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教学法对芭蕾基训及编排组合的意义*

2019-01-15 14:39:58鹿
山西青年 2019年15期
关键词:基训芭蕾舞芭蕾

展 鹿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000)

芭蕾舞作为一种公认的优美形体艺术,表演者的每一个动作都透漏出芭蕾舞的优雅气质。无论是对于表演者本身还是对于舞台下的观众,都是一种享受。不过,对于舞台表演者的基本舞蹈功底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总体来讲,在观众们在进行一场芭蕾舞表演评价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根据舞台表演者们的动作来综合评断。一场完美的芭蕾舞表演,也意味着舞者们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深度分析会进一步发现,相当程度上还是体现出了早期学习和训练阶段的方法科学程度。舞者们依照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律来学习,继而将每一个动作做到尽善尽美,方能将芭蕾舞的真正魅力和视觉冲击展现出来。

一、芭蕾基训及编排组合

(一)芭蕾基训

芭蕾基训是整个舞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内容,该门课程直接决定着学习者的基础以及技术素养。以本校的舞蹈专业学生为例,既往的现实也可以看出来,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芭蕾基训环节最先需要练习单一动作。通过此,先行让身体的各个部位达到基础的技术标准。包括“开、绷、直、立”等。比如我们大家在平常的舞台上、电视节目中看到的芭蕾舞者们的表现,尤其是身体动作的表现。对于这些,在基训中都需要重点把控,包括脚部外开、绷直,腿部收紧、伸直、外开,腹部收紧,上身直立,肩部下沉、放松,手脚头协调等。更重要的是,对于动作节奏的控制,即与音乐节奏、节拍相一致。

整体来讲,作为最基础部分的芭蕾基训内容,是学生们必须要慢慢学习和熟练的。换言之,整体难度并不太大。但是,在最初的接触和学习阶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学生们在学习中,要求动作训练单一反复练习。不过,动作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目的就是达到训练肌肉能力,并且还有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以及各个部位的协调性。比如上述提到的头、手、脚等。总之,从教学的角度来概况,在一堂芭蕾集训课教学中,从扶把练习到中间练习,无一不贯穿着组合和训练与编排。

(二)编排组合与组织

芭蕾基训课是整个芭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内容,直接关乎着学习者的技术素养。芭蕾与其他众多舞蹈艺术的本质是一样的,舞蹈本身就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的艺术。故此,在芭蕾基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既定的原则与教学策略。通俗点来理解,就是要做到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这样一种训练模式。当然,整个过程依然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特点。

对某些技术动作单一反复练习,以此来增强基本功。只有熟练的掌握了某一项技术动作,才能熟练起来,这是进行整套动作连串表演的关键点。再者就是通过对单一动作的反复训练,不断积累自己的一些看法,有助于学习者尽快掌握内涵本质。因为在后期学习训练中,几乎每一个技术动作都贯穿着 battement tendu,并且这些属于基础动作。故此,组合训练并不是目的,而是策略和方法,旨在达成训练效果。譬如,以Battement tendu 组合为例,最初的组合结构就是,其与其它类的延伸动作组成在一起,与plie等动作组合,并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们增强局部动作协调性和连贯性的控制,以达到为其他高难度动作打下基础的效果。

二、芭蕾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对于芭蕾基训及编排组合的意义

结合以往多年的教学实际和学生表现情况来看,对于芭蕾教学训练法基本有一个笼统的概括,即系统性。系统性是芭蕾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并且直接反映出了一些自身规律,再者就是提供了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与原则。

(一)芭蕾教学法可督促学生更加宏观的掌握教学内容

前文中较为详细介绍了芭蕾基训的内容,通过芭蕾基训,来达成教学的基础性要求。换言之,芭蕾基训自身就有着系统性的教学策略。正因如此,对于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更需要结合实际来进行,即相应地对教材内容的层次给出新规定。当然,具体依然是要遵循芭蕾教学法的基本路径与标准规范。

具体来看,在芭蕾教学法中,对于各项技术动作给出了明确划分、对于训练学习的组织形式也给出了明确的划分,对于整堂课程的学习内容更是先行明确。正如前文概况,即由简到繁、由浅到深。比如,教师可以将把训练的部分内容,比如包括battement frappe、en lair、demi plie等。对于这些课程教材中固板的内容,如果还是让学生们重复记忆训练的话,那么负面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即无形之中加重并错乱了他们的思维。但是在芭蕾教学训练法指引之下,可将上述内容重新合理分类,即battement、rond de jambe、plic等。

