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 鞠斐
摘要:自从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起,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风靡两岸三地。金庸先生去世后,以《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为代表的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又一次在社会各阶层引起广泛热议。文章试以《天龙八部》各版影视剧中乔峰的人物形象变化为切入点,探讨各个版本之间人物形象变化背后折射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乔峰 金庸 英雄形象
乔峰式人物的宿命魔咒
《天龙八部》曾五次被改编拍摄为电视剧,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1997年香港TVB拍摄的版本和2003的央视版本。如果我们把金庸的原著《天龙八部》和电视剧中的乔峰形象做一个对比的话,能够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哪个版本的乔峰,宿命都是他身上无法摆脱的魔咒。小说中乔峰的人物形象描写是这样的:“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这是乔峰这一大侠形象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眼前。言简意赅,寥寥几笔将乔峰这一人物和气质渲染得淋漓尽致,显然这是一位身怀绝技、器宇不凡的侠客,同时他也是金庸笔下最具有影响力的英雄人物之一。
若以英雄而论,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乔峰的英雄形象影响深远是有其独特性的,从原著小说的成文时间上来说,《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的倒数第四部小说,在乔峰这一人物问世之前,金庸已经塑造了许许多多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的英雄角色,例如胡斐、张无忌、郭靖、杨过等,而不同的是金庸在此之前的武侠小说里讲述的更多是英雄人物的成长,只有《天龙八部》讲述的是大英雄的毁灭。乔峰不仅是武学的奇才,道德上也近乎完人。乔峰的形象可视作金庸对其之前小说人物进行的一次总结,他既有洪七公的刚正不阿、郭靖的侠肝义胆,又有杨过的痴情不二,甚至还有令狐冲的潇洒不羁。
而这个矛盾重重的角色也是金庸塑造的最后一个顶天立地、气吞山河式的英雄人物,之后的武侠小说里转而去塑造韦小宝、令狐冲之类亦正亦邪充满圆滑处世之道的角色。可以说乔峰这一人物形象是对之前金庸武侠小说中大侠形象的一次总结和升华。他不断寻找人生的意义,徒劳对抗着宿命,最终在人生最璀璨的节点,也是意识矛盾到达顶点的时候选择了自杀的方式舍生取义。这是金庸之于乔峰的最后注解,也是将这一人物的宿命论推向极致。
乔峰式人物的英雄内核
纵观全书,乔峰的英雄形象的核心是什么?这一点要从金庸武侠作品写作思维的一贯性上来分析。金庸出身于一个传统的浙江名门望族,受中国传统的儒家士大夫思想影响颇深。这就注定了金庸的创作基本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忠、义”这些观念成为了他笔下武侠小说中几乎所有英雄形象的核心。但同时,金庸又受到新学思潮的影响,从小接受新式教育,对于西方的观念比较熟悉与了解。因此,他作品中一直试图引入的观念便是能够通过超越中国传统而发扬中国传统。
以《天龙八部》的主角为例,乔峰、段誉、虚竹是他塑造的主要英雄人物,他着力最多的人物是段誉,但最感人的人物是乔峰。乔峰的价值在于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的忠义的代表,虽然出身于契丹人,但养育于汉人家庭,孝于养父,忠贞的不是哪个民族,而是忠于儒家“仁”的观念。这一点从乔峰的为人办事与处事原则可以看出。乔峰是个典型的儒家式英雄人物,儒家的理念是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而此时的乔峰陷入了自我的迷茫中,对于自我身份的模糊,以及自幼所接受教育冲突让他无所适从。这样的矛盾是有所意指的,其实这个意指就是传统宋明理学的问题,即将“忠与义”狭义的理解,将“忠”理解为一姓一族的忠诚,但最终实现了归忠义于仁而自我献身的意义。这是符合一般中国人情感中的集体无意识,因此这类的英雄形象往往会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也是金庸笔下英雄主义的基础,是乔峰这一人物的迷人之处。作者也意识到了这种传统的不足,在思想上看到了儒家正统思想的问题,一直希望能够利用其他方式做出补救,因此出现了段誉和虚竹这样的形象。段誉实际上是从陆九渊到王阳明心学的理想人物。“凭本心做事”这就是陆王心学中关于良知中核心的部分。心学强调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以段誉为首的英雄人物所追求之境界。同样虚竹是借助佛教的面貌,但实际上仍然是心学式的人物。
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将喜爱与未来注入在段誊这样一个人物身上,他的出现实际上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摆脱了乔峰的理学式的刻板与苍白,体现了陆王心学的真诚与本心,表达了对事物最自然的处世原则。金庸却将悲情与无奈写进乔峰的人物形象里,这是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反思,也是对乔峰式英雄人物的理学内核探讨。
