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历史非选择解题的过程,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2019-01-14 02:28蒋频
师道·教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公有制经济体制答题

蒋频

高三文科考生在5月底已完成第二轮复习,初步形成了历史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对各个历史知识点都有了比较熟悉的了解或掌握。但学生比较困惑的是,经过几次大型的模拟考试后,成绩仍没有提高,或者偶有一次提高,其他几次考试成绩仍不理想。这个困惑,从3月初的大型模拟考试开始就一直存在了。有人说,历史考试机遇性强,要想稳定拿高分比较难。笔者认为,想稳定拿高分的确比较难,但也有办法,那就是加强非选择题的解题训练,规范非选择题的解题过程。

一、前提

建构好历史知识体系框架,没有这个前提来做训练就成了无源之水。这个训练侧重于解题思路的理顺,在于想。它不像平时的练习,平时的练习主要是本章节的内容,涉及面和考察的知识面都比较窄。选择用来训练的非选择题应该是模拟考试题,其深度和信度要比较高,接近高考题。所以要形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才能进行这个训练。没有形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也不可能拿到高分。

二、选题

选择近两年全国各地市的模拟考试题中非选择题若干。这种题由于是模拟考试题,出题老师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推敲,知识面广、逻辑严密,它的信度比较高,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机率比较低;由于是几位老师,甚至是当地权威老师出的题,瞄准着高考的趋势和方向,它的效度比较好。这些题比复习资料上的题要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规范解题过程

先请看下列例题及其部分答案:

建国初期到现在,中国工业结构的内容发生了几次变化?每次变化的原因、主要内容、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得出经济建设的教训是什么?

第一个考生的部分答案:

Ⅰ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Ⅱ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b.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Ⅲ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Ⅳ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第二个考生的部分答案:

变化: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再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党中央在认清国情和总结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第三个考生的部分答案:

从50到90年代,我国的工业结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经营转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党中央在认清国情和总结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你能发现这三个考生在答题时存在哪些缺陷,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你将如何评分,他们的得分会高吗?

笔者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因不注意答题格式而失分,实在是可惜。

存在的失分现象有少答(少答题点了);漏答(少题);答非所问(答案似是而非,或阅卷老师认为非本题答案);卷面不整洁;思维跳跃,逻辑不强、条理不清;层次不明等。

这些失分现象,有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少答、漏答、答非所问、卷面不整洁、条理不清、层次不明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规范解题过程。

1.將答题的限定条件、中心词语找出来。如上题。这个题目的限定条件和中心词语是什么,在答题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注意时间的限定“建国初期到现在”,就会天马行空,离题万里;如果不注意中心内容“中国工业结构”的“几次变化”“变化原因、主要内容和结果”,那么就无从作答,答非所问。在找出限定条件和中心内容以后,考生可以在草稿纸上逐一列举出来,形成答题大纲和最基本的格式。如上题,其大致可以分为:其变化在1956年、1978年和1992年;答题最基本的格式是“变化的原因是:”“变化的主要内容是:”“变化带来的结果是:”。

找出了限定条件和中心词语,列出了答题大纲,就使我们注意到了路上的陷阱,走上了解题的正确道路。

2.正确理解中心词语。中心词语既可能是一个历史概念,也可能是一个历史名词。对中心词语的理解,先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再结合所学知识科学、全面的理解。如“中国工业结构”这个中心词语,字面的理解是“工业的结构”,是国家的工业结构,而不是某一个企业的结构。所谓“结构”是指构成,这个“构成”既有组成的意思,又有所有制构成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这里的“结构”应该是所有制构成。工业结构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问题。工业结构的变化就是工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的分配和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等。这些内容从建国初期到现在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部分考生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的变化是能够理解的,但对“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如果仅仅局限于“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那么我们就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实际上,它还包含着国家的管理制度。在教材中没有特别提到“中国工业结构”这个概念,但对工业的所有制和管理有多次阐述,而“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工业的所有制和管理问题,所以,在答题前,我们可以明确“中国工业结构”就是指“工业的所有制和对工业的管理”,即经济体制问题。

正确理解了中心词语就使我们找到了解题的金钥匙。正确理解中心词语实际上是对所学知识概念的归纳、总结与提升。

3.有几问,逐问回答。理解了中心词语,是解题的关键,但如果不逐一回答,也往往失分。很多学生常常见题目容易或难时,心里就往往不能平静下来,题目容易时“漫卷诗书喜若狂”一挥而就,题目较难时“乌云压城”愁眉紧锁。实际上,在高考试卷中,再难或再容易都会有一定选拔性的,不可能难到绝大部分同学不会做,不能得分,也不可能容易到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得满分。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逐问回答,将整个问题肢解成很多的小问题,再对每个问题逐一分析,逐一回答出来。如上题,如果我们在回答“中国工业结构的内容发生了几次变化”时,是笼统的回答“三次”或“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再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濟。”都会失分。因为“三次”没有内容,而后者则少了1992年经济体制改变的内容。

逐问回答,使你的答题条理清楚,避免少答、漏答。

4.关联性的回答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部分学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虽然很多学生知道在回答问题时要分点回答,要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但是回答的问题与题目之间往往“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或“模拟两可”,这主要是没有将题目与答案的关联性搞清楚。所谓关联性是指答案与题目之间有因果关系,有逻辑推理的关系。而学生不懂或不注意,就不断地堆砌答案,想着总有一些答案是对的。这个靠蒙的办法,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提高不了成绩,体现不了潜能,在选拔性考试中就失去了机会。有的老师也是这么告诉学生去做的,这对学生来说是危害巨大的。要想学生形成关联性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将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讲清楚,另一方面还要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讲清楚,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训练,形成体系化的知识结构。

5.先在草稿上列出答题大纲。部分考生很不注意卷面的整洁,有时甚至使阅卷老师无法将试卷看完,结果只会使学生的分数大打折扣。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不仅要求卷面整洁,还要求字迹工整,书法漂亮。现在虽然不讲究书法了,但字迹工整和卷面的整洁却多少反映了考生的素质和培养潜能。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将整个答案写在草稿上,而是列出答题的大纲,做到心中有数。

6.注意答题格式。不注意答题格式而失分,在阅卷时经常出现,有时是将整个题目的分失去。如上题的第二、三个考生。如果行文按“每次变化的内容、变化的原因和结果”顺序进行,这样可以条理清楚,体现考生素质。

7.注意中国人的分点序号习惯,标点准确。很多考生没有注意这个细节,在回答问题时,喜欢自己独创一些分点序号,如Ⅰ、Ⅱ等。有的考生则不管每点内容之间的关系(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等),用同一序号一直写下去,结果造成意思的歧义,如第一个考生。有的考生不注意标点,一逗到底,也造成意思的歧义。正确的格式如第六点所述的参考答案。

赢在细节,注重细节使你少失分,细节体现素质。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公有制经济体制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