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真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10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充分证明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加强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对党和国家指导思想进行系统论证的同时对社会发展必须要坚定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说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2]。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
从人类社会发展整体过程来说,在社会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都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最终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科学思想理论。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也形成了符合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来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角度对社会发展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了凝练表达,这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是相契合的,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为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意识形态角度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提升作了整体要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发展目标,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作了总体规划。既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一脉相承,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同时也对国家未来社会和谐、国风文明的发展愿景进行了说明;个人层面从个人全面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了总体概括,这是对个人品质的基本要求。每个公民都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个人品质有所提高,社会整体素质自然也会有所提升,有利于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国民素质水平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我国也积极倡导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观。在这种大背景下,不只是本国文化,全世界各国的文化和思想交流也更加密切。我们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加强对本民族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统一价值遵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共识、集聚力量,这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抗西方腐朽观念对我国的渗透,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有序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国家发展和国民素质水平、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促进世界发展起着重大影响。我们全党、全社会人民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自觉遵循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从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到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每一个人都自觉多一份担当,尽一份力量。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氛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核心价值观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们每一个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都需要坚持由小及大、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行事法则,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基本业务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得于己的同时外施于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和煦春风一样洒进每一个人民群众心中,对每一个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使之成为润物细无声的行为标榜和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