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 富小平
社会发展到今天,写作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意义非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悟性及理解能力,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优化人的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展示自我,给人美的享受等等。可以说,写作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能力之一。可是近年,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没能加强,倒是不断弱化、淡化,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减弱与退化。相当多的中学生,谈作文色变,畏惧作文,抵触作文,敷衍作文,拼凑作文,或言不由衷,扭扭捏捏,矫揉造作,或语言枯燥,辞不达意,语而无序,没有重点……情况之糟,触目惊心。如何改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一个现实问题。我认为,做好以下工作,或许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
因为各种原因,当下的大多数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性,如独来独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怯懦任性等,缺少与人相处的合作精神,缺少与人努力的共享精神,缺少坚持奋斗的努力精神……这些弱点映射到作文写作中,便产生了许多写作惰性,严重改变着学生的人生态度与认知,严重阻碍着学生作文活动的潜力与热情,严重制约着学生作文写作的质量与效率,是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从学生的思想改变入手,重建、重构学生的积极思想品质与毅力,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从学生的思想品质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尽力改善、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尽力培养他们想生活,能生活,善生活的能力与品质,通过交往谈心,一起面对,同心努力,分享成果等,打开学生的心结,将善意和关心直达学生心扉,感动学生,激发改变欲望,激励学生与大人、与老师、与同学共同面对困难与问题,以克服困难和积极进取为享受、为目标,主动持续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作文写作与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与资料。
越是写不好,就越是得不到写作带来的乐趣;越是没有乐趣,就越是没有精神去从事写作——这样的恶性循环存在在大多数写作能力薄弱的学生身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有畏难情绪,写作将变成漫长的人生煎熬,写作也将毫无兴趣和益处。此时,我们不妨先将写作摆在一旁,专心致志地去探究学生畏惧的根源。找准学生畏难的根本,对症下药,化解消极情绪,克服畏难心理。打开学生的心结后,我们不妨改写作文为说作文或谈作文,帮助学生获取生活素材,确定主题,整理并选取作文材料,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形式把想说却说不明白的话讲出来,激发欲望,并培养学生喜欢,善于和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水平,为书面写作筑就基础。在这里,打开心结是第一步,激发沟通欲望是第二步,协助表达是第三步。教师必须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努力取得学生完全的彻底的信赖,争取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与你共同奋斗的状态。
作文写作前的辅导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害怕作文,作文能力不足,作文信心欠缺的同学。我们不妨把作文前期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更细致一些。我们不妨为作文专门准备一次大家感兴趣的活动,比如体育比赛、春游、参观访问、集体探究……动员大家共同努力,尽可能地提升活动的质量和价值。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交流活动的心得体会,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引导学生做口头表述实践,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日后的作文写作开思路,聚材料,提中心,找形式。
不要一开始便追求高上大的作文教学目标,而应把作文活动分成合理的几个阶段,制定作文能力发展的战略,逐步实现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从小处着手,如积累生活经验,培养积极情感与认识,听一会,说两句,写一段……循序渐进地激励、引导学生进步,不要一开始高高在上地审视学生,拿高标准来吓唬和消减学生的作文兴趣。
我们必须承认,作文对于还未成年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既然是难题,就不容教师做高高在上的命令者、评判者、指点者。教师必须放下身段,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察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作文绝不是我们的笑料,也绝不是大人批评处罚的“罪证”,我们必须保护学生那点孱弱得可怜的自尊自信,激励他们不断奋斗努力,不断改变现状,不断获取成功快感与经验,不断夯实写作欲望与愿望,而不是相反。即使一时半会你还不能找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也应为学生的写作勇气与精神鼓掌喝彩,为学生的坚持与努力鼓掌喝彩。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写作会慢慢变成学生每日的生活必需品,学生会永远地爱上写作,并自愿地为写作流汗流泪留时间留精力。
总之,写作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沟通交流手段,是心与心说话的物质载体,是总结昨天,规划今天,展望明天的重要措施,是为了将我们的心声传得更远,传得更长的桥梁,是人类高级精神支配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建设,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与奋斗,有赖于主观客观两个因素的协力配合,有赖于生命个体不断地前行,吸收与贡献,单独地割裂地看问题是没有道理的,是没有成效的。因此,改变、重塑、确立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应当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大家做起,让我们为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能驾驭新生活,创造新生活,享受新生活的高级生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