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霍奇斯与中国放射学的早期发展

2019-01-15 10:22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线机北京协和医院协和

袁 灵,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730

1 保罗·霍奇斯的早年经历

保罗·霍奇斯(Paul C. Hodges),1893年1月6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安德森市。1897年,其父亲弗雷德·霍奇斯(Fred J. Hodges)工作的瑞哈特医院(Rinehart Hospital)成功引入X线机,因此霍奇斯得以见过最早期的X线机,这是X线摄影应用的第2年。霍奇斯8岁丧父,14岁便随从其姨父威廉·瑞哈特(William Rinehart)学习X线摄影、X线片冲洗,直至大学预科时仍兼职X线技术员。

1911至1915年,在威斯康辛大学就读期间,霍奇斯主修生理学。1915年霍奇斯代替指导老师到上海哈佛医学院教授生理课一年,期间他接管了哈佛医学院的X线实验室,使用并维护X线机,通过与临床密切接触,他对X线摄影热爱有加。在这里,他结识了多位后来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们,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始人麦克林(Frankin C. McLean)以及当时上海哈佛医学院耳鼻喉科教授邓乐普(Albert M. Dunlap)。1916年,他获得威斯康辛大学生理学学士学位后继续就读于华盛顿大学,重新开始并全身心投入到X线的学习与工作中。

1918年霍奇斯获得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佐治亚州绿叶营放射线学校(X-ray School in Camp Greenleaf),成为了早年极少受过正统训练的放射线学专科医师。1918年初正值北京协和医学院筹建成熟之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耳鼻喉科教授邓乐普的推荐下,时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麦克林亲自邀请霍奇斯帮助建立放射科并主持相关事务,这使得霍奇斯有机会重返中国,一展拳脚[1- 2]。

图 1 保罗·霍奇斯,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首任科主任[3]

2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的建立

1919年霍奇斯再次踏上中国领土,主持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科工作,并在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院之初成立了放射科且担任首任科主任(图1)[4]。在霍奇斯到来之前,协和医学院放射科并没有固定的放射科医师,当时仅有一位王和善工程师从事X线工作,摄片质量、诊断水平不尽如人意[5]。而霍奇斯在医院放射科的建筑设计、相关器械与耗材采购等方面均较有经验。初到北京,霍奇斯使用的还是4年前在上海哈佛医学院修复的X线机,在新的X线机到达后,霍奇斯制作了摄影和透视的其他组件,从此正式开始了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井然有序的临床工作[6](图2)。

图 2 保罗·霍奇斯在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1924年),前排右一为霍奇斯[7]

2.1 X线摄影设备的添置与改良

X线球管是X线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霍奇斯来京前,协和医院订购了美国的柯立芝管,因此前订购的两个X线球管运到中国均有损坏,故请霍奇斯协助X线球管质量的确认。霍奇斯本人与发明人柯立芝相识,对柯立芝管的性能较为熟悉,在确认球管完好无损后,他还提供了美国军队的X线使用手册及详尽说明,帮助大家尽快熟悉和使用新设备。

霍奇斯来京后,与法国某机械公司的美籍经理建立联系,开始在中国制作一些X线机的零件设备。第一件作品是头颅X线机摄影机支架,能够做复杂角度的调整与摄影。1929年霍奇斯返回芝加哥大学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最后形成了商业化的X线球管座架——“Franklin tube stand”,其相关研究成果于1939年发表于《美国放射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Roentgenology,AJR)[8]。截至1922年,协和医院放射科各项设备均已齐全,可以开展各种项目的X线检查[9]。

X线片的购买、保存和使用也是一大问题。以前X线软片通过海运由英国行经新加坡市、香港、上海到达天津,再经陆运到达北京,运输过程耗时长,经温度、湿度变化后, X线片质量明显下降,此外辗转过程中耗费节节升高。霍奇斯在芝加哥和威斯康辛朋友们的帮助下,得以直接订到罗切斯特的新鲜X线软片,以棉线封口国际空运包裹直达北京,后将软片放入铁桶以石蜡密封,存于医院冷藏室,X线软片质量的提高直接提升了X线摄影的整体水平[1]。

2.2 X线检查规范化制度的建立

霍奇斯担任科主任期间,建立了一整套放射科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以X线检查及报告的流程为例,临床各科申请X线检查时,必须逐项填写会诊单,内容包括临床病史、重要体格检查及检验资料、临床拟诊、检查部位及目的,放射科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并作出相应影像诊断。X线检查一般安排在上午,由医生完成,或在医生指导下由护士完成。X线诊断报告由医师用英语口述,由打字员速记后打印,再经医师签发,并在中午之前送出。X线诊断报告除给患者外,还需在病案室保留一份副本。此外,霍奇斯在任期间还制定了X线检查报告索引方法,方便放射科及临床医师查阅报告。这些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建立,保证了放射科日常工作的有序进行。

2.3 放射诊断水平的提高

霍奇斯主持并建立了放射诊断工作规范,使诊断水平得以提升。例如,在心脏X线诊断方面,霍奇斯和同事编定了心脏增大的影像诊断标准。当X线胸片考虑心脏增大或临床高度提示心脏增大时,通过测定两次冠状位阴影中较大者的面积,矫正散射失真后,与成人的心脏标准尺寸表格相对照,如偏差超过标准尺寸10%则诊断心脏增大或缩小[10- 11]。

霍奇斯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和临床病理讨论。1926年起,每周五12~13点的“X线会议”吸引了放射科、内科及诸多其他科室人员参加,共同阅览X线片并讨论诊疗问题。会议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只是会议时间调整到了每周三13~14点[12]。霍奇斯在任期间还多次组织“结核病研讨会(tuberculosis seminar)”、“X线研讨会(X-ray workshop)”,提高了放射科及临床医师对于肺结核、骨结核及其他疾病的诊断水平[12- 13]。

