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华 郑桂珍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有关宣传思想工作现在已进入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的论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战略谋划与战术指导的统一,为我们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和前进的方向。传统的电视新闻在传播生态的剧变中,需要锚定更强劲的正能量、更高昂的主旋律,守正创新,进而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做到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统一。
关键词:电视新闻 守正创新 媒体融合 互联网思维
2018年8月21—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宣传思想工作正本清源的任务已取得重大成效,现在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这一科学判断是指导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剧变中,处于意识形态最前沿阵地的电视新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守正创新的使命更加凸显。
生产优质内容,主流声音有效覆盖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老百姓已经从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转向对精神和品质生活的追求,对大众传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优质的内容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将主流价值观的传递贯穿到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其次,要始终坚持有计划、成体系地围绕国家战略,阐释大政方针,“与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同频共振,不失实、不失声,不缺位、做到位,争速度、求深度、有温度,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①第三,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典型人物的宣传及相关解读,更多地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的善念义举、感人事迹,以小见大,生动诠释,给予人们积极向上的道德引领,提升节目的人文内涵。
加强舆情应对,营造良好舆论生态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正处在公共突发事件高发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着公共突发事件频发所带来的严峻考验。而网络是网民表达意见最为集中的场地,具有突发性、危险性与高关注度的公共突发事件也是网络舆情热点。
据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全国性舆论热点事件全都有网络的参与,其中70%的事件直接来源于互联网,而且这70%的互联网事件之中的七成来自于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或论坛社区。
感性化、简单化、极端化甚至非理性,是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空间的基本特点。即便是原本单一的公共突发事件,一旦与某些社会特定情绪相结合,就很容易演化成各种媒介事件,并且引爆社会舆论。而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新媒体的分化和制衡下,传统主流媒体主导权往往被分化,甚至难以操控议题方向。
在各类舆情面前,电视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承担起舆论引导的责任,不仅要加强对热点敏感舆情的监测研判,更要学会把握舆情的走向,从而引导舆论;其次,以传递正确的立场、态度、观点为己任,利用自己本身既有的主阵地对事件进行真实、准确、权威的报道,矫正网络信息的碎片化、零散化,并以正向的观点,引导舆论关注方向,减少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遏制谣言恶意传播。
用好创新引擎,重建用户连接模式
5G时代,连接模式的实现路径将进一步增加,“人——信息——终端”将建立起一个相互连通的网络生态。这种连接模式的改变,将进一步加速行业、组织、业务、产品的裂变,这也为传统的电视媒体与用户的连接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守正创新,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准确掌握并积极运用包括用户思维、媒体融合思维、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思维、全媒体思维及产业链思维等在内的各种新思维,坚持用户至上、体验为王、颠覆创新的理念,“以技术为驱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搭建起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用户沉淀平台三大平台,在实现信息智能匹配的基础上实现用户的有效沉淀,进而重建用户连接。” ②
特别是在万物皆媒的时代,媒体融于社会中,借鉴互動分享的实现路径,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形成参与性并保持全程关注,增强用户与场景的连接,让用户深度沉浸式的接收内容信息,感受与信息的无缝对接,是媒体融合时代特别是5G时代,我们重构用户连接模式的主要方式方法。
因此,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要达到创新传播方式、有效引导的效果,需要重构与用户连接,用互联网思维倒逼节目生产,让节目内容更加重视用户刚性需求,并增加交互性和关联性以及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从人们生活、服务和社会发展的视野去思考智能媒体与用户价值的高度匹配,促进社会结构有效、有序连接”。③
创新舆论语态,播出潮流播出新意
科技的发展,让社会生活瞬息万变,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因其官方色彩、政府形象的原因,一直以来给人严肃和板正的印象。但2019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靠着活泼幽默鲜辣的新话风,国际锐评、央视快评连连上热搜。“荒唐得令人喷饭”“怨妇心态”“遮羞布”“害港之毒,早该排毒、消毒了,有的地方甚至还要乱骨疗毒”等。央视《新闻联播》将年轻人所熟悉的网络语言和最有价值的信息精妙结合,一改过去严肃高冷的说话姿态,不仅圈粉无数,而且众多90后、00后偶像般开始追捧《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开通抖音号,一天之内涨粉1300万,成了名副其实的“圈粉王”。
融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分流、碎片化阅读和注意力短暂等都是电视新闻不得不面对的传播环境,任何对陈旧模式的因循守旧都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电视新闻的策划、采编及制作,应避免局限在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传播思路中,而应以互联网思维和跨界思维,把握融媒体时代受众语态特点,实现网络化、年轻化语态创新,让网络语言为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让电视新闻播出潮流和新意,从而吸引更多的,包括年轻观众在内的用户参与到节目中来。
短视频在5G时代,迎来更大的发展风口,并将成为最主要的电视节目模式,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青年聚集的主要阵地。對此,广东中山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逐步向短视频转型,这就是顺应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发展的较好尝试。
运用现代技术,丰富电视语言内涵
新技术、新应用,对于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的开拓,丰富电视语言内涵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为电视媒体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创新提供技术条件。麦克卢汉认为,技术对受众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和感知模式。在融媒体时代,丰富电视新闻的语言内涵,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因此,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需要紧跟技术的发展趋势,无论是短视频、图片、直播、3D、4K、航拍、动画、快闪、聊天表情,还是VR、AR等技术手段,都可以为我所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时政V观微视频、时政新闻眼等方式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调研考察时的感人瞬间,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风范,为受众提供更加震撼、丰富的视听体验。
事实上,运用现代技术,整合各种表现手段形成的多媒体新闻集成,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在视频行业内部,搜狐、腾讯、爱奇艺、阿里等厂商的视频生产与文学、漫画、电影、游戏等相关内容行业联动。
整合互动传播,打造现代传播体系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思想观念、对信息的接受方式和喜好等都变得更加开放、多元,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的采编播人员必须把用户体验放到突出的位置,创新话语体系,创新议题设置,创新表达方式,创新融合传播,以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调动受众参与主流话语传播的积极性。
从推进产品融合、渠道融合,到推动平台融合、生态融合,打造电视新闻新的传播体系,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节目拓展传播渠道、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节目除了开通节目官网,与视频网站合作,建立节目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常规手段外,还可以积极探索诸如运用短视频、开展跨界合作、线上线下整合传播等手段来提升节目的传播力、影响力,实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在传播渠道方面,除了电视渠道传播,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APP、抖音、快手、头条号、大鱼号、南方号、央视新闻+等新媒体,积极组织各类线上活动,实时与观众、网民保持互动。
央视新闻新媒体通过“智能大屏+移动小屏”“长视频+短视频”等方式,让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19年新年贺词等相关报道的累计观看量在短短1小时内超过1.6亿次,新年贺词里的“金句”迅速在网上热传。(作者单位:湛江广播电视台)
注释:①彭文辉:《“三个维度”看党媒责任担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9/12。
②范以锦:《传统媒体转型的若干路径》,见《南方电视学刊》公众号《媒意见》,2019/08/29。
③曾祥敏,齐虹翕:《5G技术背景下智能媒体发展初探》,《电视研究》,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