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01-15 06:22周艺凝
山西青年 2019年7期
关键词:保税区物流发展

周艺凝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一、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基本情况

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保税区功能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商愿意在保税区进行投资贸易,因此物流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国家,而是需要跨越国界,不断的扩展和深化。此时国际物流作为物流的一种拓展形式,在各国之间进行物流运输交易,正被时代需要。当保税区与国际物流碰撞出火花,便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业务——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成为我国进行对外开放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建立了上海、天津、青岛、厦门等15个保税区,这些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开放自由程度都是最大的。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建立的多个保税区发展十分迅速,提高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可以充分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

(一)保税区业务简介

保税区主要有三大业务功能,包括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保税区能够方便的进行贸易转口,可以增加相关费用的收入。外国的货物商品进入保税区后可以在此进行储存、分类、加工制造等,不用缴纳关税,只需要一些储存费用即可。但是如果要进入到境内,还是需要缴纳进口关税的,而国内的货物进入保税区内就相当于出口,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加工、储存等多种业务。

(二)保税区国际物流简介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相关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物流发展需要一定的改变,物流发展需要跨越国界,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所以在随着物流的扩展和内涵深化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大力支持国际物流的发展。因此保税区国际物流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例如我国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宁波北仓港保税区、山东青岛保税区等都是我国发展国际物流重要区域,这些区域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并结合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进行国内外合作,推动国际物流体系的建立,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总而言之,保税区与国际物流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保税区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业务的出现成长,而国际物流业务的发展也在促进保税区功能的完善,使其能够更好服务于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保税区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已经从起步阶段迈向较快的发展阶段,尤其近几年来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发展迅猛。因为保税区有着政策优势,比如可以减免关税、放宽海关、外汇管制等等,其目标主要是发展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仓储物流等。国际物流业务的出现正好和保税区功能形成一个较好的结合点,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再加上科技水平的提升,国际物流服务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和建立之初相比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因为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还处于发展之中,既然在发展的过程之中,肯定还存在着一些阻碍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发展的问题,影响着保税区物流业务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保税区功能的发挥,影响着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伴随着保税区国物流的扩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危机与挑战也开始浮出水面。国际物流是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物流,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因为各个地方的环境、语言、习惯等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各个区域自身的经济及地理情况不同,国际物流显示出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因而,保税区在发展国际物流的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定性定位不明确,无法与发展一致

保税区国际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多个行业部门,然而目前我国各部门对保税区国际物流企业的定性定位不同,不同的部门把它看作不同的区域,海关部门会认为是国家境内境外的特殊监管区域,经贸部会认为保税区内企业是境外企业,而税务局把它视为境内部门等等,造成了部门分割、管理滞后,因此不能建立起一套合适的物流运作体制。所以保税区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多个部门的制约,无法与国际物流的发展一致。

(二)各部门政策不协调

不同的部门对保税区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制定的政策也不一样,甚至互相矛盾,而造成工作效率太低。各部门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楚,造成互相牵制、工作效率底下的局面,并且政府经常改变相应的政策而造成了诸多企业不满,因此适合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制约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保税区国际物流的发展受到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如果物流企业的物流量减少,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物流的发展。例如宁波北仓港保税区,宁波与上海隔海相望,由于这样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在区内可以进行国际物流的分拣、仓储、包装、运输等活动,并且建立了较多的可以进行国际物流的企业,但是外资企业相对来说是少的。近几年来,虽然宁波保税区的进出口总额比较平稳,但是也有很多企业停产、亏损,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这使保税区的物流业务减少,阻碍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三)海关监管制度滞后

海关部门对保税区的物流行业进行监管,但是海关监管制度的滞后,阻碍了保税局国际物流的发展。首先是海关管理体制建设的不足,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不透明。然后是货物监管涉及的部门太多,大多数货物通关需要办理的手续都在口岸现场完成,而造成的通关速度太慢,既影响海关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也影响进出口货物的通行效率。

(四)主体功能不突出,物流服务水平不高

人们对保税区内进行国际物流认识具有很大的偏差,因而造成了主体功能不突出,功能开发受阻。并且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水平不高,有的人服务态度过于冷漠,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反而推给其他人,就这样推来推去也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另外,保税区物流企业规模太小,物流相关设施条件不足,影响国际物流的发展。其次就是,政府过于重视引入外商投资,容易忽略本地区的企业发展,例如天津港保税区,因天津的地理位置,构成了陆路、铁路、海路、空运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国际货物联合运营体系,为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也吸引了很多外商投资。虽然提高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政府过于重视外商投资,不利于本地企业的发展。

三、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对策

面对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改善,完善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体系,促进保税区国际物流稳定发展。

(一)加强法律法规,完善政策

首先,我国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保税区的定性定位,划分好各个部门的职责,使其能够协调工作,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清除那些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则条款。比如对于妨碍市场自由发展、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一些规定进行定期清除;其次,政府应该结合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发展的实际制定适应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发展的物流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在物流融资、用地、运输价格等方面应该给予有利于保税区发展的优惠性政策支持。并且要根据不同的保税区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给予相应基础设施和技术上的支持,保证国际物流行业可以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功能

其次,国家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技术上的支持,建立港口和保税区相互联结的信息化交互系统,加强内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海陆空等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税区物流行业是许许多多的企业支撑起来的,国家必须按照相应的原则将这些企业集中在一起,共同享用设备,只有合作才能发展,才能真正的拓展物流行业的功能,加速国际物流大发展,从而去提高我国的经济综合实力。

(三)改进海关监管制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最后,国家应改进海关监管制度,切实做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境内关外”,并尽快建立海关监管机构的电子信息化管理体系,及时废止过时的法规,提高管理体系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增加执法的透明度,最重要的是进行区港一体化,减少通关所必须的手续,增加货物进出口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论

中国保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而国际物流又是支撑保税区业务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跟随时代潮流的进步,我们应该改革保税区国际物流的政策,充分利用保税区的优势和国际物流的特点。同时在面对发展保税区内的国际物流存在的许多问题和缺点,需要我们国家政府客观公正的对待解决。

猜你喜欢
保税区物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天津保税区1月份财政收入同增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