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芳
摘 要:初中生身心渐趋成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施行德育影响很有必要。德育是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实现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思想品德课、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等。当下的学校德育现状,“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倾向,以及思想品德课的自身缺陷,常使得德育工作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为了扭转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困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成为力挽狂澜的一大法宝。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 原则
一 适度原则
(一)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
初中语文课程的语用特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为“标杆”。教师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在德育渗透时可以避免犯“过”或者“不及”的差错,从而实现语文课本身的价值。同时,教师在备课时,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应力求简单明确,这样在渗透時才能有的放矢,张弛有度,语文训练和德育影响两手抓,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日常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点。教材中有些课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上,如果强行地抠取一星半点的德育因素意义并不大。如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该文出现在议论文单元,参考单元说明可知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这几篇文章的论证风格,了解相关的议论文写作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
(二)正确区分语文德育渗透与普通道德教育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和普通道德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由于二者均能影响学生道德思想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所以某些方面难免会有一些相似之处。首先是内容上的相关性,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都会有所涉及。其次是方法上的相通性,初中语文德育渗透也会使用普通德育的方法,比如上文提到的在语文教学中设置情境的陶冶教育法,用教材中优秀的人物形象来“以形感人”的榜样教育法等等。
然而,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规约着语文德育渗透不能和普通道德教育一概而论。首先目标不同,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故语文德育渗透要有限度,而普通德育则致力于学生整体道德修养的提升。其次,道德认知要求有所不同,“渗透”二字体现了德育渗透是伴随着语言文字教学进行的,不必强求学生形成系统的道德知识,而普通德育则强调道德知识的体系化。
二 以生为本的原则
(一)立足学生道德发展的实际水平
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现状直接影响教师在德育渗透时所用的方法和内容。教师可以在平常的师生互动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目前道德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在学生道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内展开德育渗透。
课堂提问、学生讨论和习作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针对《小狗包弟》的作者在特殊时期放弃自己的小狗,而求得安稳生活的行为,教师可以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果自己身处在那个自身难保的时代,是否会和作者做出同样的行为。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问题会产生不同答案。在学生激烈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仔细观察讨论情况,再通过课堂提问了解他们的答案,继而推断他们现有的道德认知情况。同时,学生习作也有助于教师的了解。
(二)发扬民主,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等能力。
因此,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修养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修养目标,并根据变化调整目标,逐渐提升自我教育的水平。其次,教师的信任和民主需要建立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要学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自我教育动机,需要学生认识到自我教育的作用,以及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富有人文性,带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意识,通过教师的德育渗透,可以引发学生的内心需要和情感共鸣,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地吸取积极的德育因素,并内化在自己的头脑中。
结语: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事关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影响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影响学生的未来成长,故德育应得到广泛重视。初中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因其自身的课程特点和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弥补当下德育工作的缺陷,以及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有施行的合理性,也有其必要性。
然而在实际的德育渗透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由于认识的片面化、概念化,无法达到德育渗透的最佳效果,此时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还应该坚持立足语文课程特点的原则,适度原则和以生为本的原则,有效地将语言形式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促进初中语文德育渗透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翰章:德育论[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2]王松泉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