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生态圈能级跃升与业态协同发展研究

2019-01-15 20:11陈雅婷
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业态集群浙江省

陈雅婷,郭 清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310053)

2016年9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其后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确立的标志。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2]。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双重功能。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GDP的5%,发展前景广阔[3]。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进行梳理,提出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生态圈能级跃升与业态协同发展的路径,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1 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浙江省委省政府紧密衔接中央精神,高度重视“健康浙江”建设,以中央会议及文件精神为依据,根据浙江省健康产业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积极规划浙江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出台了一系列健康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支持健康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浙江省健康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2017年,浙江健康产业总产出为6483亿元,增加值达2597亿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10.31%和14.76%,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至5%[4]。

浙江健康产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在智慧医疗、第三方服务、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内标杆企业和知名品牌。近年来,浙江省健康产业围绕“医、养、健、智”四大板块,聚焦医疗服务、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健康信息、健康旅游和文化、医疗装备和器械、药品和健康食品、体育健身等八大领域[5]。浙江省运用卫生强省和健康浙江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走出了一条浙江特色健康产业发展之路。

浙江各地在发展健康产业中,通过对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客观分析,寻找健康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业态,初步实现了产业聚集的规模效应。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 产业布局广,产业链覆盖性强,在智慧健康、健康管理、社会化办医、健康养老、健康保险、健康技术等业态具有优势。依托浙江省块状经济优势,分析各地健康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全省各地的产业集群发展。例如杭州市依托医疗服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优势,打造以杭州为中心的医药生物产业集群、健康软件和大数据产业集群、医疗服务与医药制造产业集群;宁波市、台州市立足原有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基础,发展了医药试剂、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浙中城市群应发挥中药种植、天然药物栽培以及研发制造的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集群。还有多地发挥环境发挥生态环境优势,通过引进医疗资源,打造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管理等特色产业群,如奉化滨海养生小镇、桐庐健康小镇、武义温泉小镇、文成森林氧吧小镇等[5]。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浙江省健康产业在总量上已初具规模,还初步形成了一批以重点产业基地、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健康小镇为代表的健康产业集群。但是从健康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态势来看,目前浙江的健康产业集群主要还是停留在地理区位上的“聚”,没有达到产业生态内部的“合”。健康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各环节之间、产业集群各业态之间、产业集群与外部支撑环境之间、产业集群发展与地方政府规划之间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模式。部分健康产业集群虽然产业集中度较高,但“小、散、乱”问题依然突出,仍然处于产业链的较低层次,亟待产业集群动能升级。随着越来越多的省市把健康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浙江健康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也面临着严峻地竞争和挑战。如何通过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和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如何通过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推动浙江健康产业集群向高附加值的 “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如何通过区域协调、行业互补、产业链构建和信息共享,实现了全省范围内健康产业集群生态圈协同发展,是未来推动浙江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对全国健康产业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2 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能级跃升路径研究

健康产业集群是一定区域内覆盖健康产业链全环节或部分环节,生产健康产品或提供健康服务企业,以及与健康产业相关的其他组织、机构的集聚。这些企业、组织和机构通过产业分工、要素流动、社会关系网络、知识创新共享等机制,形成利益共生体[6]。成功的产业集群一般会经历数量扩张期、质量提升期和研发与品牌创新期3个阶段[7]。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即初步完成了健康产业在地理区位层面的集聚,形成基于生产分工或服务专业化角度的健康产业集群。健康产业集群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管理的外溢作用,降低了健康产品或服务在生产、服务、融资和技术等方面的成本,成为了浙江健康产业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和平台。但是随着健康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数量扩张达到一定程度,由于环境资源的硬约束,未来产业集群面临的成本反很可能会升高;如果浙江健康产业集群内部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实现差异化,集群内部反而会出现“同质化竞争”等内生性发展危机。同时,浙江健康产业集群如果不能实现能级跃升,也会在和其他地区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产业集群升级就是指产业集群附加值的提升[8]。产业经济学分析了产业升级的四种路径:即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行业升级[9]。产业集群能级的跃升也可以参照这四种路径,同时还要考虑集群内部各业态之间、集群与外部环境、集群与政府在能级跃升中的协同作用。健康产品制造业能级跃升的规律,从浙江省健康产业制造业集群目前发展阶段和特点来说,主要应该体现在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三个途径。对于形成时间比较短的健康制造业产业集群,应该将重点放在利用集群的成本优势、政策红利和管理、技术外溢效果,通过生产流程再造、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健康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能级地跃升;对于已面临环境、资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已初步实现规模优势的健康产品制造业集群来说,应更多地通过生产具有质量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差异化产品来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这时产业集群内部应该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品牌优秀、带动作用强的健康产业龙头骨干企业[8];对于已具备一定产品优势的制造要集群,可以通过将利润来源由生产环节获取,转向由设计研发、品牌价值创造和市场服务营销环节获取,推动集群内企业向高附加值的 “微笑曲线”两端发展。

