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英华
(公主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吉林 公主岭 136100)
目前,农村的人口在逐渐增多,我市农业总人口达70万左右,人们把关注点放在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上。自2003年我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农村整体参合率逐年提升,目前参合率已经达到在乡人口的100%,实现了区域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的各类档案也从传统的纸张模式逐步向电子模式转化。在进行农村医疗合作工作时,如何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成为了一大难题,现已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工作高效运行的新目标。
(一)档案管理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关注档案管理工作,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办公室以及人员配备方面仍然存在岗位责任不明、人员职责混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而且管理工作比较随意,甚至出现他人代管的状况,资料由现代机器管控,纸质档案日渐消失,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档案。个别医疗机构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较少,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不能真正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1]。
(二)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
自从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档案管理仍然没有一套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管理单位运用的标准不同,整体档案管理比较混乱。相关人员对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以及数据不重视,经常出现存放错乱的现象,导致档案收集工作效率偏低,团队之间缺乏团结精神,分头行动、分散管理的现象很严重,导致档案文件缺乏完整性,信息缺乏整合性,某些信息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三)资料收集工作缺乏规范性
在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某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只注重住院病人的个人信息核实和医疗费用的核实,忽视了其他档案资料的收集,在档案工作收集时缺乏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措施。特别是定点医疗机构上交档案的时间不一,资料信息不一致,电子版档案以及纸质版档案不一致,给医疗患者带来很大的困难,相关单位应该重视信息的吻合。
(四)档案管理的硬件条件较差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的影响,参合率正在逐渐提高。与此同时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渐提升,传统的档案工作单靠人工输入和人工校对,已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量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档案录入滞后,录入不完善的现象[2]。
(一)相关单位应该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性,提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相关人员应该将每笔费用都记录到档案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这样也可以方便群众医疗报销,明确每位领导的档案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记入重要议事中,及时处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控制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收集、分类、审核、统计等一系列的制度环节。管理人员应该各司其职,相关定点医疗机构应该采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对管理人员应该奖罚分明,对服务态度良好、工作严谨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奖励。
(二)选拔档案管理人才,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定点医疗机构应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把管理工作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工作中。选拔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热爱档案管理的高学历人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相关单位也应该进行年度考核,剔除一些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人员,保证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能重视自己的工作。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档案工作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三)增加硬件设备,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高效化、科学化以及系统化,就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及必要的硬件设施。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规模需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建设,使档案管理的条件能够满足工作的需求,努力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路径。结合电子档案,避免出现信息不吻合的现象,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服务水平。与此同时,相关管理单位也应该注重与时俱进,不断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以及规范化,可以增加照片光盘等电子档案设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管理工作中更加认真仔细,领导阶层也应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自身开始做起。相关单位也应该注重管理人才的选拔,建立一支完善高质量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切实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