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艳军 陈麦茹
(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300)
在我国教育领域内,中职德育课通常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中职德育课教学具有较大的潜力,若能很好地挖掘出来,则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探讨我国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合理,这是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对于中职教育课已经在教学内容及方法形式方面做出了一部分改革和创新,但是依旧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没有切实体现出德育课的有效性。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内容通常也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等为主。但是教学大纲规定德育课需要持续六个学期才可完成教学任务,而我国不少中职学校对于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不足,仅仅在四个学期内便结束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现阶段部分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依然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适应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显得比较单一,且创造性不足,容易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于反感。德育课的内容需要学生以理解为主,让其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展开实践,若教师在课堂上喧宾夺主,给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就难以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有的教师对德育课的理解不到位,其认为德育课很难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更是帮助不大。于是在德育课上照本宣科,或者是给学生讲一系列空泛的大道理,无法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曲解德育课的意义,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不少中职学生在二年级时就会参加顶岗实习,因此,要完成中职德育课程的计划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德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且不能脱离了学生实际,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此达到理想的德育教学效果。对于中职生来说,技能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若教师一味向其灌输做人的道理,而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初衷,那么学生就会忽略甚至放弃德育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课教学时,必须要将其与学生的专业融合起来。比如教师讲到《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课中关于商品的交换与消费知识点时,就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第一,统计出自己在上一个星期内的消费情况,并列出详细的清单。第二,对学校中的浪费行为进行观察,并提出优化建议。而讲到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假设现在要增加一个家庭的收入,最好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讲到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时,就可以结合校园征兵的情况,让学生谈谈我校学生的应征问题。上述教学内容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可以让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良好提升。
在中职学校内,有很多学生对德育课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达到德育课有效教学的目的,则教师就应当选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探讨法、辩论法、表演法、案例法等,都是广受中职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课上,时常会使用到模块教学法,而这一方法也同样能够使用在德育课教学中。比如教师讲到哲学与人生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模块教学法,将其内容划分为运动与规律、自然与物质世界、科学思维、人生价值这四个模块,再分别开展教学。而在讲到职业生涯规划时,则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活动,比如模拟招聘、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再让学生展开即兴演讲和辩论,制定出最佳的创业方案,最后评选出表现最为优秀的学生。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德育课目标的顺利达成。
对于中职德育课教学而言,教学评价的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其能够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目标导向的关键效用。中职学校要对德育教师进行有效考核,要将其视作专业课教师来对待,同时凸显出中职德育工作中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而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成绩进行评估时,不能仅仅只看其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而要将学生的最终成绩与平时的表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另外,教师对学生德育考核的形式也应当朝着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可仅仅局限在笔试的层面上。而中职教师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还应当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要多鼓励和赞扬学生,将带动学生发展和进步作为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要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让中职学生能真正认识到德育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