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冠辉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300)
党校图书馆在促进党员干部,以及党校内教研人员更好发展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党校图书馆需要肩负起自身责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带来,对党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为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需要对先进的技术设备等进行利用。所以,本文将针对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等内容进行相应阐述。
在如今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工作需要遵循与时俱进原则。通俗来讲,就是需要对先进的设备设施以及技术等进行充分利用。各个党校之间需要加强联系与沟通,这样各个党校图书馆当中的资源可以实现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当中,还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主要是指,在党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当中,需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1]。因为党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服务与更多的便利,为读者提供所需的资料内容。因此,在对管理工作创新时,需要围绕读者的需求展开。这样可以满足不同读者对党校图书馆的需求,实现党校图书馆的更好发展。
从目前党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可以看出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在管理工作中,采用人为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在其中占据绝大部分。不可否认的是人为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党校图书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但是在如今信息化时代当中,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服务质量等有更高要求。传统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在如今党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管理工作人员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管理人员的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党校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2]。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管理工作人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从而为党校图书馆的更好发展产生影响。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对党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尽量减少人为工作模式,因为人为工作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问题。为实现党校图书馆的更好发展,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比如,在针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融入在其中。将图书馆当中的图书信息录入到计算机当中,这样读者在进行图书查找时,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当中进行查找并定位,这样可以为读者节省更多时间,并且提升服务质量。再如,如果读者想要借阅相应的书籍,那么馆员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当中进行搜索。如果在图书馆当中没有该书籍,那么可以进行馆际互借工作,这样可以保证读者可以及时借阅到自身想要的书籍。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体现出读者的地位。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提升图书馆图书利用率。
管理人员素质在党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党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所以,在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工作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党校领导者与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制定合理的招聘机制,通过招聘保证管理人员的素养。为吸引更多人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福利待遇,这样可以促使人才积极主动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并且招聘到的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与管理能力,那么党校方面可以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培养。第二,针对现有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与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培训教育,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其能够意思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因为在信息化时代当中,党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那么需要保证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这样才能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通过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管理意识,从而在党校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
综上所述,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党校图书馆想要得到更好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作用,需要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综合素养。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进行充分利用,保证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将管理工作贯穿在整个党校图书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