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燕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工作与学习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等教学模式其实质都是“工学结合”。为什么职业教育要实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呢?因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企业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的期望是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进行大量实践,结合学习到的知识开展真实在岗实训、实习,以应用知识、获取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能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的共同指导,无疑会事半功倍。“工学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弥补教师企业经验不足的重要途径,更是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进行内涵建设的发展之本,但如何进行工学结合,充分发挥其效力,一直是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难点。本文对此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与读者分享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
工学结合落地与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的工学结合情况,看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中校企合作的深度;另一个主要体现在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上,看专业核心课程是否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设计及实施。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参与意愿不足,校企合作缺乏动力。
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必须有企业的支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受益很有限,所以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首先,政府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至今没有明确的诸如减税这样的相关政策出台;其次,职校学生实习都是大批量安排,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再次,职校学生能力有限,到企业实习产生效益有限,反而给企业带来了生产上的干扰,等等。这些都让企业对工学结合缺少积极性。
2.课程教育目标和企业需求不能完全对接。
目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般需要经过大量调研,对接核心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但是很多课程还是基于学科体系的设计思路,教学目标与企业的岗位要求对接困难,不容易界定清楚学生实习的要求。此外,学校的教学安排相对刚性,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则相对灵活,两者的对接不一定一致。在企业看来,学生来实习实践一会儿人满为患,一会儿门可罗雀,给生产经营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企业的工作管理和运营秩序。
3.专业不同、课程不同,进行工学结合的难度也不同。
目前制造业相关专业、旅游、连锁经营、酒店管理等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相对深入。这些专业对接的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量大,也能同时安排较多人数。但其他多数专业就不存在这种优势,如会计专业、外贸专业等。一个专业内不同课程开展工学结合的难度也不一,有些课程容易找到企业进行合作,比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有些基础原理课或者应用范围较窄的课程,开展工学结合就有困难。
1.师资团队的不足。
理想的工学结合是企业和学校一起制定实习要求,一起设计与课程对接的项目和训练,一起指导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职校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验,很难设计和企业岗位对接的项目,也很难指导学生的实习,更多是进行纪律上的管理;企业也缺少足够的专职人员来辅导实习学生,更难以结合课程目标融合企业实践进行具体指导。
2.实施评价的困难。
开展工学结合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但是如何评估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同样存在困难。在具体评估的时候,有可能学生所处企业的岗位只能完成课程要求的部分训练,不能完全检验这门课程学习的成效;也可能某些企业岗位涵盖多门课程的要求,具有综合性,无法区分评估。
3.相关保障措施不力。
应该制定怎样的政策去督促、激励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改革,该提供怎样的帮助,该如何评估课程开发的有效性……这些工作在大多数职业院校还停留在表面,因而教师普遍缺少改革的动力。他们既缺乏企业资源,也不愿意主动去联系对接企业,导致工学结合的课程实施难见实效。
工学结合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结合的目的是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课程的认识,同时与职业要求有机融合,进而获得一线经验、增强能力。但在重重困难之下,应该如何开发和实施好工学结合的课程呢?应先从理念上进行突破。“工学结合”就是要走出去,寻找企业进行合作;因为环境或者专业等因素的限制不太能走出去的学校就要换位思考,能否“引进来”?可把企业环境和场景搬到课堂,把企业项目搬到课堂,把企业专家请进课堂,通过课程设计再现企业项目,在校内完成“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能有效解决相关困难。
项目化课程开发就是践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依据工科和文科、专业课和理论课的不同特点,可采取不同的开发方法。
对于工科专业课及文科的部分专业课,首先,考虑是否可以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法。大量案例证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行之有效,实践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工作过程要反映企业真实岗位的真实活动,体现岗位工作的整个流程,体现过程中的系统性;二是关注工作过程的教育价值,不是每一个工作过程都值得放到课堂里进行专门学习,也不是每一个工作过程都能反映工学结合的岗位要求,因此要注意选择。其次,按照做一个产品(作品)的难度进阶来设计工学结合课程。比如“室内设计”课程可以这样安排:项目一设计一间单房,项目二设计一套多房,项目三设计一个复式(别墅),项目四设计一个展会,等等。纵向上项目层层递进,横向上项目是平行关系,同时一个项目内可以拆解若干任务。
基础课或理论性强的课程如何体现工学结合呢?如“国际贸易概论”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可设置成4 个研究项目:认知国际贸易—探寻国际贸易动因—解析国际贸易政策—把握当代国际贸易。这4 个项目层层推进,全面梳理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通过项目调研,学生完成阶段性的报告,有效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基础类、理论类的课程进行工学结合,教师要牢牢树立“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根据后续课程需要的人文素养及专业素质,找到该课程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来设计项目。内在逻辑可以根据分类,也可以根据模块。设计时要不断摸索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具体的支撑作用和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价值和作用,把企业对员工基础素养的要求整合进去,比如文字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等,这些素养对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和未来开展工作都有重要作用。结合基础课的知识点再有机嵌入这些基础能力的培养,重构教材内容,形成既符合逻辑又体现能力培养的宏观设计的课程框架。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和企业专家沟通、和后续专业课的任课教师沟通,去慢慢发现及梳理学生需要的这些能力,不断尝试选取恰当的载体来实现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
