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宇红
【案例】
我刚接手了一个三(2)班,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好不容易集中了一会儿,就开始神游去了。下课倒是生龙活虎的满校园转悠,不到打铃他还不回来。作业呢?老师一走,他就只顾着玩,忘做了,等老师站到他跟前,他才干着急。语文老师催语文作业,数学老师催练习册,英语老师催抄写本,忙得他是不亦乐乎。还有些孩子,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的,今天忘了带语文书,明天忘带作业本,脖子上的红领巾更是常常不翼而飞……
【反思与做法】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我们的有些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责任意识。而责任感强的孩子,不仅学习认真、自觉,而且行为自觉,勇于承担任务。如何来改变班级的现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摸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明确要求,从细微处抓起
要求明确,学生才有行动的依据和准则。首先我要求每个孩子要自觉完成作业。我对学生说作为一名学生,则应每天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是理所当然的事,是一名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作业是为自己做的,不是为老师,也不是为父母做的,应自觉完成。不要老师、家长催的时候才做,从小没有自觉性的孩子将来是干不成大事的。经过教育,有的孩子还是较听话,有进步,但有的孩子还是拖拉作业。怎么办呢,作为班主任,只能耐心地反复督促,潜移默化地去改变他们。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承担责任
虽然我面对的只是三年级的孩子,但为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同样可以让他们承担管理班级的责任。我首先告诉他们,从开学第一天起,你就是三(2)班的一员,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班级。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为班级尽一份责任。我给每个学生明确分工,如值日工作分配到个人,谁扫第一排,谁拖地,谁擦窗,谁擦门,谁关灯等等,责任到个人,作为三(2)班的学生,人人应为班级出力。这些活动虽然很不起眼,但却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其次是培养干部,让班队干部管到位,层层负责。我觉得培养干部其实就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他们不但要对自己有责任感,也要养成对别人的责任感。因此,我在班上设立了四位班长,勤学、纪律、卫生、礼仪各管一样。又设立了各科的課代表,每个干部分管到位。有了这么多的小干部,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分内的事,管理班级我就可以得心应手了。例如我班中有一位管礼仪的班长,她每天一早来到学校,一个一个地检查学生佩戴红领巾的情况。如果哪位学生没戴,她就为他四处借。她还有一个储藏箱,里面准备着她自己多余的红领巾,以及平时同学丢的、捡的红领巾,以备同学借用。她的工作真细致呀,作为老师的我,可能也没她想得周到。
三、严爱得当,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让学生勇于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曾在班会课上给学生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一家玩具店里:有一天,商店里的营业员被一位30多岁的母亲叫住了,她对营业员说:“对不起,你能听一下这个孩子的话吗?”这位母亲的身后,有一个小男孩紧张地站着,嘴紧闭着,眼睛看着地下。“快,营业员阿姨很忙。”母亲严肃地对男孩说。营业员诧异地望着这对母子,后来她才发现,那个小男孩的手里握着一个当时很受欢迎的玩具。“怎么了,你说啊?”母亲急得哭了,小男孩也上气不接下气地哭起来,手不自然地伸开,向营业员递上玩具,说出了可能左右他今后一生的那句话:“我没想拿的,对不起。”那位母亲听到了才松了一口气。当时,营业员深深地为这位母亲处理孩子过失行为的方法而感动。
听了故事,同学们被深深地震撼了。我趁机让学生明白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明白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教育的严格。我对学生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时应无微不至,但该批评是也来不得半点马虎。作为孩子,应从小树立责任心,如果做错了,就该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只有承担了责任,孩子才会从中吸取教训,明白道理,正确地走好人生之路。
【感悟】
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建立在责任心上。要督促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做教师的首先应有责任心。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也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我想,只要我常抓不懈,我班学生的行为习惯会越来越好,责任感也会逐渐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