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梦梅
摘 要:新课标颁布后,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优化,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把枯燥的教学模式转变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主动探究意识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踏进初中阶段的踏板。在这样重要的时期里,学生的思维正朝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其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演变。假如这个踏板的力度不够,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断档,导致学生后面的学习受阻,思维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也就落空。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刻地剖析此阶段教学的特点,把创新思维、观念和形式,融入到教学中,实现课堂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的设置情况决定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一旦教学目标设置得过高,学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就会产生挫折感;若教学目标设置得过低,学生轻而易举地达到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探索的欲望,难以对数学学习难度进行正确的判断。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置,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难度。采用阶梯式的教学目标既能够兼顾基础较弱的学生,也能满足能力较高的学生,有利于激发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课程的讲解,学生在座位上听讲,这一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数学教学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家里及教室内寻找自己认为是长方体的物品,并将体积较小的长方体带到学校中来,此过程中不得寻求家长及其他成年人的帮助,也不能通过手機、计算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搜索,仅仅通过自己对长方形的认识和对课本的预习来进行长方体的寻找。第二天,学生将自己找到的长方体带到了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找到的长方体体积过大或者过重,因此没有带来。教师首先将没带实物过来的学生认为是长方体的物品进行统计;其次将学生带来的长方体进行分类,将质地类似的物品归为一类;最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判断同学们给出的物品是否是长方体。大部分学生找到的都是长方体,但是有的学生带来的是正方体,有的学生带来了四棱柱,还有学生带来了其他形状的物体。在对学生找到的物体进行判断之后,教师结合本节课程的目标进行长方体的讲解,让学生真正透彻地了解长方体的含义。教师只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中。
三 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模拟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之中。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单位的转换使1,10和100这三个数字相等呢?1元钱=10角钱=100分钱,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一元钱是他们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面值;还有学生说1米=10分米=100厘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问:同学们能否通过同一单位让等式成立呢?1元=1.0元=1.00元,1米=1.0米=1.00米。通过这个场景的转换,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小数点的性质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与数学教学联系到一起,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探索,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拓展思维
在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引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思维。首先,形成求同存异的思想。例如,在进行32-8=?的计算过程中,教材中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在2-8的过程中2不够减,所以从30中拿出10,12-8=4,再加上余的20等于24。”但是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用32-2=30,再用30-6=24;或者是30-8=22,22+2=24;抑或是32+2=34,8+2=10,34-10=24。虽然答案是固定的,但是解题的思路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予以肯定,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激发其探索欲和求知欲。其次,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工作,教师要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情境模式、拓展思维模式、鼓励提问等多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有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春芳.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甘肃教育,2018(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