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良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6)
精准扶持在提供一系列保障性措施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拓展满足高职贫困生精神需要的创新创业课程,这样才能提高高职贫困生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认识,促进贫困生对创新创业做好准备,达到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目标。
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是当前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过于丰富,实践教学项目严重不足,没能针对高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丰富的实践教学课程项目,因此导致高职贫困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不足,导致相关课程的有效性较低,没能达到有效吸引贫困生注意力,激发贫困生创新创业兴趣目标。
高职贫困生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活动的风险较大,一些围绕贫困生的创新创业课程的特色不明显,创新创业课程不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能从高职贫困生家庭情况、综合素质、学生心理出发,不能针对性的促进高职贫困生参与一些活动项目,因此导致创新创业教学的引导性不足,贫困生往往对创新创业望而却步,没能达到促进高职贫困生积极实践的目标。
提高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还要完善高职贫困生教育体系,注重丰富高职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内容。首先,提高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完整性,优化教材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强调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相关课程知识。其次,提高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时效性,增强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前沿性,能够围绕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专业问题、财务问题、法律障碍等开展相关的课程项目,这样才能满足高职贫困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需要,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达到提高高职创新创业课程有效性,消除说教理论教学的弊端,以丰富的实践课程的形式促进高职学生积极的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项目,达到优化教学体系,有效帮助高职贫困生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目标。
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还要以引导教育为主,注重有效的培养贫困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活动意识。首先,应当发挥高职宣传部门的宣传引导作用,注重形成良好的校内创新创业活动氛围,引导高职学生重视创新创业活动机会,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高职贫困生积极的创业实践欲望。其次,注重通过典型成功案例引导高职贫困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高职贫困生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经验和想法,能够借助校园创新创业实践大赛,校园相关教育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生参与其中。第三,还要为高职贫困生寻找多方资助,注重基于国家政策、企业扶持、高职专项资金,促进高职贫困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优化配置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资源,满足贫困生的相关实践需要。
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难题,在社会给予贫困生更多他助机会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自助意识,真正的促进贫困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引导贫困生在自身实力下不断扎实进步。首先,应当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贫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贫困生主动学习,基于良好的教学条件帮助贫困生打牢专业功底。其次,还要树立贫困生正确的就业观,引导贫困生科学的看待自主择业,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发贫困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第三,还要树立优化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养成教育,帮助贫困生有效克服自卑心理,引导贫困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实现引导贫困生积极发展目标。
促进高职贫困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助于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还要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工作,注重提高贫困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采用发展性资助的方式引导高职贫困生的思想认知。首先,加强高职贫困生自强教育,提高高职贫困生的奋发精神,开展必要的诚信教育,组织召开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及运用感恩教育的方式促进高职贫困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消除高职贫困生的等靠要思想,注重树立高职贫困生的远大理想,有目的的树立高职贫困生的理念和抱负,引导高职贫困生积极面对生活。第三,还要消除高职贫困生的消极心理,建立贫困生的心理咨询中心,对贫困生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加大校园心理知识宣传讲解,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贫困生有效释放自我压力。
高职贫困生的社会资源有限,未来发展空间主要依托学生自我拓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就业指导规划、学业指导规划和职业规划工作。首先,全面梳理高职贫困生职业理想,根据高职贫困生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指导计划,确定贫困生的价值目标,以及为实现高职贫困生的职业理想给予必要保障,有针对性地促进高职学生学习一些选修课程,例如,提供一系列职业规划课程,开展一些有专业优势的特色课程,通过一系列的职业测试与职业实践活动,帮助贫困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高职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技巧,从而达到提供发展性资助的目标。其次,由高职院校打造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队,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背景基于高职贫困生的自卑心理等问题进行自强教育、反哺教育、挫折教育等,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做好自我定位。第三,还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所学专业和特色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热情,从而激发贫困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和主动性,达到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贫困生积极的做好职业规划,引导高职贫困生不断向自己的职业理想迈进。第四,高职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高职学校专业特色,以及学生就业前景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力度,通过进修培训方式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帮助贫困生理清职业发展的思路,提高贫困生的创业信心,促进高职贫困学生积极融入到创新创业当中。
在精准扶贫理念下促进高职贫困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还要为高职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路径,注重基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联合办学企业为高职贫困生提供实践性的学习平台。首先,应当在高校校内实习基地开展模拟性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生积极的在校内体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其次,开辟创新创业教育信息供给平台,在网络自媒体环境下给贫困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丰富交流空间,利用大数据挖掘人才需要,达到积极培养学生就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力的目标。第三,基于校内双师型教师,校外企业专家对高职贫困生进行有效引导,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实践项目,达到优化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推进的效果。第四,依靠高职的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为高职贫困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注重在政策上、资金上与专家指导方面向贫困生积极进行倾斜,促进贫困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满足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活动需要。能够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给贫困生提供一些勤工就学的机会,拓展勤工助学活动项目,引导贫困生学会自立自强,从而开阔贫困生的视野,扩大贫困生的知识面,有效缓解贫困生的就业就学方面压力。
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课程应当从高职贫困生的思想需要的现实情况出发,采用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学方式,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针对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需要、兴趣需要、职业理想需要开展专门的课程,从而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满足贫困生的现实理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