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瑜璐
压力与适应教育是高中生缓解负面情绪、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一课。高中生普遍面临作业繁重、考试频繁、高考竞争激烈、父母和老师高期待等多种学业压力,为了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积极应对并有效处理,本节课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澄清压力源和压力应对方式,并给予方法指导,缓解学业压力与挫折事件带来的冲击。
A4 纸;笔;课堂作业单;叙事卡片;背景音乐。
教师:高中三年是我们人生旅途中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我想问问大家,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你希望与谁同行?
学生1:我想与好朋友同行,因为他学习成绩很好,是我的榜样。
学生2:我想与好运同行,因为我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教师:感谢大家的分享,不过老师今天带来的同行对象是——压力。大家是不是在想,我不要与压力同行!这节课咱们就来看看,与压力同行的路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希望在学习生活中与什么同行,在学生分享之后揭示主题,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自然导入本课主题。
1.压力的定义。
PPT 出示:压力指的是面对挑战、威胁,或所拥有的资源与要求有所差距时内在的感受。
2.主题活动:绘制我的压力圈。
教师:三年的高中旅途中要与压力同行,自然要先了解一下我们会遇到哪些压力,是大家昨天刚刚经历的月考,还是一个礼拜后随着高三的学长学姐步入高考考场,大家也将正式“上岗”成为一名高三学生?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在最近的学习生活中,与你同行的压力到底“长”什么样子,它为什么让你倍感压力。
学生分享交流。
学生1:目前让我压力最大的是等待月考成绩,如果考得不好,班主任和爸爸妈妈肯定要找我“谈话”了。
学生2:前段时间准备物理竞赛,那简直太痛苦了,每天刷题看书到深夜,我现在想起来心里都觉得压力山大。
教师:通过刚刚的分享,大家看清自己要面对的压力了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压力,在学习路上,你并不是面对压力的少数派。
设计意图:通过自省、分享帮助学生澄清当下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压力来源,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压力,需要面对压力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1.行为雕塑。
教师:在明确了自己要和怎样的压力同行之后,第二步就是澄清我们是如何与它相处的。
邀请一名学生扮演“压力”,其他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他们面对“压力”时的表现,并分享这个过程中的情绪感受。
学生1:肢体动作——走到离“压力”很远的角落,面对墙壁;情绪感受——害怕,选择忽视。
学生2:肢体动作——主动面对“压力”,观察、探索、尝试互动;情绪感受——有点紧张,但是也有点期待。
学生3:肢体动作——试探性地轻推一下“压力”,然后走开;情绪感受——害怕,但是必须要面对。
教师:刚刚有的同学选择假装看不见压力,有的同学积极应对但内心感到很紧张,有的感到害怕并被动反击。
设计意图:通过行为雕塑的方式将学生面对压力的日常状态定格,便于学生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情绪感受,引发对于自己与压力之间关系的思考。
2.心理小贴士。
教师:压力并不可怕,心理学家耶克斯与多德森研究后发现,我们的压力水平和学业表现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适度的压力感受可以带来最佳状态。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压力并不可怕,压力有适应意义。
教师:适度的压力对我们有帮助,可是过度的压力会让我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研究表明,书写和表达情绪可以有效减少压力,那我们就一起来叙说压力。
学生回想一个学业压力事件。每个小组领取一张叙事卡片,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学业压力故事回答卡片上的问题,并将答案记录在卡纸上。
小组1:我们组的卡片是“经历这些压力事件后,你观察到自己拥有了哪些内在和外在资源”。我们觉得父母、老师、同伴,甚至是陌生人都会成为我们面对压力的外在资源,而我们自己面对压力的勇气则是很有效的内在资源。
小组2:我们的问题是“经历了这些压力事件,你会以什么态度去面对,才能对得起自己”。我感觉幽默的态度很重要,其他成员则觉得一定要努力,这样不论结果如何都不遗憾。
小组3:我们组的卡片是“在你所经历的这些压力事件中,是什么让你有勇气面对困境或挑战”。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父母、对自己的信心、成功的信念。
小组4:我们组的问题是“经历这些困境压力之后,你对于自己的韧性有哪些新的看法”。我上学期没有考好,面对惨淡的分数挺难过的。但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后我努力调整学习状态。现在,我很感谢那次经历给我带来的教训。
教师:在压力面前每个人都拥有心理韧性。面对压力和难关,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优势、心理韧性;可以寻求外界的支持和帮助;还可以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做些调整和改变。
设计意图:首先,深化学生对“压力有适应意义”的理解;其次,让学生从以往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中发现自己拥有应对压力的能力;最后,让学生明白自己身上有可贵的品质——心理韧性。
教师:课后,请大家完成课堂作业单的最后部分,将自己与压力同行的成功经验书写下来,形成自己与压力同行的锦囊妙计。
设计意图:通过书写的方式将经验意识化,进一步发掘资源和行动力量,与压力同行。
个体解决问题、应对压力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形成了自己看待压力和应对压力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本节课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进行课堂设计,高二年级处于高中三年的中间阶段,要面对小高考,又要面临更现实的“准高三学生”的身份压力;他们身上既充满应对学业压力的资源,又有了解如何应对压力的需要。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业压力适应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应对压力的方法,提升缓解压力的能力。
本节课从三个环节层层深入,一是绘制压力圈澄清压力源,二是通过行为雕塑澄清个体压力应对方式,最后通过叙说压力应对故事唤醒成功经验。在课堂中,设置压力情境时从学生的过往学习中找对应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学生提升自信,找到的方法也更适合学生本人。
本教学设计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课堂设计有主线贯穿,层层递进。本设计紧扣“同行”这个标题,将课程分为三部分:认识与自己同行的压力是什么、澄清自己与压力同行的相处模式、叙述与压力同行的故事,让学生发现,与压力同行是有成长、资源和收获的。课程结构清晰,情感不断推进,是心理辅导课典型的模式之一。
注重生成式教学,以学生体验活动为主。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强烈,心理上的成人感表现为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对尊重、平等、被理解的强烈渴求,说教式的教育很难深入学生内心。本设计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进行宏大的道理灌输与说教,而是通过设置小组讨论、行为雕塑、叙事等活动唤醒学生的情感情绪,引导学生自我观照、自由表达。
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色彩充盈课堂。本节课的讨论对象是“压力”,但课堂设计并没有把压力视作洪水猛兽,而是在与压力的互动故事中发现压力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学生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压力,建立自信。
整节课紧扣教学目标,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有后续的课程,可以融入视听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生的压力资源部分多做一些分享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