(二)芭蕾教学法可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目的性、层次性

系统性是芭蕾教学训练法的显著特点,顾名思义,系统性遵循的恰恰是一种分层策略。这里所指的分层策略,并非传统的按部就班,而是要结合教材本身、学生学习特点,使得教学方法和整个过程变得更加通畅、合理,即循序渐进,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如此以来,方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易难递进。让学生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学起,随着他们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再学习相对难一点、复杂一点的动作。

如上,其本身也属于人体训练规律,并且也是芭蕾舞蹈基训的既定原则。对于这一点,已经多次强调,组合训练不是目的,但是要突出训练的目的。将课堂教学内容、计划、目标等合理编排。以教师这一环节为例,教师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必须需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学生反映的问题、课程教学大纲等来设定新的教学目标。

(三)芭蕾教学法自身的科学规范性

通过教学法来规范芭舞蹈的技术动作,以此来最大程度提升舞蹈教学效果。因为舞蹈学习最终还是要呈现给大众,这也是芭蕾舞学习者的目的。对于芭蕾舞表演过程中的标准动作,前文中也提及了,即开、绷、直、立。这也是芭蕾艺术一直受大众欢迎的核心动作标准。

在芭蕾教学训练法的指导下,可以让芭蕾表演者清楚的认识到,保持标准化动作训练的必须性。除了增强学习训练以及表演过程中的艺术感受力之外,更多还是在于养成学习者自身的良好习惯。督促着学习者将严格、自律等行为视为习惯,对于不规范的动作及时纠正。再者,芭蕾舞这门舞蹈课程,对于学习者身体形态的保养也具有较大的好处,包括形体的完美、身体的机能等。总之,规范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而芭蕾教学训练法恰恰可以满足这一点。

三、芭蕾教学法运用探讨

以本校舞蹈课程的设置来看,基础训练是最看重的部分,并且格外关注学习者的动作规范性。虽然在训练教学中,可选用的教材有很多类,但是对于表演者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要求是十分统一的,即要求芭蕾舞表演者能够循序渐进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

(一)训练内容的设定与目标的确立

在训练中,结合教材内容实际,最大限度确保设计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人体生理特点。只有如此,方可保证基础训练方案的人性化和逻辑性。比如前文中提到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系统性的规范训练并不是目的,而是达成训练目的的手段。与此同时,规范化的学习体验与环境塑造,对于学生们来说,有助于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芭蕾舞动作的艺术美感,继而将学生学习的热潮再次提升一个台阶。再者,芭蕾教学法并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而是将思维、逻辑、情感等系统融入其中,继而与身体各部位融为一体,最终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者。

(二)优化训练方法

芭蕾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一切都需要遵从实际教学效果。对于这一方面,则属于教师们需要反思和研讨的问题。教师们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选取方法固然重要,但确保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实施推进的合理性才是最关键的。

应在不断的探索中建立相对严谨、科学的训练体系,并辅以提升舞蹈水平的策略规范、保护学生身体不受危害动作伤害等措施。再者就是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虽然实践教学是主体,可理论性的知识介绍和宣教更不可或缺。一来可以让学生们对芭蕾舞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并以此来帮助大家明确训练学习的目的,最终提升训练效果。二来可以让老师们时刻认清教学过程的漏洞和不足,尤其是教学方法的局部缺陷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水平势必也是参差不齐。正因如此,更需要在兼顾整体的同时强调个性化发展。具体设计操作方面,可根据芭蕾舞学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等综合能力,来对教学计划适当调整,首先要确保学生本专业的舞蹈能力,之后方可根据学生的整体素养来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规划打算,并对学习群体分类培养。

(三)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通过学习教学法从根本上了解动作的做法、要求和目的,在此基础上训练才可以事半功倍。具体来看,即将基本技术和基本动作衔接起来,因为整套形体训练本身就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是动作,第二是技术。技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附着动作来展现出来。比如相对高难度的动作,跳跃、转体、平衡等。其并不只是体现学生对于单一技术动作的掌握,而是强调掌控能力。所谓“控”,就是在熟练的基础之上,拥有较强的技术素养。所以,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思维逻辑塑造、舞蹈意识培养方面,这是用来指引学生能够协调身体各部位运动的隐性条件。因为表演者不是机器,而是拥有超强情感的“人”,也就是艺术呈现的载体。

猜你喜欢
基训芭蕾舞芭蕾
芭蕾舞女孩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艺术启蒙(2022年6期)2022-06-22 06:48:54
春天的芭蕾
保健与生活(2022年2期)2022-01-26 19:05:50
我爱芭蕾
快乐语文(2019年12期)2019-06-12 08:41:52
芭蕾舞女
跳芭蕾舞
冰上芭蕾
学生天地(2017年36期)2018-01-31 02:05:55
古典舞基训教学中伴奏音乐风格的有效把握
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1-23 23:51:44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