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莹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是人,此教育对象有着较强的特殊性、灵活性和复杂性,如此,也影响着思政教育的实效。对于思政教育而言,这些特性也是对其工作的考验和挑战。而如何生成、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在本文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相应发展及提升途径。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主体意识强烈、勇于接受新事物、能够独立思考的、身处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活力满满、积极向上、自信勇敢,但是知识系统构建尚不完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社会阅历浅薄,心理状态不成熟。对于网络,大学生十分愿意接触,因为网络可以为他们带来很大的便利,首先,想了解的所有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也可以求助于网络,教师和大学课程已经不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路径;其次,正面或是负面的网络信息,对于大学生而言,都会受其影响。大学生的好奇心很强,致使他们可能对负面网络信息更关注。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前提是弄清楚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方可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应对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所以说,理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是高效落实思政教育的基础,是其亲和力生成及提高的前提。
规律性、真理性的科学认识通常需要外界力量被动地灌输到人的思维中。怎样实施有效灌输呢?首先是要充分考虑个人情感、价值追求等方面因素,尽可能地使用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工作,让思政教育有理论深度、可感温度、科学高度;在理性方面激发共鸣,在感性方面实现共情。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同时遵循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思政教育规律,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为一场春雨,于细微之处教育感染。在开展工作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大学生的个体成长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起始点和落脚点,深入掌握他们的心理与思维特征,知晓他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他们的真实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他们。
充分发挥实践的教育作用,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服务平台,在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各项文化体验活动中,要重视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培养、提升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整体素质,帮助他们坚定信仰,塑造正确的“三观”,自觉将自己贡献给党和民族的事业中。可见,深入领会、唤醒思政教育的本质,是其亲和力生成及提高的基础力量。
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各项社会机制在积极地实施转型与升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是矛盾频出,各种正面或是负面、积极或是消极的信息,通过网络呈现给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弘扬那些积极正面的信息,指引纠正消极负面的信息,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思政教育万不可有所遮掩或是做作,不可只做表面文章,一定要直击现实,确保思政教育跟上事物发展、时代发展、局势变化的步伐,使用科学理论为大学生解开思想认知的困惑。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帮助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指引其树立对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合理比较中国特色发展和国际发展,指引其更加客观、全面地认知世界和中国;帮助大学生明确他们的历史使命,合理引导他们将自己的追求积极融入到民族发展事业中。
当今时代是网络化的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非常多。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就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接受、发布各种网络信息的权利,从这一角度而言,作为教育者,没有要求接受单向度传播信息的权利。这无疑是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用身边实事,增强教育内容的公信力与吸引力。思政教育工作者既要把事件和人物讲真切,同时,更要善于使用身边的小事件、小人物,让身边事可知、可感、可信。平凡的人也可以拥有不平凡人生、平凡的岗位也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这些人和事都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好素材。要将这些事迹多加宣扬,让大学生愿意看、愿意以此为“标杆”改变自己,这才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新兴媒体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增加挑战性的同时,又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互动、开放的对话平台。作为高校,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大数据聚合能力,积极适应学生的好奇、从众、趣味心理,用“同课异构”法,指引教师和处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多维话语形态,在二者共同建立一起分享的网络平台上,师师、生生、师生可以就同一话题,进行平等对话。所以,我们说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是其亲和力生成及提高的制高点。
综上,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其亲和力建设方面需要面临较多的挑战,所以,需要我们从多层面着手,培养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亲和力,让高校学生敬之、亲之、信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