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升温与温和

2019-01-14 09:13黄楚新
人民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极端化思潮民族主义

黄楚新

【摘要】2019年,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在内外因素共同刺激下持续涌动升温,具体表现为单纯爱国主义情绪抒发和略显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体现出集体行动的一致性高效性、开展斗争时有理有据有节、包容性增强排外性弱化等特征,助力增强民族凝聚力认同感、再度启蒙理性爱国主义以及极端化风险是其带来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民族主义 社会思潮 温和化 【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经济增长、科技腾飞、社会进步,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爱国情绪愈发高涨。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不断刺激着民众的爱国神经,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随之被激发并愈发高昂。

内外因素共构诱发国内民族主义思潮涌动

2019年,国内民族主义思潮有所升温。这一年,社会各界都积极主动加入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真正实现了全程传播、全息传播、全员传播、全效传播,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爱国热情,有效增强了民族认同,增进了民族团结。这一年,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力,但整体仍趋向增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社会发展形势保持稳定,民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比来看,全球经济出现下滑,区域冲突、争端等不稳定状况频发,在此环境下,国内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国家优越感、爱国情绪高涨,尤其借助短视频等各种新媒体手段,爱国情绪的傳播力、感染力剧增爆燃,民族主义情绪也持续升温。另外,香港事件也是民族主义思潮抬头的直接导火索,受到境内外反动势力鼓动后逐渐演变为暴力事件,一再突破法律底线和国家制度底线,招致国内网民的大量抨击讨伐,在此过程中,具有一定情绪性和煽动性的民族主义思潮,也随之加入声讨队伍中。

国际社会上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都是国内民族主义升温的直接诱发因素,这种来源于外部势力对崛起中的中国所持有的打击、压制、诋毁等态度势必会激发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近年来,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愈发重要,对外交往更加自信和主动,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西方国家频频在各种国际场合造势,大肆宣扬中国“威胁”,涉及主权、贸易、货币、生态、科技等多个领域,意图污损破坏中国形象,引发国内网民不满,民族主义思潮乘势而上,在华为事件、莫雷事件、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等事件中,都可以看到民族主义思潮涌动的影子。与此同时,国内民族主义升温的另一原因在于其同国外民族主义形成的隐形共生关系,尤其是随着近两年国外民粹主义、种族主义势力持续抬头,并愈发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加上国际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部分国家社会矛盾愈发突出,导致这类思潮颇有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极端化倾向,至此,国内外民族主义思潮出现隔空对抗,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可以认为,2019年,国内国际双重环境下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单纯的爱国主义情绪抒发与略显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

2019年,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下,诸多重大事件都对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推动作用,民族主义思潮也顺势渗透至由各种事件所诱发的舆论话语中,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是单纯的爱国主义情绪抒发。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2019年中国社会的基本主题,中央主流媒体、地方媒体、自媒体、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通过各种渠道自发传播新中国7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多个视角反映和解读奋斗成果,全社会迅速聚集在一个共通的话语空间中,在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体系下表达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这其中虽夹杂着民族主义,但更多的是出于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可与认同,每个人都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和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激昂的爱国情绪,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行动力,能够迅速召集民族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形成协同或接力效应,并付诸行动。如在香港事件中,国旗被暴力分子扔入大海,引发民众极大愤慨,“14亿护旗手”这一话题一经发布便得到巨大响应,网民们在各大平台纷纷留言、转发,护卫国旗、热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引发普遍共鸣。与此同时,线上线下形成联动,民众用实际行动护卫五星红旗,这同时也是身体力行护卫祖国的另一种表达,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自发地在国人当中传播开来。

二是略显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民族主义思潮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情绪性,容易产生情绪传染,从而体现出一定的非理性和极端化特征,尤其在网络空间这一场域中,社会主体得益于便捷的新媒体手段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自我赋权,加上网络表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一些激进性言论时常见于各类网络空间中。一方面,这种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主要停留在话语层面,基于共同的情绪或价值认同会形成圈层化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民族主义情绪表达通常愈发激进,甚至出现极端化倾向;另一方面,激进的民族主义在网络空间的公开表达中,与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合流的现象仍时有显现,与此同时,激进民族主义还经常同其他社会思潮产生交锋对峙,网络舆论场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需要引起重视。莫雷事件中,在中美贸易争端和香港问题的大背景下,莫雷罔顾事实的言论一经传播,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被迅速引燃,尤其在媒体、各大商业公司等回应的加持下,民族主义情绪显得更加激进与狂热,有从最初抵制NBA上升到全面反美的苗头和风险。

2019年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呈现出温和化转向,虽仍不时出现极端化苗头,但整体趋向理性、客观