各版乔峰形象的差异性
对比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明显不同。黄日华饰演的乔峰憨厚有余,但雄气不足,有昔日83版《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憨厚仁义的影子。而与郭靖截然不同的是,乔峰这样的正统儒家式英雄人物的人格应该是悲剧式的,如关羽、岳飞式的,香港的市民社会更容易接受的类型是好人受苦式的人物,因此,黄日华的形象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在大陆的影视市场中,这样的艺术处理会被认为是缺乏真正感人的英雄内涵。香港版的创作思路是本着“为了打而打,是为了娱乐而娱乐”的宗旨,体现了过度娱乐化之后的乔峰缺乏人物丰富的内核。因此在港版的《天龙八部》中乔峰的人物内涵一直是被忽视的,实际上这也是金庸的烦恼,同样也是香港地区翻拍金庸武侠剧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被平面化简单化的乔峰是体现不出来其人物的真正的英雄意义的。
与1997黄日华版的乔峰有所不同的是,2003央视版的改编上则更加重视了英雄人物的内涵,却显得有些不接地气。其实这也是向市民化发展,但这样的改编并不会影响观众对乔峰这一角色的接受程度,因为有原来的传统非市民式的英雄人物作為参照,胡军饰演的乔峰其实可能更接近金庸的原著。
在2003央视版的《天龙八部》中,胡军似乎将乔峰这种野性的美演绎得栩栩如生。从外形上看他所饰演的乔峰披散着头发,身材高大,这样的形象给人一种很大的冲击感。相比于1997黄日华版的人物,胡军将乔峰这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人物,诠释得非常到位,既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气概,也有对刘涛饰演的阿朱的柔情似水,摒弃了1997港版《天龙八部》为了打而打的决斗套路。在情节的设置上有所选择与节制,在武功的招式和套路上更加直接与有序,武打的场面也与原著十分契合,场面上讲究恢弘大气。相比1997香港版,2003央视版在画面的景色和布局上都大气许多,不仅摆脱了香港无线公司制作简化的弊端,背景不再局促于小场面小格局而是选择大山大河为画面背景,而且将剧中人物置身于林海草原、大漠黄沙、群峰之巅,真正展现了金庸笔下专属于中华民族的那个豪气万丈、气吞山河的武林神话。这一改变,大大提升了乔峰这一人物的豪情与气魄,让观众真正感受到那个动荡不安的神州大地,将一位顶天立地的盖世英豪是如何力挽狂澜、叱咤江湖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2013版的《天龙八部》的乔峰形象又有了重大的改变,相较于黄日华的憨厚仁义、胡军的潇洒不羁,新版的乔峰扮演者钟汉良的演绎难言成功。无论是英雄人物的内核还是表演者的外形条件都与原著相距不小,对于珠玉在前的几部前作而言,新版不仅没能深究乔峰这一极具儒家式悲剧性人物的内在,转而对人物的服饰、台词、画面效果等外在特征上改编颇多,对于演员钟汉良的选择其实质的背后就有迎合市场的因素。新版的乔峰台词更是与前作出入很大,在台词和情节设计上一味追求卖点,忽视对原著内容的塑造。世俗化的改造、新潮的言语看似是对金庸武侠的进一步解读,却降低了原著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气质,同样也降低了乔峰大侠的形象。
钟汉良所饰演的乔峰的变化让新版《天龙八部》表现了更多后现代式的浮躁与浅显。究其根源,演员的选择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根本的影响。随着流行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对于乔峰粗犷霸气的男性角色的定义也发生着悄然改变。不论是1982香港无线版的梁家仁、1990台湾中视版的惠天赐,还是1997香港无线版的黄日华、2003内地央视版的胡军,从服装到造型,对于乔峰这一人物的改变更多是融入了当代人对于特定角色的心理期待,而导演对于角色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也是依照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做出的判断。因此,对待金庸武侠剧的改编应该更加注意对于江湖氛围以及人物的塑造,乔峰作为金庸最钟爱的英雄人物之一,处处体现的是儒家传统的典范,为国为民,有情有义,有力地传达出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是武侠剧中经典的侠士形象,身上代表着一种至纯的道德力量。同时他身上浓重的宋明理学思维,也处处将这一人物的矛盾性复杂化,这一点与其特有的宿命魔咒,共同构建了乔峰这一英雄形象之于金庸武侠江湖世界的非凡魅力。
正如杨晓林老师所评价:“乔峰是儒家理想的承载者,他与其说是不爱其躯的大侠, 不如说是为国为民之大儒。”出淤泥而不染是中国传统儒家思维对于“士”的道德行为准则,当面临来自外界的误解和自身的矛盾时如何做到忠义两全,乔峰给出了一个充满悲剧性色彩却又完满的答案。(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参考文献:1.金 庸:《天龙八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2.说乾坤:《金庸最后的英雄:自带音响的萧峰,其实患有抑郁症》,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0611446,2018/03/11。
3.杨晓林:《1997版〈天龙八部〉的主题与剧作分析》,《電影文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