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金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五科 (辽宁 沈阳 11004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和浅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实施CT与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取的59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是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9月接收,所有患者均需实施CT与MRI检查,回顾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和检出率。结果:MRI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且两种检查在病灶直径<5mm检出率对比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不同位置病灶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比CT检查高,有助于提升脑梗死的检出率,准确诊断出不同直径的病灶位置。
腔隙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较常见的一种脑梗死类型疾病,主要是因脑内小动脉和穿支动脉痉挛、狭窄而引发的梗死病灶,具有发病率高、多发性等特点,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运动、语言或感觉障碍等,因此需要通过早期临床检查和诊断,以此有效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而CT检查和MRI检查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常用的两种诊断方法,在早期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挑选59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研究其实施CT与MRI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59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CT与MRI检查。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56.4±2.7)岁;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38例;临床症状:面瘫12例、语言障碍7例、嗜睡4例、感觉障碍13例、呕吐3例、20例头晕头痛。纳入标准:患者NIHSS评分均≤3分;所有患者病情诊断符合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标准。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精神系统异常者;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大面积脑梗死者;家族存在神经疾病史者,伴随恶性肿瘤疾病者。59例患者在脑梗死面积、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CT检查: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常规横轴平扫,扫描线平行于眦耳线,从患者颅顶部扫描到枕骨大孔,扫描参数设置:层厚为5mm,球管电流为300~450mAs,球管电压为120kV,薄层层厚1~2.5mm,螺距为2.0,层间距5mm,矩阵设置在512×512,窗位40,窗宽85,严格按照连续逐层扫描的方式进行,另外需要重新设置CT参数,层厚为0.625mm、层间距为0.5mm,对患者实行多平面增强扫描,观察患者病灶位置、直径、数量和周围组织等。
MRI检查:采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进行常规轴位扫描,扫描序列:AXT1WI、T2WI、T2FLAIR、DWI和SAGT1WI,矩阵为512×512,层间距1mm,层厚5mm,采用头线圈进行常规平扫,借助扫描ADC图像观察患者病灶直径和位置等,分析患者扩散加权成像序列中的病灶弥散受限状况[2]。
由两名及以上的专业临床医生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和影像学图像,脑梗死病灶直径分为≥5mm和<5mm等两种,病灶位置有丘脑、小脑、内囊、脑干、顶叶、基底节、额叶等,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不同直径病灶和不同
位置病灶的检出率。
把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和检出率均输入SPSS21.0软件分析,χ2检验用于检验计数资料,描述用%,描述定量资料用±s,检验行t检验,P<0.05为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CT总检出49(83.05%),其中病灶直径≥5mm者13例(22.03%),病灶直径<5mm者36例(61.02%),病灶直径为3.7~20.1mm,平均(12.9±1.9)mm,MRI总检出58例(98.31%),其中病灶直径≥5mm者23例(38.98%),病灶直径<5mm者35例(59.32%),病灶直径为1.7~18.2mm,平均(8.1±1.3)mm,从中可以看出,CT诊断病灶直径<5mm的检出率22.03%明显低于MRI诊断38.98%,且CT诊断总检出率83.05%明显低于MRI诊断98.31%(P<0.05)。
CT诊断出的49例患者,丘脑3例(6.12%)、小脑4例(8.16%)、内囊3例(6.12%)、脑干6例(12.25%)、顶叶7例(14.29%)、基底节12例(24.49%)、额叶14例(28.57%),而MRI诊断出的58例患者,丘脑4例(6.90%)、小脑6例(10.34%)、内囊4例(6.90%)、脑干7例(12.07%)、顶叶9例(15.52%)、基底节13例(22.41%)、额叶15例(25.86%),两种检查方法在上述7个部位的病灶检出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腔隙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较多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复发率、致残率和发病率均较高,是脑梗死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微小动脉缺血而引发的脑梗死,所以需要通过早期临床检查诊断,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近几年CT和MRI检查方法也得到不断完善,在临床上均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检出率83.05%明显低于MRI诊断98.31%,且CT诊断在病灶直径<5mm的检出率22.03%明显低于MRI诊断38.98%(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位置的病灶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从中可知,CT诊断小病灶的检出率比MRI诊断低,但是在不同位置的病灶检出率相差不多,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腔隙性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的,在该状况下,患者脑细胞代谢功能会发生异常、Na+-K+-ATP酶活动会降低,促使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提升,导致脑组织出现细胞性水肿,而MRI和CT检查可清晰诊断出患者脑缺血缺氧部位的水肿症状,CT检查得出的影像通常比健康脑组织密度低,再加上患者检查和发病时间存在差异,其病灶会出现不同变化,另外该检查方法对出现在小脑半球和脑干的脑梗死诊断敏感度比较低,因此对发生在该位置脑梗死的患者,通常需要在发病24h后才能检出,而MRI能有效弥补CT检查这一缺点,对间质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在患者脑梗死3h后即可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进行检查,且检查分辨率和影像清晰度均较高[3]。
总而言之,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提供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检查,不仅可以有效诊断出小直径的病灶及其位置,还能准确检出缺血和缺氧病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