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探究

2019-01-14 09:14赵许正王鸿祥
赢未来 2019年9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大学生

赵许正 王鸿祥

摘 要: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不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更是我国未来法治建设的接班人与生力军,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本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结合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以大学生喂养校园流浪狗、起诉上海迪士尼乐园为切入点,从微观层面逐步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背后成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提升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法治事业的高度重视,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增强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

一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一)法律意识薄弱,观念陈旧。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大学生出于同情怜悯之心,或是因为对小动物的喜爱,会主动喂养校园里的流浪动物,熟不知这其中隐藏着众多的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学生对流浪动物进行长期喂养,虽属爱心行为,但实际上与流浪动物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饲养关系,一旦发生流浪动物伤人事件,那么负责喂养的学生将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二)应用法律的实践能力不足。2019年3月份,大学生小王一纸诉状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法庭,请求确认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众多学生纷纷表示,苦霸王条款久矣,可在此之前没有人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同学们表示,不是不想维权,而是认为自身损失的那点利益同进行一场诉讼相比较,耗费的时间、金钱、精力太多。再者,学生觉得自身没有打官司的经验,大公司有着专业的团队和法律部门,与大公司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最后只能选择知难而退。

二 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背后成因

(一)学校层面的影响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高校针对学生开展的法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部分成效,但距理想教学效果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意识培养路径过于单一,目前多数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途径基本上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来进行,“法律基础”更是被放置在最后且只有三章,内容笼统不说,罗列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很难满足日益复杂的实践需要;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政课老师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到了“法律基础”章节时往往照本宣科,学生的听课兴趣不足,更不愿与老师进行互动,这就使得思政课中的法律知识不能被学生所接受,无法建构起学生的法律意识思维,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不高。

(二)家庭层面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也是进入社会前的第一任老师,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由于目前家庭教育层面存在众多误区,尤其是在法律意识方面的错误引导,严重影响制约着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当代大学生的父母没有受过专门的法治教育,缺乏现代社会家庭必需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储备,出现问题纠纷后往往不是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矛盾,大多都会选择私下处理,或是请客送礼,或是托人找关系,亦或者以暴制暴,父母在家庭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处事方法、价值观念让孩子从小就对法律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偏差。

(三)自身因素的影响

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00后的独生子女,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大学生在校期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法治教育缺乏重视,对法律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表现得十分脆弱,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对于如何通过法律渠道以及通过哪种途径来解决问题经常处于模糊状态,在受到侵害和不公正对待时更多的是选择一味忍让,事后再向自己的亲人、朋友倾诉,如此一来,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与运用就更加停留在表面。

三 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升路径

变革思政课堂,加强课程模式的改革创新。通过开设“模拟法庭”、“普法小课堂”、“法律情景剧”等第二课堂,拓宽路径,有效促进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的能力。在讲授“法律基础”章节时,选用讲课方式更为专业、有趣的法学老师,增强高校法律知识的授课能力,提高学生对法律课程的兴趣。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正确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社会各界应积极探求全方位、多形式的培养路径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法律思维能力,深化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培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周荣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8(20):154-155.

[2]宋丽敏,何秀美,齐艳玉.浅议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21):90-91.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探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