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琳琳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婴幼儿的采血手法一般有股静脉穿刺采血以及外周动脉采血两种。我院经临床观察发现,相较于股静脉穿刺采血,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价值更高。具体的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儿外科采血的110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采血的婴幼儿。研究组年龄在12周-22周,平均年龄(18.52±1.42)周;男29例,女26例。参照组年龄在12周-22周,平均年龄(17.42±1.56)周;男30例,女25例。两组婴幼儿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婴幼儿家属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同意参与调查。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研究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帮助婴幼儿平躺好,护理人员将婴幼儿需要穿刺的手摆放好,护理人员用自己的左手掌面将婴幼儿的肘关节扶住,将距离婴幼儿肘关节5 cm的部位用拇指按住[1]。(2)护理人员运用自己右手的指腹,顺着婴幼儿的肱动脉进行抚摸,此外要做好穿刺标记。(3)对婴幼儿采血的部位做消毒处理,采血时候运用5 mL-10 mL注射器,同时将注射器和5号头皮针相连,穿刺时候要以20o-45o进入,已经达到要求血量之后,要立即拔针[2-4]。
1.3 观察指标 主要对两组婴幼儿的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婴幼儿采血成功率的比较
2.1 采血成功率 通过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婴幼儿的采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外周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婴幼儿采血成功的几率。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婴幼儿,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外周动脉采血,有利于降低婴幼儿采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在婴幼儿采血时候容易大哭大闹,都会降低婴幼儿采血的成功几率,如果采血时候操作不当,还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容易引起家属的反抗,加剧护患矛盾。因此为婴幼儿提供成功几率高、副作用小的采血方式极为重要。在婴幼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在婴幼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婴幼儿采血成功的几率,有利于降低婴幼儿采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表2 两组婴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