集体行动表现出一致性、高效性。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基础语境中,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持续提升,为爱国主义提供了更好的生成环境。受到主流话语的积极引导,加上民众媒介素养的优化,2019年民族主义表现出更具理性的同时,也在促成集体行动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和高效性。如基于“保大庆”“护国旗”“撑港警”等话题,不仅在各社交媒体平台获得高点击、高点赞,同时促成民众在线下付诸行动,如有民众自发聚集清扫整理被暴力分子破坏的香港街道。这种集体行动的自发响应,不仅表示夹杂着愤怒与不满的民族主义开始用更加理性的实际行动来回应,更映射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开展斗争时有理有据有节。从2019年国内民众对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回应可以看出,虽然民族主义情绪仍不时出现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但是由民族主义情绪所生发的反击不再停留在盲目自信或自大地提高声量,而是转向有理有据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在针对国内国际各类热点事件进行发声时,以往激进民族主义的“爆吧”“骂战”等现象鲜有出现,网络舆论斗争形式和语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网民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展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富足,与暴力分子在街头、地铁、商场、学校的各种破坏活动形成鲜明对比,高下立见。面对来自个别西方国家的诋毁与打压,相对以往,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表现得更加理性、有底气,通过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等数据对比,将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身上的“多边”“平等”等虚假标签一一撕下。

包容性增强、排外性弱化。民族主义往往夹杂着民族自豪感、优越感,尤其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愈发重要,国内民族主义思潮中时常出现“人不如我”的傲慢姿态。2019年,这种想法有所改观,激进的民族主义有所缓和,以往的排外心理趋弱,包容性逐渐增强,这一点从中国民众对处于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美国的态度可以窥出端倪。以往,当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摩擦时,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往往表现抢眼,并时常越过爱国主义的界限,呼吁对相关国家进行全面抵制,甚至不惜以伤害同胞利益为代价,影响恶劣。2019年,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他争端,民族主义情绪虽然不断高涨,但整体保持冷静克制,一方面是因为民众相信政府决策,认为政府有能力解决争端,另一方面是民众更加理性,能够理解这些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积极应对才能取得胜利,盲目抵制、拒绝交流开放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民族主义情绪趋向客观。

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常常隐含在各种舆论场和话语体系中,无声却又有力地对公众产生着重要影响

助力增强民族凝聚力、认同感。在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语境中,中国秉持开放、包容、平等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交往,任何人都应尊重中国主权和中国社会主流价值,每位中国公民都应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任何人不能突破这一基本底线。2019年,对这一原则的坚守更加铿锵有力,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向客观理性转向,在此过程中,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显著增强,主流话语具有更大感召力。

再度启蒙理性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温和化转向代表着以往表现较为激进的民族主义逐渐将理性、客观、公正等纳入其话语体系当中,这必将催生更加理性的爱国主义。既不盲目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表达更加真挚,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最大程度减少偏执性、激进性爱国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西方国家炒作造谣新疆问题,由政府、媒体、普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回应机制,用实际行动、真实数据、现场记录等向国际社会展示新疆在反恐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邀请外国代表团参观访问新疆,见证新疆发展成就,有力地回应了外界质疑。与此同时,通过真实记录和展示新疆,无形中开展了一场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再声嘶力竭吆喝呐喊,而是用发展实际予以有力回击。

极端化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仍需警惕。2019年,国内民族主义思潮虽然有所转向,但是极端化倾向仍然存在,对其可能造成的民族分裂、主流价值消解等风险仍需时刻保持关注。一方面,极端民族主义在个别场合尤其是网络空间时有泛起,其激進化表现容易撕裂社会共识,使主流价值观号召力减弱。与此同时,极端民族主义可能成为国外敌对势力攻击中国的由头,对中国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一些人往往不加思考就将民族主义扣上极端化的帽子,这无疑走向了另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固然有不好的方面,但是不能随意将其抛向非理性、破坏性的一面。民族主义并非无可取之处,只要能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民族主义也能产生正向驱动力。

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对民族主义思潮适时加以引导和规范

主流媒体加强引导。主流媒体由于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号召力,面对涉及民族主义的热点事件时,应坚守价值底线,综合考虑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稳定等多重维度,做好价值引领,防止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情绪化甚至误导性言论,从而导致局势恶化。要掌握好新媒体传播规律,对内提升主流价值在国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强化民族认同,对外用新媒体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面对社会中出现的焦躁的民族情绪,应从全局高度、大局视野统筹引导,既要对损害国家利益、民族声誉的行为进行反击批判,又要避免推动社会情绪朝不稳定方向继续发展,但同时亦不能伤害民众的爱国积极性,找到传播的平衡点。

商业平台强化规制。民族主义思潮具有一定的斗争性,其在情绪传染方面也表现出较强的感染力和爆发力,因此,在网络空间中,民族主义话语往往能够成为舆论焦点,从而成为巨大的流量爆点。对于民族主义思潮,商业平台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将社会效益纳入考量范围。尤其是针对激进民族主义,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操控利用,搅乱社会舆论,在网络空间中散布极端言论,极易将舆论引导至错误方向,从而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极端民族主义言论等的审核过滤机制,同时亦注意保证话语的多元性。

民众提升自我规范意识。民众要不断提升自我媒介素养,学好用好互联网,充分认识民族主义思潮的一体两面,在自我认知范围内理性看待民族主义,既要对其激进性、极端性保持警惕,又要充分运用民族主义同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敌对势力作斗争。要深知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扮演者重要角色,要努力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身体力行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肖滨:《民族主义的三种导向——从吉登斯民族主义的论述出发》,《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极端化思潮民族主义
浅析民族主义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试论上世纪我国的音乐思潮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观察家)
当今哪两股思潮特别值得警惕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浅议风城油田“去极端化”工作分析与对策
巧用极端化求解取值范围问题举隅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
船山学复苏与戊戌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