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航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西班牙语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单一的西班牙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在“一带一路”陆海丝路带以及中蒙走廊中欧班次的开通下,在西班牙语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加强对西班牙语复合和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的等值的文本材料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1]翻译课堂永远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阵地。对于西班牙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的宝贵时间。但是随着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深入,应该调整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生在开展了两年基础西班牙语课程的基础上来开展西班牙语翻译类课程。因此,应着力发展学生的基本翻译能力。在笔译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分组对话,情景模拟,实景视频录制中体会到翻译的重要性,以达到消化理解翻译基本方法的目的。并且在分专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到就业中的主要翻译领域:如旅游翻译,贸易翻译等。
在口译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先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加强学生的口译能力培养。“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2]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口译思路,口译逻辑,语法句法,流畅性的训练。在基础翻译法讲授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实例,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分专题翻译过程中应不断加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接触到的翻译内容。尽量回避选用过于冷僻过于学术的翻译材料。
在学生经历了两个学期的笔译口译课程之后,应该积极为学生寻找良好的实习项目。以便于学生在课外能够保证一定数量的翻译练习,从而充分地锻炼自身的翻译能力并且积累一定数量的翻译经验。
西班牙语毕业生主要的对口就业方向为翻译方向。同时翻译又分为不同领域的翻译类型,因此会吸纳较多毕业生就业。
中国的历史和人文环境使得国际游客逐年增多。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有西班牙,南美的游客。
同时随着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在一二线城市与日俱增的各种国际交流项目,对能够出色完成国际沟通与对话的翻译人才出现了紧缺的局面。
随着近年来国内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大,中国企业在海外业务突飞猛进,海外派遣翻译越来越多。
随着中国与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国家贸易合作关系的加强以及双向旅游的增长,西班牙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在中国的地位已经加强。政府外事机构和开设西语专业的高校都急需西班牙语翻译团队专业人才。
西班牙语复合和应用型翻译人才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工作。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形式的变化单一性翻译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就业单位对西班牙语翻译人才的要求。在培养西班牙语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已达到培养不同类型西班牙语翻译人才的目的。为了加强西语翻译人才的能力,提高西班牙语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尝试开展商贸翻译,旅游翻译等专项复合应用型西班牙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在学习了大量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西班牙语翻译。再在西班牙语翻译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运用本专业知识大力开展多领域高尖端的翻译工作。
在调查中发现西班牙语传统型翻译就业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工作经验,二是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足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高等院校可以考虑多种形式的复合应用型西班牙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对于外语类毕业生而言,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各领域发展的大好形势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在我国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愈发紧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而这些交流与沟通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并且精通一定的专业知识,就此而言,复合应用型的西班牙语翻译人才无疑具备了很多传统翻译人才无法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