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丽娜,张爱华,康利芳,彭凡,张晓梅,刘丹,李国辉,何华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内科,陕西 西安 710038)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现阶段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1]。而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60%-80%[2,3],环境清洁与消毒是感染控制的重要指标,也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大量证据确定卫生环境差与感染有直接关系[4]。因此,提高百级床单位清洁率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长期的任务。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4月(QCC干预前)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百级床单位,采用传统物体表面清洁设为对照组。2014年5月-12月(QCC干预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百级床单位,采用改良清洁方法设为观察组。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方法是经高压灭菌棉质擦布喷拭酒精擦拭床单位(床头柜、床及恭凳)擦拭1次/日,床上被服隔日更换1次,若有血渍、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立即更换,每天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对百级间墙面、地面及卫生间进行表面清洁2次,擦布使用后清洁消毒,标识清楚,分开放置。
1.2.2 观察组
1.2.2.1 现状把握 QCC小组通过绘制流程图,明确关键环节及相关人员,全体圈员共同讨论并制定查检表进行现状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现状与标准的差距。其中护士因素占35.7%;环节因素占31.1%,患者因素占20.9%,是造成百级床单位洁净缺陷数高的主要原因,占87.7%,是本圈改善的重点。
图1 床单位清洁消毒擦拭顺序
1.2.2.2 目标设定 活动主题设定后进行改善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值×圈能力)公式计算,设定的目标值为26%。
1.2.2.3 解析 是品管圈活动的重要一环。运用头脑风暴法、根源分析法进行分析,共找出28个关键因素。将28个因素制定成要因选定表进行要因的选择,并进行真因验证,最终确定真因是清洁床单位流程不完善、排泄物污染床单位、相关培训不到位和检查督导不力,针对真因进行对策的拟定。
1.2.2.4 对策拟定及实施 全体圈员和圈外人员共同讨论,充分发挥创造力,制定对策一:床单位清洁消毒擦拭顺序为床头柜、床、恭凳,床擦拭顺序见图1,即由相对洁净区向相对污染区擦拭,新增百级间床单位各部位擦拭顺序示意图、新增床垫终末清洁及消毒流程;优化百级间更换被服床单位擦拭顺序流程及百级间床单位终末清洁、消毒流程。对策二:完善百级间床单位污物处理流程,制定百级间床单位清洁制度,每周增加两次清洁床单位死角。对策三:完善培训材料并组织全员学习相关制度、流程培训。对策四:床单位清洁检查责任到人,制定百级间床单位清洁检查表,管理者、同行间加强督促、提醒。在实施过程中人员均能按照对策执行,改进效果良好。
1.3 评价和判断方法
1.3.1 清洁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物体表面上的污渍及致病微生物去除,使其洁白、洁净,无污渍、血渍。
1.3.2 采样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中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采样标准,即无菌棉签用生理盐水浸湿后,横竖往返采样1次,每个点采样4次,并用直接观察法记录。
1.3.3 采样部位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百级间床头柜(背面、抽屉、柜内缝隙)、床(床档①②、输液架孔、轮子)、恭凳(靠背、轴节、椅脚)选择理由高频接触、易被忽略的部位。
2.1 有形成果 根据QCC目标达成率计算,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0%,进步率为62.86%。对照组缺陷率为70%,观察组缺陷率为26%,经χ2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无形成果 本次QCC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无形成果,成员各项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床单位清洁缺陷率比较[n(%)]
表2 QCC实施前后小组成员综合素质比较(Mean±SD)
如表1所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百级床单位清洁缺陷数由70%降至26%,经χ2检验P<0.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品管活动能提高百级床单位清洁率,做到最大限度的环境清洁,避免因外环境而导致感染发生,对患者而言,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对科室而言,降低感染率,提高移植成功率;对医院而言,提高医院效益和声誉,达到一举三得之效。
通过本次QCC活动,圈员的整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品管圈的无形结果是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提升创造力、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提高工作效能。正如表2所示,圈员各项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QCC手法运用、专业素质、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完善了清洁百级间床单位的流程与制度,显著提升了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同时也凝聚了团队集体的力量,激发了圈员的潜质,攻克了对患者至关重要的护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