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解味

2019-01-15 01:16周惠芬
江苏教育 2019年86期
关键词:茶艺茶道云南

周惠芬

父亲是一个生意人,因为为人厚道,业内口碑甚好。记忆中,小时候家中总有络绎不绝的宾客,而父亲总会以茶招待他们。父亲爱喝茶,商友之间,以茶会晤;朋友之间,以茶叙旧;族亲之间,以茶联亲……包括家人之间,有时话并不多,就是喝茶,三杯两盏,喝个“恰到好处”。在父亲的影响下,母亲也爱喝茶,唯独我,就是对茶提不起兴趣。在我看来,茶既不好喝,又不好看,还不好弄。总觉得,喝茶,就是闲着没事干,给自己找事做。

父亲平时主要的精力都投注在生意上,我们父女间的沟通并不多,尽管如此,我总能感受到父亲对我无处不在的爱。父亲常用他心爱的好茶“招待”我,而我,即便再不情愿,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好意,也会小抿一口,有时还会跟父亲“客套”一下——“爸,这茶真好啊”。就怕父亲提起公道杯,“好就再来一点,喝茶健康,女孩子尤其要多喝点”。或许是“多喝点”这样的次数多了,原本苦涩的茶,渐渐没那么难喝了,我对茶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排斥。有时家里来客人,父亲不在,便由我担任茶艺师,虽然茶艺水平和父亲有着天差地别,但好在熟能生巧,至少在“外行”面前还是能够充当一下行家的。

我真正入茶道,差不多是在2006 年。父亲需要置办一批礼茶。受其委托,我独自一人来到云南勐海。

到了云南,我对茶才算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这里,茶不仅可以是人们的生活必备,也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寄托。我开始理解为什么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茶诗歌。有了茶,生活就有了除却俗事之外的清凉素雅;有了茶,生命就有了烟火气之外的艺术芬芳。茶养人,更养心。茶中的天地,是对生活的智慧诠释,更是对生命的智慧表达。

在云南的经历,让我坚定了朝着茶道文化继续深造的决心。从2007 年到2014 年,我曾三赴杭州公刘子茶道馆学茶艺,并获得了“高级茶艺师”的称号。学艺归来的我对于茶的爱是自然的、随和的,没有功利的向往。“茶”还是茶,因为增减的是心境;“茶”又不是茶,因为生命的每一页都是茶的注解。

经学校批准,我在校内专门开辟了“茶文化课程”,并在家设计了专门的茶道工作室和茶艺馆。在与朋友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加深了自己对“茶式”生活的理解。课堂中,除了保障国家课程的有效落实,我还根据学生年龄段特征将自己的所学进行了课时分类,将茶有效融合到日常的教学中,带领孩子一起识茶、学茶、制茶、茗茶、赋茶、书茶以及歌茶。孩子们在茶中品学、悟学,不断地濡养自己内在的茶之品、茶之志、茶之德。同事之间,也会在闲暇之余,以茶会友,谈天说地,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久而久之,我的身边人给我赠了一个“雅号”——茶痴。有道是: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茶亦是如此。茶痴、茶痴,就让我来做这个“解味道人”吧!

猜你喜欢
茶艺茶道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寻迹万里茶道
云南邀您来“吸氧”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茶艺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茶道人生
校园茶艺飘香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