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梅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500)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党支部应做好党建工作,以此推动良好新学风的形成,这对为学生营造优良学习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党建与学风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党建工作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为主,强化党建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党支部的先进性,党员是“促学风”的中坚力量,做好党建工作可以为学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对院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具有重要影响,选择科学、合理、高效的党组织管理模式,是增强党支部权威性、提高学风建设质量的关键。对此,高职学生党支部应对现有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如此才能加快学风建设。
第一,学生党支部应坚持“纵向原则”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当前高职院校党员培养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低年级没有正式党员、没有预备党员、积极分子专业分布不均匀,该问题引发的后果是学生党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党支部组织能力较弱,若想保证学风建设真正落实,必须对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加强党员之间的交流。第二,学生党支部应扩大组织覆盖面。尽管申请入党的高职学生较多,但因为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培训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导致能够成为党员的积极分子数量较少,严重影响党组织的执行能力,因此学生党支部要扩大组织覆盖面,适当吸收低年级积极分子成为预备党员,为学风建设奠定基础[1]。
党建是促进学风建设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更多能力与素质皆十分优秀的学生党员,而广大党员是高职院校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保证,因而可以说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是学风建设的首要推动力。首先,学生党支部要将党员培养规划与十九大要求、自身教育管理现状有机结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挑选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努力培养出高能力、高素质的“模范”,从而为营造良好学风奠定基础。其次,增加党员评判标准,将学习成绩、言行规范、志愿服务等内容当做党员选拔的考核指标,只有文化程度高、素质能力强的学生,才会在各项工作中端正态度并不断提升自我的先进性,对高职院校形成良好学风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学生党支部在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时,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频次,与其建立潜在信任,以此保证学风建设工作能够得到广大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加上党组织不断吸收表现优异的学生成为党员,对该学生周边的朋友会产生连带影响,有利于促进学风进一步建设。
党建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且共同发展,做好党建工作是提高学风建设质量的关键手段,为了实现“党建促学风”,高职学生党支部应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建的基础工作,影响着党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改善党员的思想认识,对增强其推动学风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学生党支部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式,结合现代价值观念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想,通过强化动机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推动“以德育强党建,以党建促学风”的实现[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促使其自发遵守行为规范、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其主动加入学风建设工作。
预备党员是学生党支部的重要储备力量,其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与学风建设具有相对紧密的联系,学生党支部若想真正实现“党建促学风”,必须积极培养预备党员的各项能力。学风具体是指学习风气或学习氛围,学风建设与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具有直接关系,党员对普通学生具有一定影响力,故而提高党员能力、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党支部应努力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能力突出、明晰事理、懂得为人的预备党员,这将是高职学生党支部实现“党建促学风”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党建与学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高职学生党支部是党建的主要执行者,为了保证良好学风的形成,党支部必须对党建工作加强重视,培养能力水平高的积极分子,为“党建促学风”储存后备力量,构建党建与学风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