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脱贫攻坚

2019-01-14 16:58王荣军江苏省宿迁市扶贫办
江苏农村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低收入残疾人全市

马 良 王荣军/江苏省宿迁市扶贫办

宿迁是江苏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紧紧围绕“确保到2020年,全市实现所有低收入人口年均收入6000元和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18万元脱贫标准,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区面貌显著改善”的目标,坚持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产业、就业、电商、金融扶贫方式,建立健全病、残、学、灾、老“五位一体”支出型贫困制度保障体系,全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十三五”以来,已有28.59万低收入人口、10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达标,脱贫率分别达到45.3%和55.3%。2019年,宿迁市将再实现13.8万有劳动能力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新型精准扶贫责任体系。一是健全四级组织网络。明确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每个乡镇均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个乡镇配备1名扶贫专干,另配工作人员2-3人,每个涉农村居设立1名扶贫专员,形成市、县、乡、村同抓共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三项联动督查体系。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年终目标考核和第三方评估考核相结合综合考核督查体系。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周访、月查、季报”制度,每周播出一档“挂村包户”暗访报道,每月形成一期督查通报,在市级媒体上公开刊登,每季度召开一次机关企事业单位“挂村包户”汇报会;在全国首创“述扶”制度,每年底,所有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对一年来扶贫实绩进行述职,对没有扶贫工作实绩或扶贫工作实绩未达要求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使用,已累计对8批次159名拟提拔使用的市管干部进行了扶贫实绩认定。三是突出双线目标考核。既考核达标线,又考核保底线,确保每年一定数量的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顺利脱贫,剩余贫困对象稳步增收。四是建立一套监管平台。在全市建立以“三层、四库、两端”(即公众层、管理层、监督层,扶贫对象数据库、扶贫资金数据库、扶贫项目数据库、扶贫力量数据库,电脑PC端、手机APP客户端)为核心的“阳光扶贫”监管平台,归集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汇总录入系统,加强资金拨付、项目编报实施、资金收益分红等各个阶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大数据、信息化管理。

创新扶贫方式,不断拓展增收路径。一是结构调整促增收。紧紧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契机,引导广大低收入农户通过直接参与、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订单购销、服务合作等形式,促进低收入农户共享农业结构调整成果。启动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规模基地136个,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07.6万亩,成立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505个,直接带动3.1万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先后举办农业招商活动10余场次,全市新增农业重大项目206个、开工132个。二是电商扶贫促增收。完善“一村一品一店”“支部+电商”等电商扶贫模式,全市累计有近6000名低收入农户成为网店“店主”,26万低收入人口在电商发展中受益。2017年11月,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宿迁举办。三是创业就业促增收。大力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盘活老旧村部等村集体物业资产招引项目,引进来料加工、来样定做、来件装配和农副产品加工“三来一加”项目,吸纳低收入农户就近就地就业。累计实施“家门口就业”项目989个,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5.2万人,人均年增收1.2万元。四是资产收益促增收。在江苏省率先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各类帮扶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确权登记,明确资产收益权归属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按照资金来源和性质进行折股量化,“股权”分别由村和农户持有,通过持股获取稳定的收益分红。截至目前,全市发放扶贫分红资金4260万元。五是深化金融精准扶贫。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出台加快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意见,全市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2.1万笔、金额36亿元;2016-2017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1.13亿元,受益低收入农户14.3万户。

创新政策保障,有效缓解支出型贫困。一是健康扶贫实现全体系。建立低收入农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大病补充保险四道“防线”,对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补偿后的剩余合规医疗费用,进行再次补偿,再次补偿时的报销比例高达85%,且上不封顶,合规费用总报销比例约在95%左右,截至目前,大病补充保险共惠及低收入农户3.7万人次,累计减少医疗支出6600万元。落实医疗救治、慢性病救助、“先诊疗后付费”和医生签约四项保障,20种大病专项救治政策已让3300人次受益;在省内率先出台慢性病救助试点办法,救助病种扩大到19种,报销比例、报销限额较其他人群提高5%,住院报销起付线降低10%;“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扩大至全市所有一级以上医院,对低收入人口在村居就诊的个人付费部分及转诊挂号自付费用实行减免优惠;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常住低收入人口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出台政策,对低收入农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贴。二是扶贫助学实现全覆盖。拓展补充国家和省有关低收入农户子女扶贫助学政策,通过社会帮扶和财政兜底相结合,实现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公办和民办、市内市外、就学就业四个全覆盖。截至目前,已资助低收入农户子女33.56万人次,资助金额超过4.08亿元。连续三年开展“群”众扶贫助学活动,打造公益助学品牌,共募集5684万元助学资金,资助低收入家庭大一新生8854人次。针对3万多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开展师生“1+1”“1+N”“N+1”全方位关爱工程。三是残疾人照护实现全天候。2017年以来,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合计1.5亿元,受益低收入残疾人2.6万人次。全面启动“残疾人之家”建设,对低收入家庭轻度残疾人进入“残疾人之家”享受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职业康复、文化教育等服务,每人每月补贴200元~1000元,对经认定符合托养条件的提供寄宿制集中托养服务。目前已建成“残疾人之家”101个,完成残疾人托养2000多人次。四是因灾保险实现全方位。市及各县区先后为低收入人口购买意外伤害致残、意外事故死亡、家庭财产损失等商业保险。对构成残疾的,按照伤残等级给予3000元-3万元理赔;意外事故死亡的给予3万元理赔;房屋等家庭财产损失的最高可按15万元理赔,累计已赔付630例、381万元。

创新脱贫路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一是推进片区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科学编制三大片区“十三五”整体帮扶规划。今年,三大片区共编制整体帮扶项目264个,计划投资额32.49亿元。二是开展三大片区“四比四看”竞赛活动。即在片区之间、片区内乡镇之间、市县直帮扶单位之间比策应扶持、看政策争取和资金投入;比项目建设、看项目质态和推进速度;比减贫成效、看脱贫进度和收入增幅;比改革创新、看扶贫政策和机制建设。目的是通过竞赛活动,推动三大片区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特色主导产业稳步发展,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三是开展土地节余指标转让和城乡统筹示范试点。争取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扶贫办批准宿迁市开展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转让使用试点。累计开展节余指标省域内转让9617亩,总成交价67.1亿元,3.9万低收入农户从中受益。四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区域供水通村率从2014年的不足40%提高至100%,达户率从不足30%提高到92.5%。2017年底,全市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65.6%,国省公路优等路率85%,县乡村公路优良路率75%,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100%。2016年以来,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9万户,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低收入残疾人全市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娶低收入老婆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我骄傲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发布穷人CPI是正视低收入阶层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