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源变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适应性发展思考

2019-01-14 02:28刘远霞
师道·教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孩子

刘远霞

一、相信学校教育的价值所在,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

刚接手时候,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学习自觉性特别差,作业经常有大面积欠交,完成质量也特别糟糕。这种情况下,光靠老师在学校的跟进起不到太大效果,急需家长的配合。在跟该班家长交流这个话题时,发现很多家长都对督促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持反对意见。有些家长认为该教育孩子自己写作业,不要陪着写,不要帮孩子检查作业,不要督促,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性,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就得自己做。

其实如果家长懂青少年心理学和逻辑学,就会发现上面的想法是愿望,但不是具体可执行的措施,家长们的困境不在于不懂这些道理,而在于孩子做不到。现实的压力让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着强烈的迫切感,与家长的迫切不匹配的是教育的效果,并不是不应该好好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而是没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这种习惯,人们往往高估了教育的效果,而忽视了天性在孩子内心所占据的压倒性地位。因此在家长会上,我给家长作了很详细的指导,从心理学、逻辑学、家长陪伴孩子学习的价值、过往学生的案例等多角度给家长分析为什么这部分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督促。最后给家长朗读了下面这段知名媒体人杨樾关于这个问题的现身说法:

倘若你没有很幸运的生一个自觉热爱学习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你就要在陪伴中督促、培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可能十年八年才能建立起来,但是为人父母就是要拉着孩子往前走。以我自己为例,我在上大学之前的十几年都不爱学习,我父母还都是教授和学霸,但我就是到了大学才开窍,突然变得特别爱学习。我只能说我爸妈运气实在不好,但我也很庆幸他们没有放弃我,生拉硬拽的带着我往前走,如果他们放弃了对我督促,我连个烂大学都上不了,也就没有机会开窍变成个爱学习的人了。倘若你有幸养了一个特别不自觉的孩子,你还学着人家彻底放手,那么你有50%的可能让孩子成了个自觉学习的人,但是还有50%的可能是这孩子彻底废了,你愿意这样赌吗?输得起吗?

家长听得极其认真,会后很多家长都对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我帮助他们解答了多年的困惑,让他们真正明白了自己在育儿道路上不应跟风走极端。类似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还有很多,每一次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成功指导,都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专业教育者的价值所在。

二、正视学困生存在的意义,用专业精神帮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

第一: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努力做到为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如果孩子是一粒种子,教育要做的就是提供一片适合孩子们成长的土地,进而给孩子们成长的动力。我是从内心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但每个人的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不能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去培养学生。因此我告诉孩子们我的评价标准是“不比成绩比态度,不比名次比进幅。对每个同学我都有期待,对不同的同学我有不同的要求”。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方法就是给每一个学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是力求拓宽评价的标准,尽量让每个孩子动起来。例如像一个简单的课本剧表演,我会事先给孩子们下发下图的分工表,让每个孩子挑选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评价等级。

这种引导就是追求把孩子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孩子的创造力激发出来,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孩子的发展潜力挖掘出来。

第二:尊重学生在其成长中的主体性地位,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

著名的教授孙绍振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其内在的结构,从表层到深层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即使外部条件有了某些改变,例如父母的责备、老师的鼓励等等,人物的心理在表征上也可能作出一些调节,例如痛下决心、用功读书之类,但是其深层超稳定的,表层的一般调节不会影响到深层的稳定,尽管表层的调节尽管是真诚的,但不用多久就会被深层结构的反调节所消解”。因为孩子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反调节能力,真正想改变孩子还是要充分尊重孩子在成长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体验以及体验基础上的感悟交流、认知升华、确认内化、体悟践行。

三、不断改进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情况

1.放慢教学脚步,给课堂瘦身减肥

因为学生“带不动”,我曾经一度很厌倦上课,总觉得学生基础薄弱,阅读面窄,思维无广度、深度,让我精心备课准备的材料无从发挥。直到有天我读到特级老师王君的一段话“语文学科工具性特征在前,人文性特征在后;掌握语言第一,获得思想教化、情感熏陶、美学影响第二;先给学生一个田园,再给学生一个花园;把技术做好,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这番精彩的论述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决定放慢脚步,给我的课堂瘦身减肥。

给课堂瘦身,意味着我要全精简教学目标,凝练教学线条、整合教学板块,减慢教学节奏,给学生更多时间思考、训练,这对教学已经形成一定风格的我来说并不容易。太重视人文性,课堂固然易“浮”;太重视工具性训练,课堂又易“闷”。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磨合,我找到了一个比较取巧的方式,那就是在备课时多下功夫,先找特级老师的教学案例精心研究(因为他们的设计往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能让课堂高效推进),整合适合自己的教情、学情的设计,收到良好效果。

2.关注“课堂上的观光者”,通过“倾听”和“柔软”让学生呈现真实的学习状态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曾经提出过“课堂观光者“的概念,他将对学习的内容缺少兴趣,掌握不了学习的方法,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但为了避免教师的惩罚,会“假装学习”的学生称为“课党观光者”。在我们的学生中,也有大批“课堂观光者”,他们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尊重纪律,比如坐姿非常端正、与教师高度配合、紧跟教师的步调、不对老师的教学进度造成任何干扰。这让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顺利,对学生的表现也比较满意,教学进度越来越快。但到了“考试”阶段,“虚假学习”的学生成绩就会暴露出来,因此,关注这些“课堂上的观光者”对教学成绩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课堂观光者”也是学困生的一种类类型,学困生共同的死循环是:投入学习——遇到困难——发求救信号——无回应——未能完成学习任务——受到负面评价——失去兴趣——直至放弃。

“学困生”的成因模型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要打破这个“学困生的死循环”,避免孩子成为“课堂观光者”,老师就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让课堂处于一种安全润泽的氛围之中,让学生降低紧张焦虑的心态,呈现一种真实自然的学习狀态。我借鉴了心理咨询的常用技巧,在“倾听”和“柔软”上下功夫。

所谓“倾听”与“柔软”,就是用柔软的身体姿态,去接近学生。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周要都要每个学生在堂上发言达两次以上。在课堂上,我会首先倾听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探究兴趣所在;其次要倾听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和“认知冲突”,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再次倾听学生的观点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并将这些观点串联起来。而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面带微笑,直视学生,走进学生群中。当学生回答精彩处,我会与他击掌;遇到困难时,我会轻拍肩膀以示鼓励。类似这些举动,很好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课堂观光生”慢慢地也能进入了深度学习状态中。

3.拒绝教学目标低幼化,用阅读带领学生走进广阔世界

对了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我平时很注重对他们的阅读引导,而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基本上对他们的阅读没要求,只要求他们不停巩固双基。但结果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很艰难才能取得一点进步,即使进步了,他们的智力其实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多大的提高。

因此我调整个教学的方向,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单篇阅读的同时,在群文阅读和全书阅读方面作了很多探索。以七年级下册为例,我给学生整编了《那些文人的得意、失意与诗意》《科幻小说发展史》等群文阅读材料,带领学生读完了《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肖申克的救赎》《超新星纪元》等书籍,收获了累累惊喜。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模式,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在这种有益的刺激,取得飞跃式的进步。并且还促成了孩子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的得分情况日益理想,所以如何用阅读带领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是我未来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