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中,尤其是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剽窃、抄袭、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行为[1]。学术诚信是青年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更是学术创新的基石。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拥有了越来越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一些不能坚守学术道德的学者抄袭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抄袭或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是指窃取他人的思想、方法、成果或文字而未给他人贡献以足够的说明。作为大学生最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通篇抄袭剽窃和部分抄袭剽窃。通篇抄袭一般是将他人的论文内容一字不改的剽窃,仅仅修改文章题目和作者姓名后就进行发表;部分抄袭则是指将多篇文章进行拼凑组合后插入自己的文章段落中,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换汤不换药,只追求数量变化,忽视学术质量的行径毫无意义,同时导致了无意义的科研资源浪费[2]。与通篇抄袭相比,部分抄袭更不易被察觉,且难以界定。
“洗稿”一词最初源于新闻媒体界,本指新闻、媒体等网站通过一些规避手段,多次编辑稿件或通过不同渠道发表,以隐藏其真实的来源,避免著作权的审查[3]。但究其本质,洗稿实为“高级抄袭”。传媒法专家魏永征教授表示:“‘洗稿’这个词语,今天在网络上已经发生了质变,已经不再具有从前香港新闻界所具有的可理解性。[4]”如果将简单的复制粘贴定义为抄袭剽窃,那么洗稿则是将他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拿来重新整合,对其中的研究课题、结构框架、中心思想、表达方式等进行加工和修改,变为自己的原创论文。
2014年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被曝涉嫌篡改实验数据,她的两篇《自然》论文中存在多处图像问题,同年7月2日,她的两篇论文被撤下,这个事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真实的科研道路上,很多大学生无法忍受科研这条漫长而孤独的旅程,便在实验数据上动起了歪心思。当今互联网络四通八达,为大学生查阅前人科研数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那些妄想通过篡改和编造实验数据获得学术成就的不端分子提供了条件。还有部分学生利用PS图像处理技术对实验数据和插图进行修改,“美化”自己的实验结果。
学术道德诚信是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坚守的原则和底线。许多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学术道德修养薄弱,他们的思想易受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再加之经济上未能独立,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在当前社会功利风气盛行的大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只注重学术和评优中的获得,而不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我完善,放松了对学术道德、治学态度、学术精神的践履,导致不良的风气和思潮得以入侵[5]。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十分重视个人诚信问题,但基础教育却很少涉及学术诚信领域,这样的情况也使得许多学生心中未能正视该问题。再者,部分大学生科研创造能力欠佳,学术研究能力不足。高等教育普及后,部分不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的人员步入大学生行列,由于自身不具备知识产出能力,他们便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来非法获取科研成果,以达到获得成果等目的。
当代大学生学术道德诚信缺失,究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缺失导致的。必要的学术规范教育有利于约束大学生的学术行为习惯,可有效的避免在学术研究中产生学术不端行为。我国高校对于科技伦理方面的课程一直存在缺位的情况,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可忽略科学道德教育[2]。由于大学生群体对学术规范缺乏透彻的理解,易在未来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不当的学术行为。同时,我国学生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高校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未广泛开设有关知识产权的课程,未能让学生清楚知识产权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正是由于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才会出现侵占他人或被他人侵占科研成果等乱象。
造成当今发文乱象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刊物本身,部分以盈利创收为目的的杂志社对于来稿内容审查环节放松,没有对低劣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加以制止与警示。若在发文初期加以认真检测,抄袭等低劣的学术不端现象就可被避免。除此之外,对比国外学术界对该行为的强力制裁,我国的监督惩罚措施显得异常无力。2016年,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一项“诺奖级”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外大量实验团队均证实实验结果不可重复,韩春雨涉嫌编造实验数据。2017年8月,韩春雨主动撤销争议文章。在河北科技大学发布的调查结果中仅表示:“撤稿论文已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据悉,学校只是象征性的收回了论文发表后给他的一系列荣誉和绩效奖金。但上文提到的小保方晴子就没那么幸运了,同样是涉嫌伪造实验数据,小保方晴子被早稻田大学实行24小时监控,要求重现全部实验数据,但试验并没有成功,她的博士学位被早稻田大学收回。其导师笹井芳树因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家中自缢身亡。由以上对比可见,我国学术造假成本如此之低,部分高校也未能摆正态度,仍尝试进行包庇,学者又何以惧怕不端行为被查证的惩罚呢?
2015年美国厚仁教育机构(WholeRen Education)在波士顿发布的《2015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中,首次针对遭到大学开除的留学生群体做出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显示,在2014年期间,大约有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美国的大学开除。学术不诚信是中国留学生最易犯的错误。我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学术诚信教育,对于学术道德规范认知不足,未能引起重视。为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学术道德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高校集中管理与媒体多方宣传应双管齐下。高等学校应将加强道德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内容,定期开展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特点的科学精神教育,围绕科研诚信等主题,开展多形式、宽视野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学术道德教育常规化。同时应开发新型育人策略,发挥任课老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通过启发、劝导、帮助等方法,多层次实现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6]。此外,高校可联合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广播等媒体的介入,巩固学术道德建设宣传成效,共同帮助大学生优良学术道德诚信行为习惯的形成,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大学生群体出现篡改或编造实验数据问题需严肃对待,因为神圣的科学精神不容亵渎。为解决该问题,高校应建立以科学道德为导向的长效学术诚信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将学术不端行为记入终身跟随的档案中,同时该档案作为大学生入党、结业、评奖评优的依据。学术不端行为将对其日后学业生活乃至就业产生重大影响[2]。此类诚信机制的加入,将对大学生行为起到显著的约束作用,促进道德诚信自律意识的养成。其次,各大高校应构建完备的科研评价机制。在学术评价标准制定中,应明确学术不端的类型,避免学生因对相应概念以及范围界定模糊不清,在无意识情况下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由于学术成果与奖学金、评优资格直接相关,使得大学生不惜铤而走险。因此在学术评价标准实践中,应摒弃唯科研成果论、唯成果数量论的片面单一评价办法。
我国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监管不严,导致不端行为泛滥;惩处力度不足,造假成本过低,导致造假者无所畏惧。针对此现象,我国各大高校对学术不端的监管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应完善培养阶段的检查、监督、管理,健全各项规章以期实现对大学生学术行为的条例约束目的。其次,高校应对已经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展开严肃的惩处,以对其他学生的学术不端倾向产生警示作用,净化学术环境。除此之外,及时完善法律治理学术不端的体系也至关重要。目前在法律层面有关规制学术不端行径的文件较少,虽有一些成文的制度,但其立法层级较低,且有很多倡导性的条款,法律效力不高[7]。因此,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实现统一立法,构建多元化治理学术不端的法律体系。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推进廉政建设,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在我国,对待学术不端行为也应如同对待贪腐现象一般坚决打击,使学术研究群体不敢抄,不能抄,进而不想抄。在对大学生实施学术道德诚信教育以及构建长效诚信机制时,需要做到内外兼顾,不断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同时加大监管与惩治力度,齐头并进来加固大学生对抗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