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艳
哲学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爱智慧”,这种爱主要体现为对思考无止境的追求。生命无法逃避哲学思考,正因为如此,独立的思考才显得尤为珍贵。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欠缺。我们应着力帮助他们形成这方面的良好品质。绘本正好为此提供了契机,哲学绘本又是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探究精神的良好素材。基于此,笔者尝试开设了哲学绘本班本化课程,并将哲学绘本分为五种类型——伦理学绘本、环境哲学绘本、认识自己绘本、美学绘本和死亡哲学绘本。当然,儿童还小,哲学理论的传授并不应该出现在哲学绘本课上。利用哲学绘本这一媒介对儿童进行哲学熏陶,为他们搭建与哲学对话的阶梯,和他们一起享受哲学探索的乐趣才是最终目的。
伦理学又被称为道德哲学,它涉及一系列关于人类行为的问题。儿童常常感到困惑的善恶、友谊、勇敢、幸福等都属于伦理学的范畴。《青蛙和蟾蜍好朋友》系列绘本就包含很多伦理学范畴的问题。
讨论在绘本教学中非常重要。讨论的目标要明确,话题的设定要有开放性,要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后有逻辑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或许没有完美的结果,但能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为他们埋下独立思考的种子。绘本《青蛙和蟾蜍好朋友》中有一篇很有趣的小故事《饼干》,讲述的是青蛙和蟾蜍边吃饼干边讨论“什么是意志力”。教学时,围绕“意志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以下哲学探讨:(1)你认为谁更有意志力,青蛙还是蟾蜍?(2)有什么东西诱惑你,让你拥有意志力吗?(3)即使不使用诱惑你的东西,你也有意志力吗?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向哲学高度发起挑战。
哲学绘本课不应仅仅停留在讨论这一表面环节,还应挖掘其中隐藏的价值——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对学生来说,“意志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就要让他们从故事中走出来,搭建体验通道,将对“意志力”的认识回归生活,激活他们的生活体验,进而提炼关于“意志力”的哲学意义。如何让故事中的光照进生活呢?在讨论“有什么东西在诱惑你,让你拥有意志力吗?”这个话题时,可以用“你们面对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意志力吗?”这一问题,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绘本和学生的生活巧妙衔接。稍加指导,学生对“意志力”的认知就能得到质的提升。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阅读有关环境哲学的绘本,让学生自己体会:人类应该是世界的主宰,任意挥霍自然资源,还是应该做世界的一部分,与环境和平共处?《爱心树》《花婆婆》《想要一棵好大的树》都是这类绘本的优秀代表。
绘本图文交融,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蕴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所以,绘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或背景来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从不同层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爱心树》主要讲的是大树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把自己的爱都给了小男孩,直到自己一无所有。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何尝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映射?小男孩一直在索取,而大树一直在给予,就像人与自然。人总是任意挥霍自然资源,过度索取,而自然一直在给予、给予,直至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类的了。
哲学绘本尤其要讲究问题的开放性。哲学思辨的开端是提出问题,但解决问题并非最终目的,借助提出和讨论问题来磨砺思维才是最重要的工作。读完《爱心树》,可以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对话:(1)你认为这个小男孩是自私的吗?说说你的理由。(2)当你给予别人的时候,你期待得到回报吗?(3)什么样的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和欲望?
