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非中心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运动行为时空特征分析

2019-01-14 02:46谢昌雄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3期
关键词:时空特征四川

谢昌雄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对四川非中心城市35~59岁居民的休闲体育运动行为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日常的休闲时间分布不均衡,周末与节假日的休闲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以周末与节假日为主,日常有规律进行为辅,运动的持续时间恰当,参与频次较高,休闲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与频次呈低度正相关等是居民休闲体育运动的时间特征;锻炼氛围较好、交流互动方便、往返便利是居民休闲体育运动行为的空间特征。

关键词:四川  非中心城市居民  休闲体育运动行为  时空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184-02

时间、空间是构成休闲体育运动行为的重要外部元素,也是居民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满足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稳步实施,除省会及国家重要经济战略中心城市以外的非中心城市居民也在闲暇参与到休闲体育运动中。在此背景下,研究聚焦于四川非中心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运动行为,通过分析居民休闲体育运动的参与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频次、运动场所等因素,总结四川非中心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运动行为的时空特征和规律,希望为促进四川非中心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非中心城市的35~59岁居民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制定了《四川省非中心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运动行为研究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完成后邀请该领域的10位专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及总体效度进行评判,评判结果中认为“合适”以上的专家9位、认为“一般”的专家1位,说明问卷的效度能够满足研究需要。随后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选择了20名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作为测试对象,两次测试时间间隔2周,测试结果使用SPSS 21.0进行Kappa一致性系数分析,K=0.797(P=0.000<0.01),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最后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德阳市、广安市、泸州市、南充市等4个非中心城市7个市辖区的5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430份,回收率86.0%;有效问卷413份,有效回收率96.05%。

2.2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Kappa一致性系数分析和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四川省非中心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运动行为的时间特征分析

3.1.1 休闲体育运动的参与时间

调查发现,居民休闲体育运动参与时间的选择情况是周末节假日的比例占38.3%、日常有规律进行的比例占27.1%、工作日的比例占16.2%、空闲的时候的比例占16.0%、其他的比例占2.4%,可以看出,四川省非中心城市35~59岁居民休闲体育运动的参与时间以周末与节假日为主,日常有规律进行为辅。休闲时间的多少,决定了休闲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和利用[1]。由此也可以看出,多数居民日常的休闲时间分布比较不均衡,周末与节假日的休闲时间相对比较充裕。

3.1.2 休闲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

调查发现,0.5~1h的选择比例占38.0%、1~1.5h的选择比例占13.8%,0.5~1.5h的累计比例占51.8%。据相关研究证明,在运动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过低,那么该行为不容易产生锻炼效应,然而,如果每次运动时间过长,又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引发运动损伤,造成休闲体育运动行为中断或退出,损伤率的上升与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有直接关系,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坚持性有显著影响,持续时间越长,退出锻炼的百分率越大[2-3]。可见,选择合理的休闲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对于提升参与者运动行为的健身效应和参与坚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中将每次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下限确定为30min,迟国荣(2008)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仍要有所区别,一般20~39岁年龄段的年轻人每次运动时间不必过于机械,而中老年人则应控制在一小时左右”。由此可以推断,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在0.5~1.5h比较适宜。因此可以看出,调查结果中多数居民每次的休闲体育运动持续时间比较恰当。

3.1.3 休闲体育运动的频次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休闲体育运动的频次每周1~2次以上的选择比例占54.8%,不足每周1~2次的选择比例占45.2%。说明多数居民休闲体育运动的频次较高。休闲体育从属于体育运动,强身健体是其重要功能之一。休闲体育运动的健身效果是一个量变到质变过程,休闲体育运动的频次是影响休闲体育运动健身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保持每周3次以上锻炼频率的锻炼从累计效果的角度看更科学,当每周锻炼多于3次时,最大吸氧量增(VO2max)逐渐趋于平和,运动效果显著[4]。由此可以看出,每周1~2次的休闲体育运动才会产生一定的健康促进效应。这也表明,多数居民的休闲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健身效果。

3.1.4 休闲体育运动持续时间与频次的相互关系

经二元定序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endall相关系数为0.252,P等于0.000,小于显著水平0.01。说明四川省非中心城市35~59岁居民的休闲体育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频次存在低度正相关。

3.2 四川省非中心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运动行为的空间特征

据调查,居民在自己家里、小区单位、街道旁边、公共体育场馆、公园广场、郊外空地、附近学校、营业性健身会所等休闲体育运动场所中选择相对集中是公园、广场(64.4%),街道旁边(41.9%),小区、单位体育场馆(38.7%)。其中,公园、广场属于传统性地休闲体育运动场所,锻炼氛围较好,休闲体育运动的人员也相对比较集中,居民在此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既能达到健身愉心的目的,也方便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街道旁边和小区、单位体育场馆等属于便利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场所,居民出门或者工作结束后就能立即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总体来看,居民休闲体育运动的空间特征是运动氛围好,交流互动方便,往返便利。

4  结语

四川省非中心城市35~59岁居民休闲体育运动的时间特征表现为,居民日常的休闲时间分布比较不均衡,周末与节假日的休闲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以周末与节假日为主,日常有规律进行为辅;运动持续时间比较恰当,参与频次较高,具有一定的建设效果,休闲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与频次呈低度正相关。锻炼氛围较好、交流互动方便、往返便利是四川省非中心城市35~59岁居民休闲体育运动场所的空间特征。

参考文献

[1] 迟荣国,贺业志.体育行为与体质健康[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2):61-64.

[2] 张雅云.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9-123.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4] 莫再美.廣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猜你喜欢
时空特征四川
First Morning
我在四川科技馆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基于数字足迹的自驾车旅游客流时空特征研究
省内流动人口时空特征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
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与减排政策选择
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时空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