而健康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来说,产业集群的能级跃升条件更多依赖于提升产业集群的知识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健康服务业产业集群在能级跃升途径上更需要关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注重改善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改善,提升服务品牌价值,关注核心技术,加快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配套产业对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在研发平台构建、公共服务等方面地支撑。特别是健康服务产业各业态联系非常紧密,应该在产业集群将优势核心业态定位为集群内的“增长极”。通过核心业态的辐射和牵引效用,通过跨业态升级路径,通过服务链来最终提升健康服务业产业集群的整体能级跃升。

3 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生态圈协同发展研究

健康产业业态类型丰富,学术界对健康产业的外延也尚无明确界定。根据服务内容和业态生产方式,一般可以将健康产业分为健康产品制造业、健康服务业与健康配套产业三类[6]。和西方健康产业发展周期较长,主要依赖市场机制,靠产业链上下游自发拉动不同。目前国内很多健康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有赖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植,通过政府集中规划和招商引资,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健康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但是这样建立的健康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和各种业态之间往往缺乏一个清晰、系统的定位,整体发展方向和产业培育特色并不明确,存在盲目发展的现象,所引进的企业相互之间也往往缺乏产业活动上的联系[10]。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比较早,但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推动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不同企业、不同业态间形成以要素流动、知识创新共享、社会关系网络为联系的健康产业集群结构生态圈,建立健康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健康产业集群与政府的有效沟通,是推动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重点。

3.1 健康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协同发展 健康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性是健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推动要素,可以从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创新文化三个方面培育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11]。产业集群治理理论认为:集群治理是指集群内部各种协调机制以及不同主体间的相关关系的混合体,其根本目的是创造秩序、减少矛盾和实现共同利益,即提高集群绩效[11]。健康产业集群内部不同企业之间、不同业态之间可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服务环节相关联系、甚至是博弈性、竞争性关系来建立联系;通过与客户之间、竞争者之间、相关组织之间的商业网络,以获得更多社会资源和外部信息[12];健康产业集群内部只有建立深层次的网格化的多主体的治理结构,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健康产业集群不同企业和不同业态在各自的核心优势范围内发挥作用,形成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10];健康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互动频率的增加、合作范围的扩大,信息与知识的流动速度加快,企业辨别、理解与吸收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加快了知识结合与转换的速度,推动浙江健康产业生态圈协同发展[13]。

3.2 健康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的协同 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发展中要贯彻“务实求新”的浙江经济发展经验,应对外部环境的要求,及时调整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环境的变化也正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对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外部环境有:人口环境、技术环境和健康文化环境。人口环境层面: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核心家庭下家庭养老能力的下降都催生了健康养老、康复护理、老年医学服务等健康业态的发展;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支配收入的增加,对健康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的升级的要求;全面二孩政策下新生儿数量的增加,使得健康产业中母婴保健用品、婴幼儿医学服务、孕产妇健康服务成了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热点。技术环境层面:新的互联网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精准医疗等技术在健康产业领域的运用,将极大地推进浙江健康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充分发挥浙江数字经济方面的优势,注重健康产业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整合、耦合和融合,可以提升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的发展水平,推动互联网与预防、治疗、康复、养老、健康促进等服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健康文化环境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健康素养不断提升,人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将从单纯追求疾病治疗向追求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的体系化健康服务转变[6]。对健康的理解从简单的没有生理疾病症状,到追求生理、心理健康,甚至体态优美、身心协调的方向上来。这大大增加对健康旅游、健康体育、养生保健等健康产业的需求。

3.3 健康产业集群与地方政府的协同 浙江省政府在推动健康产业集群发展中,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政策规范,强化规划引导,构建管理组织等一系列政府作为,在供给侧层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浙江健康产业集群下一步的发展中,政府应该坚持“有作为”但“不越位”,“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政府应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即提供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文化内涵挖掘传承、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育体系支持)和解决外部性问题(如:规划编制、资源要素保障、生态环境保护)[6]。浙江省在非基本健康服务领域,政府应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政府还可以通过大力扶持一批健康产业优势业态、知名企业和特色项目的发展,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通过支持健康行业协会发展,健康产业论坛开展等形势,促进行业自律,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有所不为”,使得市场主体依照经济规律充分发展;“有所为”,着力于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公共服务、搭建信息平台、进行产业引导、提升软硬条件。特别是在改造提升传统医药制造业向信息化、高科技化健康服务新业态转型上,单靠市场一方很难完成,浙江政府相关各级部门通过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协同合作来共同推进健康产业在浙江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业态集群浙江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