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全员育人模式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工作机制的研究

2019-01-15 06:51:16杜宗杰
山西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树人全员立德

杜宗杰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思想教育内容抽象、实践环节薄弱、立德树人理论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1]。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整个过程任重道远。全员育人工作是一项全方位、多方面的综合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适应时代要求、适合高校实际发展的育人工作机制。

二、“1+N”全员育人模式的解读

“1+N”全员育人模式,即“1个导师带N名学生”开展全员育人教育。“全员”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工,包括领导干部、教师和职工以及学生。在“1+N”全员育人模式下创新开展立德树人全员教育工作,积极响应十九大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号召[2],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既顺应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三、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德育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德育培养结果,却忽视了对过程的重视,使得社会逐渐形成重结果轻过程的德育培养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立德树人培养机制上存在问题,当代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实力的培养,逐步轻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造成德育培养的弱化,即使是高校重视学德育的培养,但对高校应该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缺乏相应的理论,更何谈建立机制落实培养方式。

(二)立德树人的主体和对象存在偏差,德育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是立德树人的主体[3],故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代高校对于教师的考核,往往体现在个人的科研业务能力上,忽视对学生德育培养的考核,造成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不强,缺乏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三)家庭教育的偏差,家庭教育在人的早期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孩子少年时期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之社会逐渐形成把成绩当成衡量学生的标准,父母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性格和德育的培养,缺少对学生尊师重道、明礼诚信等方面的培养。

四、解决措施

(一)完善机制,构建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核心的“1”和学校工作为“N”的全员育人体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4],在学生工作方面,高校党委起到全面领导的作用,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做到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基本点,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校立德树人新局面。

(二)抓师德师风,建设以高素质教师为核心的“1”和以学生队伍为“N”的体系。坚持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老师的言传身教来指导学生、培养学生、感染学生,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三)优化环境,形成以良好的校园文化为核心的“1”和育人方法为“N”的氛围。在大学校园,坚持不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使学生在良好的立德树人氛围中[5],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关爱意识。

五、意义

“1+N”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德育综合改革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示范者和传播者,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德育改革对学生身心成长和高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障作用: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拥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践行者;有助于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从熟知国史国情,到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将“立德树人”扎实做到实处。

猜你喜欢
树人全员立德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5:54
全员核酸
中国慈善家(2022年3期)2022-06-14 22:21:55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现代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5-30 08:48:00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2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0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