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仪式感培养学生的德行,就是让学生在某种具体的仪式活动中体会仪式活动所蕴含的行为规范、理性精神和道德情感,并把这一规范、精神、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生要养成良好习惯,就必须明确养成习惯的表现、要求是什么,否则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水中月镜中花。《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仪式感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直接传授关于仪式感的知识,或借助教材对相关仪式感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增强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道德认知,并为习惯的养成奠定思想基础。
笔者研读《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后,发现其中很多内容蕴含着仪式感方面的知识,比如拜师礼、感谢师恩礼、感谢父母礼等。为了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教学目标,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笔者尝试对教材中关于仪式感的知识进行总结和适度拓展,并借此丰富小学生的仪式知识,增强学生对仪式感的认同。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三上《走近我们的老师》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根据师生交往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师生交往的“礼仪三字经”:见师长,要行礼;用尊称,勤问好;路遇师,要让路;与师谈,要谦恭。这让学生明白了与老师交往的基本仪式,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日常言行。在统编《道德与法治》三上《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的学习中,笔者拓展了“家庭礼仪三字经”:对父母,要称您;晨和晚,要问安;学自理,助父母;亲有疾,侍身旁。这能让学生的家庭氛围更加融洽。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复一日地逐步培养,如此学生方能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学校中的某些教学行为就具有仪式的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借助常态化的教学,抓住细节,强化学生的仪式感行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学习行为并不重视,他们普遍认为态度上认真学习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讲究学习行为的规范性,于是就出现“起立无精打采、坐得歪七扭八、回答低声细语”等不良学习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上课的心情,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为此,笔者教给学生学习的仪式程序,比如:起立要做到立正、目视教师,并对教师行鞠躬礼,喊“老师好”;回答问题时先举右手,经教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读、写坐姿应规范、科学;不私下说话,不做小动作等等。笔者认为,坚持这种学习的仪式行为,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能表达对教师的尊重。
小学生年龄小,更喜欢游戏式、活动式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创设蕴含仪式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情景模拟与活动体验中感受仪式形式,在亲身体验中激发学生对仪式感、道德习惯的认同,从而促使良好习惯的自觉养成。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三上《做学习的主人》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有教师设计了一个与学习相关的具有仪式感的教学活动——开笔礼,学生穿着传统礼服”(用校服改造而成的),在众多教师和家长(学生扮演)的见证中,通过正衣冠、点朱砂开智、击鼓鸣志、开笔学字、诵读经典等活动,直观感受学习这件事的庄重与神圣。这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善不良学习行为。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教,并不是真的不教,而是在于启发、诱导,使学生举一反三,而这需要多给学生实践和运用的机会。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不能仅在课堂中进行仪式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而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度拓展,把学校中的各种德育活动和社会上的实践活动当作仪式感培养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巩固和增强学生对仪式感的体悟,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得以养成和保持。当下,不少学校会在楼道、楼梯口等位置设置“礼仪”岗位,让学生担任师生上下楼梯的“引导者”,这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了增强学生承担礼仪角色时的责任感,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礼仪活动中去,有学校在升旗仪式中融入了“礼仪”岗位的交接仪式:上周的礼仪人员在庄严的音乐声中登上国旗台,把鲜红的礼仪绶带郑重地交给本周的礼仪人员,并面向国旗庄严宣誓。在肃穆庄严的礼仪交接仪式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强了。
仪式感是促成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抓手。教师可以借助仪式感,引导学生走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道路上,且行且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