对这个问题的经典方法集中在涉及特定先验目标的规划问题上。虽然对这类任务的研究已经产生了重要的见解,但它没有解决更普遍的问题,即围绕报酬最大化的一般目标。最终,我们需要的是描述人类决策者是如何解决马尔可夫决策问题(Markov decision problems)的:给定一组潜在的情况或状态,一组可用的行动,一组概率的行动-结果关系,以及一组对结果的偏好,一个行动计划是如何拼凑在一起的?
和经典的认知模型一样,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model-bas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和概率推理(probabilistic inference)这三个模型为揭示人类规划的基础机制提供了关键的杠杆。首先,在动态规划模型中,每个状态都与一个值(对未来回报的预测)相关联,该值是通过相邻状态之间的重复信息交换来设置的。然后,选择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高价值的结果。此外,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也被称为奖励规划(reward-based planning)在最近的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它做了同样的事情,但通过将决策者的当前状态链接起来,实现了一种“树搜索”,将计算精力集中在可到达的状态上。重要的是,新近提出的推理规划(Planning as Inference)模型认为,决策代理使用了一个内部认知模型,该模型将未来描述为对行动、结果状态和奖励的联合概率分布。该生成模型允许代理将概率附加到任何潜在的动作-结果-奖励序列。这一观点将规划的概念重新定义为概率推理。
5行动规划理论在国内体育锻炼领域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体育领域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有较多研究,而在国内这类研究却很少,现将所查阅到的具有代表性文献进行整理如下:李京诚(1999)在《合理行为、计划行为与社会认知理论预测身体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这篇文章中运用合理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预测北京市两所高校的199名大学本科学生4周的身体锻炼行为,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个体锻炼参与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合理行为理论的态度维度能够对锻炼行为意向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提出的认知行为控制显著地提高了对锻炼意向的预测水平;社会认知理论对锻炼行为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性的水平,其中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评价为预测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汤国杰(2009)在《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居民体育行为研究》运用了计划行为理论,并依托社会分层理论分析杭州、宁波、温州社会各个阶层的体育意图、体育态度、主观行为和认知行为控制感的阶层差异,并提出了城市各阶层人群的体育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感与锻炼行为之间具有相杀性,但相关性在阶层维度上存在差异性,同时通过对城市各个阶层人群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体育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感都对各阶层的体育行为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此研究能够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为有关部门对特定人群的体育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6小结
经过对体育锻炼与行动规划的理论、模型与机制的梳理发现,目前在研究锻炼习惯的形成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行动规划理论的模型。应用较多的为计划行为理论、合理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的研究。说明学界较为公认的认为行动规划理论对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的先导是通过行动规划理论来实现的。提示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涉及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的解释可以应用行动规划理论的模型来解释。而近年来的研究阐释了目标在锻炼习惯形成中的作用,并且已有一些研究应用目标理论和强化学习模型研究锻炼习惯的产生,这也将是行动规划理论的机制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 Behav Hum Decis Process, 1991, 50(2): 179-211.
[2] Belanger-Gravel A, Godin G, Amireault 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J]. Health Psychol Rev, 2013, 7(1): 23-54.
[3] Botvinick M, Toussaint M. Planning as inference[J]. Trends Cogn Sci, 2012, 16(10): 485-8.
[4] Hagger MS, Chatzisarantis NLD. An integrated behavior change model for physical activity[J]. Exerc Sport Sci Rev, 2014, 42(2): 62-9.
[5] Lally P, Gardner B. Promoting habit formation[J]. Health Psychol Rev, 2013, 7(1): S137-58.
[6] Rhodes RE, Bruijn GJ. How big is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behaviour gap? A meta-analysis using the action control framework[J]. Br J Health Psychol, 2013, 18(2): 296-309.
[7] Solway A, Botvinick MM. Goal-directed decision making as probabilistic inference: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and potential neural correlates[J]. Psychol Rev, 2012, 119: 120-54.
[8] 李京誠.合理行为,计划行为与社会认知理论预测身体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 (2):34-36.
[9] 汤国杰.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居民体育行为研究[M].《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选编 2008-2009》.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03.
[10]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 心理学原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12.
作者简介: 褚昕宇,女,1982年生人,内蒙古通辽市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教学部。
基金项目:1.2017年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一般项目HJTY-2017-B03,基于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学校体育健康管理模式构建
2.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TY019,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体育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3.2018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1-0601-18-01229,基于慕课(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体育教学的价值和前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