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琦 马 莉 沈克诗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网络流行语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感悟社会,理解社会的一个突破口。它的生成与流行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特点,同时也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1-2]。目前,网络语言不仅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流行语的取向表现出兼容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的特点[3]。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4],网络流行语具备着时尚的色彩,能够体现出大学生的自嘲倾向,同时也折射出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研究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从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角度出发,研究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为大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使用网络流行语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自我认同的角度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群体认同感。
1.被试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235名在校大学生(男生47名,女生188名)参与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2.研究工具
通过查找文献,询问专家意见,对2017年度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进行汇总,选取出前20个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流行语,制成问卷1: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频率调查问卷。共20道题,采用五点(总是使用,频繁使用,一般,很少使用,从不使用)计分。
根据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可能态度倾向,获取途径,综合前人研究,自编问卷2: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旨在分析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共25道题,采用五点(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计分。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1.被试
本研究对武汉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450份问卷,所发问卷全部收回,删除不完整问卷后,共获得无缺省值样本369人。样本的分布情况如下:(1)性别男性138人,女性231人;(2)年级:大一32人,大二40人,大三23人,大四5人;(3)生活来源地:城市172人,农村197人;(4)专业:文史类34.4%,理工类64.7%,艺术类0.9%。
2.研究工具
(1)自我认同感量表(SIS)。由奥克斯和普拉格编制,有较好的信效度。量表共19个题,采用四级记分制,分数越高,表明自我认同感越高。
(2)大学生群体认同量表。该量表信效度较好。量表共14个题,采用6级记分制,分数越高,表明群体认同感越高。
(3)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问卷。共计20个词汇,有较好的的信效度。采用5点记分,分数越高,表明大学生个体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越频繁。
(4)网络流行语态度问卷。最终版由23个题目构成,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采用5点记分,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个体对网络流行语使用态度越好。
3.统计方法
利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综合采用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网络流行语态度问卷进行因素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KMO值为0.868,Bartlett'S球型度检验值为2060.68(自由度为300,P<0.001)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变量间存在着共同的因素结构。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每个维度题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参考特征值图形的碎石图和共同解释率等标准确定本问卷因子数。删除负荷未超过0.4的题目;保证每个因素所包含的条目等于或多于四个,最终确定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共23个题目,分为4个维度,即网络流行语正性情绪,网络流行语自嘲倾向,网络流行语价值观倾向,网络流行语时尚倾向。
2.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信效度研究
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2,达到显著性水平。问卷的结构效度KMO=0.868,达到显著性水平。
1.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的一般特点
网络流行语使用总得分情况如下,女性得分(58.60±14.40)显著高于男性(53.04±14.76),P<0.01;在家庭所在地上,来自城市的被试得分(58.04±15.14)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被试(55.22±14.34);而在年级和专业类型上,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总得分均无显著差异。
2.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态度的一般特点
大学生性别对网络流行语态度无显著影响;城市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态度(68.36±12.11)显著好于农村大学生(64.95±11.98),P<0.01。年级,专业类型对网络流行语态度无显著影响,事后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年级之间以及各专业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总体特点
分析表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得分47.22±7.10,与常模对照发现,低于常模团体一个标准差,说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较低。对大学生的性别、家庭来源地与自我认同得分作独立性样本t检验表明:大学生性别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有显著影响,其中女性自我认同(48.62±6.69)显著高于男性(44.88±7.19),P<0.05。家庭来源地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有显著影响:农村大学生自我认同(47.91±7.18)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自我认同(46.44±6.95),P<0.05。对大学生的年级和专业类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有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大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得分最高,大三学生自我认同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学生自我认同得分差异不显著。专业类型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无显著影响。
4.大学生群体认同感的总体特点
大学生被试的群体认同感得分53.44±10.92,与常模对照发现,位于常模团体的平均水平,说明大学生群体认同感较好。对大学生的性别、家庭来源地与群体认同得分作独立性样本t检验表明:性别对大学生的群体认同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女性群体认同得分(54.49±10.40)显著高于男性群体认同得分(51.67±11.56),P<0.01。家庭来源地对大学生群体认同感无显著影响。对大学生的年级、专业类型与群体认同得分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的群体认同感差异显著,P<0.05。艺术类大学生群体认同(54.66±6.50)最高,文史类大学生群体认同(51.48±11.48)最低。多重比较发现,理工类大学生群体认同显著高于文史类大学生,而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认同无显著影响。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群体认同感没有显著性差异。
1.网络流行语与自我认同感相关
网络流行语与自我认同相关性不显著(P>0.05),表明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没有必然联系。
2.网络流行语得分与群体认同相关
网络流行语与大学生群体认同感两者之间显著相关,P<0.01,且相关系数r=0.3。将群体认同得分前27%划分为低分组,后27%分为高分组,独立性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群体认同高分组被试(61.42±14.15)网络流行语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群体认同低分组被试(50.66±15.40)。证实了研究假设:网络流行语与群体认同之间具有相关性。同时网络流行语4个因子正性情绪、自嘲倾向、价值观、时尚情绪与群体认同的3个维度:归属感、他评性、身份性,相关分析表明:网络流行语4个因子相关系数在0.435到0.877之间,群体认同3个因子相关系数在0.622到0.875之间;正性情绪、价值观与自嘲倾向与群体认同的3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在0.206到0.320之间,对相关系数进行差异性检验得到极其显著的结果;时尚倾向因子与群体认同归属感相关,与他评性、身份性完全不相关。
网络流行语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起着维系关系、促进关系、增进感情的纽带作用。它提供了一个发泄负性情绪、培养正性情绪的渠道,大学生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来实现对自我的接纳和群体的认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得分M=47.22,低于常模团体1个标准差的分数证实了前人研究中大学生自我认同感较低的客观事实。分析认为,由于学业压力、时间成本、就业压力等,处于角色转型期的大学生会产生认同危机,表现为自我角色混乱、价值观倾斜、归属感和安全感偏低、不合群等问题。此外,大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最高,大一到大四自我认同感逐步提高,群体认同感在年级上则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年龄增大,大学生趋于成熟,大学生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均会得到提高。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流行语包含正性情绪、价值观导向、自嘲倾向等因素,这与群体认同中的归属感、他评性、身份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说明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体现了大学生的群体认同感。同时,选择使用不同的网络流行语,可以体现出不同大学生的情绪状态、价值观、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更加注重对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要,存在维持稳定关系的意愿,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内心的不稳定和低安全感。
自我认同感强调的是自我效能,对关系关注度不高;群体认同则在他评和归属感维度上倾向于关注关系。两者倾向的不同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出现,即网络流行语与自我认同不相关,而与群体认同显著相关。总之,帮助大学生正确分辩和使用网络流行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