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韵伶
(四会中学,广东 四会 526238)
手工钩钩织,又可以称之为编织,钩花,手钩等,是一种利用钩针把各种天然原料和品种的线构成线圈的编织品,隶属于纤维艺术。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大多提供用于服装和装饰,产品组织结构随意性强,可以达到任意效果与规格。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图案与造型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是任何机械产品取代不了的一种特殊手工艺术品。
钩织艺术是一门具有强烈民族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并涉猎到“传承、多元、发展”理念的艺术实践,尤其在中西方文化融合和相互渗透的今天,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意义及研究价值。肩负着学校艺术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及核心素养培养的责任。
手工钩织品不仅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可以激发美的灵感,感受生活的美好,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设计、创新理念、精工细致的美感体现。培养匠心精神,通过美育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陶冶情操,传承、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和文化。挖掘钩织艺术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物,有平衡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作用,即情感价值。通过对传统钩织艺术的梳理、总结,探究钩织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应用,形成相关理论,进行创新应用与实践,在中西方文化融合和相互渗透的今天具备较强的的人文价值(内涵)
注重工具材料的运用与技法,增强设计和制作工艺品的创意。钩织工艺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体现,从手工钩织的原料、色彩与组织结构、造型等方面阐述钩织艺术各方面的特点和应用现状,并能模拟进而创新制作钩织艺术作品出来。了解传统钩织技法的基础上,从钩织材料、色彩搭配、组织结构变化等方面尝试创新,让学生运用钩织工艺进行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让古老的手工钩织艺术得以传承与发展。手工钩织艺术,不仅注重手工,盘垫、装饰、头饰、桌布、衣、帽、鞋、围巾,壁挂、手提包、笔筒、花瓶、盘子、戒指、胸针等的钩织技法,还强调创新思维及设计理念的培养,文化内涵的拓展,进行理论指导及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认知。通过对传统钩针艺术的发展梳理,探究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应用,结合理论进行实践。
中国民间艺术(四大名绣、羌绣、染织、剪纸等)的借鉴与融合;与创新装饰手法的应用。钩织工艺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涉及服饰、手工艺品、公共艺术品,甚至在现代科技领域也开始有一席之地。在平面钩织中,钩织正向着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针织涂鸦”开始引领时尚风潮,与之相反的是立体钩织向着越来越小发展,有的已成为“细菌级”。解决传统的手工钩织工艺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不仅保留传统元素,还必须与时俱进,研究创新发展。
钩织艺术理论创新,手工钩织艺术的开发研究与实践相关中外钩织艺术(万曼的纤维艺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软雕艺术等)的理论研究,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发展艺术个性语言,激发学生潜在的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核心素养。为钩织艺术研究发展,结合现代理念对传统钩织艺术进行创新,提炼钩织元素,运用创新装饰手法与多种材料相结合,使这种传统手工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把手工钩织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以及所蕴含的情感进行梳理、整合、创新、升华形成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创新实践研究成果与产业相结合,钩织艺术品应用到社会,完善、丰富人们的生活。
图案纹样、钩织技法的创新探索,应用与实践。图案和纹样变形、再造型,进行与时代相结合创作。图案纹样(花卉、植物、动物、字母、文字、人物),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平面、浮雕、立体的钩织品形式,在文化内涵方面进行拓展。
1.利用不同针法与针法变化,达到创作效果。在工艺技法方面,注重教师示范,传授钩织技法:短针、长针、长长针、扭针、蜜枣针,工艺课的学习不能只靠教师的讲授和电脑的演示,需强化动手能力。
2.多种材料的创新组合:手工钩织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材质、结构、色彩、款式、搭配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效果。为了使钩织品产生新颖独特的风格,将各种不同风格的面料与钩编材料搭配设计,钩针编织的创新势既能体现手工编织的细腻精致的组织结构,又能增强可观性和实用性,与其他材质组合钩织,如棉、麻、纱、羊毛毡、绒毛塑料、皮革、金属。
3.利用不同材质和色彩的创作。在材料方面:了解掌握不同的材质,羊毛、腈纶、羊腈混纺、开司米、棉线、麻线;线的粗细,细线,中粗、粗线;同色系与不同色系的线,如何套色与组合增加了课题的趣味性,钩织艺术难度不高,容易出效果,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钩织艺术多样的变化和效果,可以保持学生的热情,适合在更多的普通高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