随着儿童不断长大,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特别希望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肯定,但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这时就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我,保持自我的独特性,肯定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立性。有了自我认知这类绘本的帮助,就容易理解了,独立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自我认同和接纳自我的过程。《小猪变形记》《谁下了最美丽的蛋》《小树的四季》讲的都是关于自我认知的故事。
对于绘本中一些可以角色体验的情节,可以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模仿书中人物夸张的动作、令人捧腹或伤感的语言以及适合表演的一些故事情节,激发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让他们获得相应的游戏体验,实现绘本中人物和绘本外读者的精神融合。《小猪变形记》一书中的小猪觉得做自己很无聊,于是它把自己装扮成其他动物,结果受伤害的总是它自己。直到受到另一只在泥坑中快乐打滚的小猪启发,它才明白,做一只小猪才是最幸福的。学习这本绘本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小猪,然后让“小猪”用各种不同的道具装扮成不同的动物,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做自己才是最好的”的深刻内涵。
矛盾冲突这一讲故事的方法在哲学绘本中经常被使用。这些绘本会围绕某件事展现这些角色或人物行为的前后矛盾或内心的矛盾冲突,制造情节的意外反转,让故事生动有趣,紧紧吸引儿童的眼光。抓住绘本前后出现的相互矛盾的语句或角色内心的矛盾,将其作为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突破口,将思维的刀刃插进去,可以引发儿童持续的阅读思考。《失落的一角》中的圆缺失了一角,它一边唱歌一边去寻找合适它的一角。寻找的道路艰辛曲折。最后,它终于找到合适的一角。可是它却发现自己无法唱歌了,于是又将那一角轻轻地放下后继续上路。故事前后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为什么圆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合适的一角却又轻轻地放下了?由此引发学生关于“完美”和“缺憾”的哲学思考。
美是人内心对外界的一种投射,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我们可以用绘本带领儿童进入美的世界,在他们的精神土壤里播下审美的种子,在他们今后琐碎的生活中为他们撑起一方明净的天空。
在绘本阅读中,用相关事物做铺垫,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使他们的阅读更容易、更流畅,理解绘本的内容更得心应手,进行哲学探索更便捷。如《风中的树叶》讲的是一枝柳条上的十片树叶,在秋天到来之际,平静地离开了柳条之后,各自拥有的前行轨迹。教学这个故事前,可以让学生先去找一些树叶。这些树叶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上面有小孔,有的平整而光滑;有的脉络苍老,有的脉络隐约。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哪些树叶很美?哪些树叶不美?为什么?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时,表达的愿望便喷涌而出,创作对儿童来说便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创作绘本的范围很广,可以续写绘本、仿写绘本,还可以采用木偶戏、剪纸、画画、拼贴、撕贴等方法独立创作绘本。美的魅力,在自己动手创作的过程中得以感受。《风中的树叶》用缓缓的语言诉说着生命中淡淡的离别。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这十片树叶里的一片或者几片,像书上所说的那样,有的救了掉在水中的蚂蚱,有的被描画成三条可爱的小鱼……也可以像书上那样采用拼贴、撕贴、水彩画等方法来进行。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美,感念生命中相遇的美好情感。
对话并不是师生之间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师要走进绘本,走进儿童内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对于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因而美难以衡量。在我们心中,美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学习《风中的树叶》,我们可以在娓娓道来的对话中引领学生认识美的内涵:(1)你觉得你的树叶手工创作漂亮吗?为什么?(2)你觉得谁的树叶手工创作最漂亮?为什么?(3)你们怎样判断一幅画或手工创作好还是不好?
死亡是中国人非常忌讳谈论的话题,因而成为儿童成长教育中模糊而不可言说的一部分。死亡哲学绘本课可以帮助儿童形成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正确认知。这类绘本在谈到死亡时非常委婉而温情,可以引导儿童直面生命的终极命题。
在很多绘本中,有一些看似散乱的情节,其内在都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索贯穿始终。寻找绘本中贯穿始终的线索,按绘本的内在线索设计问题,可以有效帮助儿童理解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獾的礼物》里的主人公獾上了年纪,知道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多了。它很有智慧,给大家留下了很多“礼物”。它在生前告诉朋友,它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让大家不要为他难过。阅读这本饱含生命哲学的绘本时,应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獾给大家留下了哪些礼物?通过寻找獾留下的礼物来串起整个阅读过程。
利用绘本探寻生命历程,要先从阅读感知入手,从具体而感性的现象谈起,从个人的直觉印象谈起,避免一开始就进行抽象的哲学探讨。所以,阅读故事、抓住线索、深入了解故事情节是接下来体验之旅的前提。对儿童来说,死亡毕竟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所以,读不懂故事就无法引发他们对相关故事的思考,他们也就无法真正认识死亡和生命的意义。《活了100 万次的猫》的主人公是一只特立独行的虎斑猫。这只猫活过100 万次,也死过100 万次。阅读这个故事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虎斑猫讨厌所有人的原因是什么?当虎斑猫变成野猫时,从哪里可以看出它太喜欢自己了?最后当白猫死时,为什么虎斑猫再也没活过来?只有探寻了虎斑猫的生命历程,才能进行之后的哲学探讨。
哲学绘本里蕴藏着各种各样作者设置的隐喻,这些隐喻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同层次的隐喻赋予了绘本别样的精彩。关注这些隐喻,能让儿童和绘本有更深层次的交流。一些关于死亡哲学的绘本,通过一些植物、动物的隐喻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关于死亡的正确概念。《一片叶子落下来》中有一片叫弗雷迪的叶子,它看到别的叶子落下后很害怕。但在一场大雪后,弗雷迪缓缓地落下,它为自己曾经是大树的一部分而感到骄傲。作者用叶子脱落枝头隐喻人的死亡,叶子存在的意义是经历四季和给别人带来快乐。教学时,可以由叶子的生命价值引发学生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
总之,开设哲学绘本课是为了让儿童和哲学美好相遇,让儿童在课程中受到哲学的陶冶、想象力的激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当然,上述思考和实践还不够成熟,需要笔者以后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