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林
在风光旖旎、文脉深厚的浙江杭州,有这样一所学校:它背靠挂牌山,东倚保俶山,南临西湖,西对浙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浸润着这里的每一位师生。建校70 余年,其前身可追溯到由丰子恺、潘天寿等明远学社成员1947 年创办的杭州私立明远中学,虽数易校名、迭经变迁,但文脉始终未断。它就是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记者采访了解到,浙大附中全校共36 个班级,年龄在35 岁以下的班主任逾83%,其中64%的班主任不到30 岁,19%的班主任在30至35 岁之间。一边是“压力山大”的高考,一边是立德树人的重任。怎样引导好年轻教师,完成好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怎样打造一支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浙大附中进行了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除了每周班主任例会进行常规问题培训外,还侧重加强对全体班主任的系列专题培训,如“高中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应对”“班主任技能大赛”“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德育论文撰写”等专题培训,通过课题引领班主任专业发展。通过持续举办青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提升班主任的职业素养。2018 年,吕敏姿班主任工作室正式挂牌,学校充分发挥资深德育工作者的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研修、实践活动,引领全体教师及班主任群体专业成长。与此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班主任新老结对措施,强化新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并对其进行相关考核。
在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年轻教师培养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文化场”。学校组织45 周岁以下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C证认证培训,鼓励并为年级组长大胆开展年级组活动创设条件,继续发挥年级教育教学领导小组的管理、协调功能,保障年级组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不仅如此,为适应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个性化教育的要求,浙大附中不断研究分层走班后的班级管理新策略、班级评价新体系,学生过程性评价新模式,制定了适合校情的浙大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浙大附中学生发展指导手册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在暑假进行高校专业探索、职业体验活动,高三学生面试专题讲座和仿真模拟培训,引导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等。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承求是学风,成明远英才”活动。通过组织优秀毕业生返校系列活动,对高三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重视评选表彰浙大附中“形象代言人”“腾飞奖”、三好、优干、优团等各类优秀学生,以此为契机做好优秀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继续完善落实《学生成长手册》的过程管理,加强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突出学习规划、生活规划、职业规划的指导。
“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要从爱家乡开始。结合地方资源育人,就是希望能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浙大附中校长申屠永庆说。在他眼里,学校周边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文化韵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是学校独一无二的隐性课程。
利用得天独厚的西湖文化资源,浙大附中引导学生们走进自然,让学生边学习边亲历西湖的山水,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学科知识,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为此学校先后开设了“西湖历史文化名人”“西湖文学”“南宋官窑文化”等10 多门西湖主题课程。
秉承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的教育理念,近年来,浙大附中在致力于课程育人、管理育人的同时,还综合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体悟、成长。如以评选“最美家庭”活动等为载体,加强树家风教育;以“诚信教育周”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诚信教育;以军训为载体,加强国防安全教育;以评选“浙附形象代言人”为载体,加强榜样示范教育等。在主题教育活动之外,学校还积极打造序列化、层次化的节庆活动。如纪念节日有十八岁成人礼,情感节日有教师节,民族节日有重阳节、中秋节等,生态节日有环保节等。
与此同时,浙大附中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如“校园文学大赛”“英语文化节”“社团节”“体育节“国际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打造出一批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学校以学生春游、秋游、课题化社会实践、课程基地开发等活动为载体开拓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市民卡刷卡率在杭州市直属中学中名列前茅。2017 年,浙大附中第二课堂工作被评为“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优秀组织奖”。此外,学校还努力办好各类学科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演讲赛、辩论赛、摄影展、绘画展、才艺展等小型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获佳绩。
除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造力、增强获得感,浙大附中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每一天。如晨会坚持做到“每周一主题”,2019 年第一学期的晨会主题就有“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暑期学生活动成果展示”“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社会责任感教育(垃圾分类)”“爱粮、节粮宣传教育”等近20 个主题。此外,各年级每月还根据年级特点至少确定一个主题班会,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功效,组织1 至2 次班会示范课观摩活动,积累材料,逐渐形成校本班会课件系列,提高班会课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曾博文是浙大附中2017 届毕业生。读高一时,他曾做了一件看似不起眼,但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事情。曾博文刚到浙大附中读书时,每天上学都要过一个斑马线,到小区对面的车站等公交车。可是每次过马路他都感到心慌:“好多回,公交车停下来让我了,可旁边突然冒出一辆车,‘嗖’地一下子过去,挺吓人的。”
类似的经历,曾博文的同桌钱阳也有。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促使他们产生了一个念头:“是不是可以做一个课题,关于杭州部分道路公交车斑马线让行中安全隐患的调查研究?”他俩的想法得到班上另外几个同学的响应。
通过实地考察测算,结合网上数据搜索,他们得出了两组数据:看到车辆,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反应时间为0.21 秒,小孩为0.29 秒,老人为0.4 秒;刹车灯亮起至停下的距离,中型车辆为8.7 至9 米,小型车辆为6 至7.3 米。最后,他们提出了在斑马线前设置公交车预警线的观点:公交车退后3.75 米,就可以相应减少盲区。
“曾博文等同学的研究结果,不仅受到中央电视台关注,还获得了杭州市政府的重视。”申屠永庆说。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浙大附中开设了一门必修课——研究性课题,每位学生都要在一学年结束时,交一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可以合作完成,但必须原创。结合研究性课题的开设,浙大附中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意志品质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
为深入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浙大附中积极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如以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为基点,提倡学生做一个“谦谦君子”“大家闺秀”,强化文明规则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以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学子”为载体努力培养文明学生、创建文明班级、树立文明校风。以行为规范的养成作为班集体建设的基础工作,把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月”,加强学生对《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训班训、班级公约的学习,提高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以晨会纪律、晚自修纪律为突破口,加强学生的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为适应新的教育教学要求,学校还进一步完善走班下的值周管理制度。一方面强化值周教师与值周班学生培训和管理力度,明确职责,落实要求,强化考核;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领悟并执行日常的行为规范,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促进自主发展。强化每周一次的值周交接班例会制度,加强考勤管理,重视问题的反馈与处理。重视值周反馈的及时性,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与处理问题,做到既“管”又“理”,力求做到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落到细微,进一步提升德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