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合群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100038,北京)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时作出重要指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通水五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中线建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在水利部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单位、沿线各省(直辖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效益。
五年来,中线人在摸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了由建设管理向运行管理的转型,按期完成调水任务。截至2019年12月,中线工程已累计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直辖市)调水超258亿m3,直接受益人口5859万人,为支撑沿线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014年2月16日,《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国务院令647号)颁布实施,为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供用水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结合中线工程实际,中线建管局构建了“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输水调度体系,“1个中心、4个水质实验室、13个自动监测站、30个固定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防洪度汛管理体系、工程安防管理体系、突发应急管理体系、责任监督检查体系、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通水五年来,中线工程供水量连年上升。2015年中线工程完成供水18.66亿 m3,2016年完成供水 37.19亿 m3,2017年完成供水 45.15亿 m3,2018年完成供水69亿m3,2019年完成供水69.16亿m3,效益超过预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预测工程建成后第10年将达到设计的供水效益,实际工程运行第5个年度供水量已达一期规划多年平均调水量的72.8%。
中线工程经受了冰冻、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多次考验,未发生断水事故。中线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并持续向好,Ⅰ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16年的39%提高至目前的88%。通水五年来,陶岔渠首入渠流量多次达到设计流量350 m3/s,检验了工程质量、工程设施、管理水平。实践证明,中线工程质量可靠,设备运转顺畅,管理调度有序,供水安全稳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直辖市),总干渠长1432 km。作为罕有的跨流域、跨区域超大型调水工程,国内外没有成熟的运行管理经验可供中线工程借鉴。
通水五年来,中线建管局不断加强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调度运行管理,制定修订各类制度标准185项,对12个专业489项业务名录进行梳理,针对30个关键业务绘制了流程图。同时,进一步完善“八大体系”和“四大清单”,开展标准化闸站、标准化中控室、标准化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实现现地管理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全覆盖。在全线实现了调水过程自动化、远程监控可视化、运维管理信息化,推动工程稳步达效。
在工程信息化方面,中线建管局建设了中线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工程防洪信息管理系统、中线天气APP等一批信息化项目并投入运行。目前已完成航空遥感探测技术、北斗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水下机器人探测技术等项目的研发或试点工作,加快打造数字中线、智慧中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
中线工程穿越大小河流700多条,工情、水情、气象条件复杂。要有效消除薄弱环节对安全带来的影响,解决办法就是持续“强监管”。中线建管局开展了 “所有人能够查所有问题”专项行动,无论是渠道工程问题,还是机电设备问题,都能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发现、随时研判、随时处理,确保千里长渠运行安全。
中线工程通水后,中线建管局积极建立健全水质安全风险防范体系。为全面掌握总干渠水质状况,在渠首、河南、河北、天津4个分局分别建设了设备先进的水质监测实验室。实验室均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资质认定,具备水和水生生物128项指标监测能力。由南到北共设置了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天自动采水监测4次。沿线设置30个固定监测断面,每月开展常规监测,持续跟踪总干渠输水水质。
建立水质保护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现有水质监测实验室、监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等,建立具备感知、识别、预警、预报的智慧水质系统。同时推进水质保护科研试点项目、新型设备设施研发等,不断提升中线水质保护的科技创新能力,驱动水质保护技术发展。
同时,健全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出台水质监测方案,构建“信息互通、衔接配合、多层次、可对比”的监测体系,加强汛期水质保障,采取措施防范跨渠桥梁桥面排水污染,会同地方全面排查整治干渠两侧污染源。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中线总干渠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满足供水要求。
中线工程通水五年来,工程惠及沿线24个大中型城市,直接受益人口5859万人,在供水保障、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线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改善了城市用水水质,提高了沿线受水区的供水保证率,工程调水效益显著。中线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用水、超采地下水的局面,使地下水水位逐步上升,沿线城市河湖、湿地水面面积明显扩大,河湖水质明显提升,区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①保障了用水。中线工程由原规划的补充水源成为受水区城市供水不可或缺的主力水源。在北京,南水北调水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的75%,人均水资源量提升50%,由原来的100 m3提升至160 m3以上。在天津,14个行政区居民用上了 “南水”,“南水”成为天津供水的“生命线”。河南受水区37个市县全部通水,鹤壁、许昌、漯河、平顶山主城区用水100%为“南水”。在河北,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80个市县区用上“南水”。
②提升了水质。“南水”不仅保障率高,而且水质好,沿线群众饮水质量显著改善。北京市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 mg/L降低至120 mg/L,河北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水垢少了,水好喝了,桶装水、净化器“下岗”了,沿线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③改善了生态。中线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用水、超采地下水的局面,特别是中线工程自2018年开始向受水区开展常态化生态补水,使地下水水位逐步上升,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得到补水,因缺水而萎缩的部分湖泊、水库、湿地重现生机。通水以来,北京市应急水源地地下水水位最大升幅达18.2 m,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回升2.88 m;天津市地下水水位平均累计回升0.17 m;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0.58 m;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平均升幅达1.1 m。
④发展了经济。中线工程受水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聚集区、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工程通水一方面使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北方大中型城市基本摆脱了缺水的制约,为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受水区开展节水工作,在受水区带动高效节水行业的发展,淘汰高耗水、高污染行业或限制其发展。各地大力推广工农业节水技术,逐步限制、淘汰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此外,工程实行成本核算,促进水价机制改革,通过价格杠杆进一步促进节水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
国务院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提出建设南水北调调蓄水库,目前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水库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推进。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水库工程建成后,可满足雄安新区供水需求,提高总干渠应急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并兼顾蓄能发电、沉藻功能。
下一阶段,中线建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上的指示要求,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着力推进中线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向工程受水区及时足量供水。按照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实施方案,推进中线后续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