2.4 开展放射治疗学相关工作

霍奇斯初到协和时,使用的是一台100 kV的浅表X线治疗机。1923至1924年霍奇斯前往德国学习放射物理,并购置了波谱仪及200 kV的X线球管,主要用于治疗头皮藓、扁桃体白喉杆菌等疾病[1]。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1923年的年度报告,皮肤病变的放射治疗效果非常好[14]。

放射治疗非常重视随访工作,当时的协和医院设有社会服务部门,能够联系放疗患者如期随访,询问放疗后有无不良反应及身体、活动、工作的恢复情况,并进行翔实的记录。

2.5 投入医学生教学工作

医学院的本科新生在入学后数周便给予简化的暑期医师课程。学到解剖学时,放射科协助解剖室使用X线透视和摄影解剖中的尸体,以加强教学效果。高年级本科生的放射科课程总计6周,前3周主要进行X线技术教学,后3周则进行X线临床应用教学。研究生教学内容主要是放射线学的住院医师训练,其中包含放射学院暑期课程,目的是教会他们使用并操作简单的X线装置,制作X线片,并学会解读X线片的结果。霍奇斯对教学的投入,使得放射科成为当时协和医学院最活跃的教学中心之一[4,12]。

2.6 战争时期的特殊X线检查任务

1920至1921年,协和医院收治了64位伤兵,放射科累计为其中59位进行了不同部位的X线检查,主要目的为明确有无骨折、有无子弹残留及具体定位等,为外科医生治疗提供依据[6]。1922年协和医院相继收到保定府和开封府的请求,希望派遣外科和放射科医师前往诊治当地中国伤兵,霍奇斯携带了轻便X线机及汽油驱动的发电机,为当地伤兵进行X线诊断、协助外科医师进行治疗[4]。

3 对中国早期放射学的贡献

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初衷,是通过医学改造和影响中国,满足中国在医药卫生方面的需求。霍奇斯在这一宗旨的引领下,开始了对中国各地放射学工作的考察、推广及改革。他对中国尤其是沿海一代的教会医院广泛考察,包括天津、上海、宁波、绍兴、广州、汕头、青岛、济南等地,认真记录各医院X线设备及人员配备情况。霍奇斯发现设备使用情况不尽人意,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没有人员专门负责机器的维护与维修,一经故障则长期停用或报废;第二,除了沿海大城市外,电力供应普遍不足,在很多小城市每天只有晚上供电或供电期间电压不稳定,无法保证X线机正常工作[1]。

3.1 早期放射学设备的改良与传播

在此情况下,霍奇斯建议重新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X线机,得到了基金会的积极响应与支持。1922年他成功设计了一套简单、便携且能适用于国内供电状况的X线机系统,其中球管、变压器、电表、开关等均从美国订购,而其余组件则在当地设计和制造。这样的X线机系统可在不同供电电压情况下,输出稳定的110 V电压值,从而保证了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适用性。此后11台成品X线机制作成功,1922年7月起,其中10台被陆续安装于中国的北部、中部、南部等地,主要供暑期培训班教学使用[15- 16]。

3.2 开办早期放射学培训班

在全国考察期间,霍奇斯清楚地意识到,尽管不少医院已经购买了X线设备,但缺乏专业的放射科技术人才是制约医院放射科发展的关键,故而更加坚定了开展暑期培训班的信念。在协和期间,霍奇斯建立了X线学校,自1921至1927年累计开办培训班6次,教学内容包括X线原理、X线机的使用与修护、X线片的判读。暑期培训班每期招收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医师约50名,培训医师合计近300名,为早期中国放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1,4]。

3.3 培养中国第一批放射学专家

霍奇斯对于中国放射学的贡献不止如此,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培养的医师中,后来成为对中国放射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力的专家有谢志光、荣独山、吴静、李果珍、刘玉清、汪绍训、徐海超等,对我国放射学的进步和发展可谓功不可没。其中谢志光、荣独山和汪绍训3人又分别开拓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放射学事业,共同创立了中华放射学会和《中华放射学杂志》,其他高校的大部分放射创始人大多出自此3所高校门下,3位专家被后人尊称为中国放射学界的奠基人。吴静教授等人1948年到了台湾,培养了台湾的第一批放射学人才。霍奇斯本人也于1960年和1962年两赴台湾,对台湾放射学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

4 结语

1927年霍奇斯辞去了北京协和医院任职,接受了芝加哥大学医学院放射科教授兼主任的职务,在离职前他推荐谢志光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任放射科主任。霍奇斯在中国工作的8年内,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X线机及X线技术,更重要的是相关设备、技术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离开中国后,他培养的放射学专家们先后成为我国放射学界的领导和中坚力量,并在中国各地广泛开展放射诊断与治疗、教育及教学工作。有鉴于此,荣独山赞誉霍奇斯为“我国放射学专业的创始人”[17]。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见证了X线技术的重大改革,开启了中国医学界X线乃至影像诊断的历史新篇章。

志谢:感谢芝加哥大学摄影档案馆、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和美国洛克菲勒档案中心提供相关资料,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档案中心档案员Tom Rosenbaum对本文的帮助。

猜你喜欢
线机北京协和医院协和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肘内侧小切口C形臂X线机透视下治疗老年人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分层培养小组模式运行情况的评估与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缠线装置系统设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协和学子“爱星”献爱心
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
卫勤分队机动演练中野战便携式X线机应用体会
浅析医用X 线机的故障及论证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招收进修医师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