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在小学语文课前学情分析中的应用

2019-01-14 02:28张思敏
师道·教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原著学情终端

张思敏

随着科技迅速的发展,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等新型电子设备开始走入课堂。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利用电子书包、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而在小学语文学情分析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是有差异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题,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由此可见,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因此,精读和略读的课前学情分析也要有不同的策略。

一、移动终端在精读课文学情分析中的应用

精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学生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都有赖于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通过一篇精读课文,要让学生习得什么能力,获得什么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楚知道学生的已知、未知和需知。那么,精读课文的课前学情分析也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中,学生已知的是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得知人物形象。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刘备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特点以及诸葛亮具有的神秘色彩,教师可以通过晓黑板中的“晓调查”功能,了解班上有多少学生已经读过《三国演义》原著。并通过“晓讨论”功能设置问题讨论,了解读过原著的学生到底读懂了多少,由此来决定是否需要引领学生读原著中刘备等人前两次摆放隆重的经历去了解其人、其境。如果学生多数已读过原著,并且对原著内容理解较深,则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中提问回顾即可。若调查后得知学生多数没读过原著,那么需要教师提前布置或者带领学生当堂阅读。随后,再出示原著中“第三次拜访”但被编者删除的内容,引领学生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更全面深入感知原著的表达方式,从精彩的环境描写、细致的人物刻画以及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形象。这样由篇到本,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移动终端在略读课文学情分析中的应用

略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略读是阅读方法的运用”,因此,在精讀课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方法渗透,在略读课文中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就要放手让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略读方法,学会略读。

《我最好的教师》是六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课前,教师在晓黑板上布置好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预习时梳理略读要求: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为什么说怀特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

学生预习后在晓黑板上简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教师上课前在晓黑板中浏览学生的答案。

针对问题一,看学生是否能抓住关键词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法概括文章大意。若学生未能达标,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概括内容所用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针对问题二,由学生的答案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否读懂文章,是否理解怀特森先生让作者和同学们都得零分的良苦用心。若学生未能理解,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怀特森先生算哪门子教师”进行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总结的方法,联系上下文以及生活实际,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在书中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由此充分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理解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三、依托移动终端,建构资源共享的鉴赏课堂

移动终端给小学语文学情分析带来的最大变化,就在于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和共享性。传统的学情分析,依托的是教师对学生固有的认知,以及通过学生回家预习,教师进行课堂提问和课前的个别谈话等分析学情。其分析数据不够科学,且分析过程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

依托移动终端,学生可以把预习过程中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录音或视频上传,也可以上传、查找与课文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这对于在信息化时代有效提升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所有学生的预习过程和结果都变成“可视化”,便于教师监控和检查以及形成更科学的学情分析数据,更重要的是所有学生的预习成果都变成了其他学生的共享资源,课前和课后学生都可以相互浏览并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简单的点赞、评星,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评论,这就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差异化的审美与鉴赏要求,课堂上教师可以有针对地追问评价的理由,通过交流与分享,有效促进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原著学情终端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拔牙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