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莉 么伟伟 李红云 白洁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剧。而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打破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状,高职院校积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一方面不断加大自建实训基地的力度,一方面努力寻求与企业深度合作的路径。“现代学徒制”这一赋予新内涵的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携手共育专业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对于“现代学徒制”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接受性、积极性高于企业。目前,高职院校大力投资建设模拟实训室,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但缺乏文化内涵建设是学生实训不可忽视的一个短板,学生在实训室更多的掌握了操作技术,但在产品标准、产品创新等方面呈现出严重不足。所以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渠道,推进实践教学的开展,弥补学校因场地、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所受到的影响。
企业在“双主体”育人模式中热情不高,缺乏一定的规划性,更多的仍停留在短期用工合作的层面上。
学生对于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较高,大多数学生乐于到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但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中拈轻怕重、不愿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二是沟通能力不高,遇到问题不能积极沟通,以便解决,而是挥挥衣袖,转身离开,给实践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三是学生的待遇不高,而且企业的一部分福利学生并不能享受,学生心理落差较大。
随着市场的繁荣和人才政策的放开,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流失率也居高不下,特别是服务行业,企业员工的流失率将近30%左右,有的企业用工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的需要。所以企业接受实习学生,很多考虑的就是弥补企业员工流失所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实习学生处于实习阶段,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劳动报酬相应较低,从成本考虑,也能降低企业因人力成本带来的压力。企业对学生工作岗位的标准要求较低,能辅助或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即可,企业对于跟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学生的职业发展并未多做考虑,一般企业会将学生安排在具有高度重复性而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仅仅将学生作为岗位的辅助人员进行安排和使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点环节,是影响高职院校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安排和管理上,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从学校角度看,通过借助企业这一良好的平台和优势的资源,学生到企业的生产现场,更能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更好将知识与能力相融合。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感受企业文化,树立职业观念,塑造职业精神。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的岗位标准,明确岗位对人才的规格需求,建立起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从校企合作的时间分析看,高职院校一般实施两年制或三年制,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应用型教育的文件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学生的实习课时不得低于总课时的50%,所以,各类专业基本会将学生的实习期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这一时期主要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大多愿意在这一时间段,集中到学校寻求生源。而对于平时弹性实践教学,企业因学生流动性较大,不能长期合作,较少与学校进行合作。
从校企合作的层面分析看,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大多停留在实习生的接受层面,其他方面投入较少。近年来,酒店管理专业与京津冀20多家星级酒店合作,未接受到任何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这也是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在校企合作中,多数学校组建校企专业委员会,主要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论证。还有一部分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虽能派遣企业人员以兼职教师的身份承担一部分专业技能课程的讲授。但是,这些兼职教师却不能脱离企业,单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完成教学任务,他们身负双重身份,因此,还需要完成企业赋予的工作职责。从其身份渊源看,他们一般将工作放在首位,而将课程的传授放在其次,一旦二者发生时间、事情轻重缓急等方面的冲突时,他们的天平会向企业倾斜,而有序的教学工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空课的现象。
其次,企业所派遣的兼职教师一是缺乏选拔,企业没有将优秀的工作人员输入到学校来承担课程的教授。二是一部分企业将工作强度不太大的人员充当兼职教师,可能其目前的工作岗位与所授课程的方向相差较远,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在“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校会采用遴选的方式,从众多有合作意向企业中选出适合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会因企业无法接受所有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学生,作为校方,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学生分批到同一个企业实习;二是根据企业用人人数的需求,将学生分为数组后分配到各企业进行实习,同时到企业后还会面临学生分配到的工作岗位不同。那么,学校及学生就会面临着学习成果的差异性的问题。因不同的企业其产品生产的标准不同,规章制度不同,所给学生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相关行业经验的传授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