对课程进行了整体上的项目化设计后,实施环节该如何操作呢?第一,教师要清楚课程目标和项目目标的分布。一个项目通常是若干任务的综合,在实施中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一点点推动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第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如果老师不放手,还是满堂讲,就失去了工学结合课程的意义。教师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教练”,是教学的设计者、引领者、指导者、推动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教师要加大对翻转课堂的使用,提前把任务或者项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辅以必要的考核、激励和帮助,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把工学结合进课堂落到实处。第四,教师要推进信息化在教学中的使用,推进“混合学习”。尽管很多专业课可以通过实训室和真实设备营造企业环境,用设计项目模拟企业实际工作,但是对于那些无法在课堂复现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去企业录制一些现场操作的视频,或由企业专家制作微课,或者寻找各类合用的VR 技术、数字资源等来弥补课堂的不足。第五,可以把企业专家请进课堂,通过讲座、示范、合作授课等方式推进“企业进课堂”,还可以请往届毕业生进学校进行分享,通过各种方式让工学结合课程不断在校内落地。第六,工学结合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自身开发水平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教师一定要和企业保持连接,能有整段时间去企业实践最好,没有大块时间的话,时不时去企业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在课程实施中才能真的把“企业”搬进课堂。
工学结合课程要实施“形成性考核”,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注重对学生学习产出的评估,可以适当通过云课堂或者书面测试进行必要的知识点的考核,但是对学生综合的评价还是要基于项目的完成情况。可能的条件下邀请企业人士参与课程考核,或者把学生的作品送到企业去“检验”,通过校企联合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让作品有现实感。同时,1+X 证书制度的实施也让工学结合课程有了借鉴。X 证书是企业开发的技能证书,反映职业能力,一般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我们可以参考X 证书的标准或通过获取X 证书来检验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经济管理外语类文科专业对应的X 证书中,“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及“网店运营推广”这两类证书比较适合我校学生的需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把“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证书的初级、中级职业能力的考点整合进“ICT 实务”和“跨境电商大数据分析”两门课中,把“网店运营推广”证书中初级、中级考点整合进“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营销”两门课中。学生考核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拿到相关证书。
破除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实施的障碍还需要多层面的制度保障。
建议税务部门能学习和借鉴相关国家的做法,对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效明显的企业根据一定的指标减免税费。实施的难点在于成效的监管,建议监管方一定要有学校及第三方,以保证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还可以根据各地财政的情况,拿出一部分经费补贴给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或者为企业购买一定数量的实训设备,或者在企业建一个满足学校需求的实训室。目前深圳市政府已经给立项为市实训基地的企业根据其所能接受的实训学生人数给予设备资助,学生实训时再拨付生均补贴。这个经验可以推广。
首先,学校要规定教师任教专业核心课程必须进行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每年立项,作为评估专业建设的指标。其次,延请业内专家定期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规范工学结合课程的模式和形式、设计方案框架及文科、工科专业的课程模板,供教师参考借鉴。再次,督促教师到企业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激励措施。教师带着课程开发目标下企业,回来时要拿出与企业合作设计的完整的工学结合课程并在教学中实践。最后,按周期对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诊断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升实施效果;定期组织交流会,并评选出优秀课程进行表彰,促进教师不断完善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
在专业层面,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到课程体系的构建,再到课程教学的安排,都需要坚持工学结合的理念和思路。
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建议多做调研,调研本地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对口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的要求,调研历届毕业生适应就业岗位及应用专业技能的情况,调研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尽可能对传统课程进行解构、重构与整合,让核心课程和核心岗位相呼应,为后续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打下好的基础。
课程体系应该是有弹性的,教师可在第5学期设置一个弹性课程组,根据校企合作的需要和产业的变化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商务外语类各专业,在前面4 个学期专注语言能力及一定商务能力的培养,在第5 学期可以根据学生就业核心岗位群,开设“跨境电商方向”“教育培训方向”“行政管理方向”“旅游会展方向”等若干具有鲜明岗位特征的课程组,每组设置3~5 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偏好自由选择课程组。开展现代学徒制或者设置订单班的专业也可以增加相应的课程组。
工学结合课程的实际教学安排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把同一专业的三届学生打通,每一届学生分成若干批组,某课程的工学结合实施可以让学生分批、分步、分组到企业,依次轮换,保证在企业相关岗位的人数不变,岗位工作得以延续。这样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方便企业把工学结合课程内容纳入管理体系中;学生可以提前进入职场,成为企业员工的一员,并获得实惠。当然,这种安排大大提升了学校工作的难度。
首先,教师应该自我学习,了解当前职业教育主流的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学习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步骤和技巧,并在日常教学中主动践行;自我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无论学校是否有支持政策,都应该主动走向企业,努力了解企业现状,熟悉企业对自己所教授课程的要求,熟悉企业的实际操作。具备合格的双师能力是职校教师开发好工学结合课程的基础,更是他站好讲台的必备条件、立业之本。
其次,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的工学结合,真正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带学生走进企业,通过参观、顶岗实习、合作项目等多种方式把企业的工作要求融入教学目标;条件不具备,就尝试“把企业搬到课堂”。教师要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把工学结合困难的部分、不容易直接感知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不断在自己的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各类机会。学生学习这样的工学结合课程,等于经历了职业训练。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习热情,为未来的职场发展积累了有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