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琴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高专院校是为我国社会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平台,其人才培养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思政教育在高专院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毛中特》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思政教育得到渗透的一个渠道。因此,高专思政教师应该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优化《毛中特》课程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主动、自觉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活动,播放微课、慕课,构建翻转课堂等。其次,教师可以尝试开设第二课堂,为学生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从实际行动的角度践行在《毛中特》课堂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信念。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对课程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将《毛中特》课程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将一些经典案例导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
首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毛中特》课程中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自身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深入的理解,并能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毛泽东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从教学技术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合理把握授课语言和思维,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1]。其次,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从思政教师的角度出发,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注意塑造自身的德行。只有教师能表现出对工作的敬业态度,才能更好的将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最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很多教学方法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才能得到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己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更好的将其教学优势展现出来。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专《毛中特》课程与现实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理论—政策—现象这样的关系。所以,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现象巧妙融入到理论的教学过程当中[2]。高专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习认知,如果教师一味讲解“是什么”,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是应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为什么”,这才是《毛中特》这门课程的教学重心。教师可以将现象作为着手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理论进行深入挖掘。
传统的《毛中特》课程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思政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仅仅将书面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效果的唯一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现代高专《毛中特》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3]。因此,要想达到优化课程教学效果的目标,教师应该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进。首先,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实施考核,将考核与该课程的特点结合起来,重视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分配。其次,将能力考核作为侧重点。在“学以致用”理念的指导下,应该在考查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管理。教师应该有意识将“结果管理”的观念转换为“过程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评价学生在《毛中特》这门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优化《毛中特》课程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了高专思政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思政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毛中特》课程的教育本质和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将现象巧妙融入教学过程,优化课程考核方式。通过本文对优化高专《毛中特》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探析,希望能为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