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彤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部,辽宁 沈阳 1101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当前信息环境下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课本和教师是学生得到知识的途径。教师的作用在于把所知道的知识输送给学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很广泛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独立学习[1]。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角色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现在信息化发展的很快,学生学习方式的种类也多了起来,想学什么也可以去选择。也就是说,学生们的学习不仅仅通过我们教师,校园网、互联网、多媒体学习材料、小组讨论与合作、同伴互助、调查访谈也是他们学习的方式。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任务是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起到一个监督和评价的作用。也就是说,老师的角色从主演变成了导演[2]。
在传统中老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现如今的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可以学习的方式太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教师只能积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已经没有能力主宰课堂了,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成为了学生的好帮手、好朋友,为他们提供资源。要求要求广大教师具有课程实施素养和发现新东西的能力。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起来了,老的理念、教学策略与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旧的“一书一嘴一粉笔一灰”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缩减,可以说是已经被多媒体元素的教学代替了。因此,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研究中,课程实施质量就变得更加重要。
一个民族的灵魂我认为是创新的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型的人才必须拥有的。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就是让学生拥有这种能力。信息素养也是学生在网络环境学习需要具备的基础要求。但是在培养学生之前,我们的老师应该首先具备这种能力,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基础。
“课程实施素养”是需要我们的人民教师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一种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课程实施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东西[3]。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是课程实施素养涉及到的。它注重内容、沟通和分析,它所涉猎的更广。
教师的个人能力是通过他们的课程实施素养来体现的,是为了让教师可以轻松的用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课程实施素养主要有三个方面及信息道德、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4]。
1.信息道德。简单点说,就是教师在信息的活动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比如尊重他人隐私以及抵制不良信息等。
2.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性,其中有对信息的判断还有对信息的评价等。
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意思是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对信息的本质进行理解,是对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能力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信息的本质和其多样的形式,熟悉获取信息的方法。
使我们的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取得突破发展的教学技巧,教学水平,教学结果,不是一个或两个训练可以做到的,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必须依靠教师的自己的自觉行为大大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素养。在我看来,教师的课程实施素养必须从三个方面提高[5]:
一是:教师信息意识的提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素养的基础。在如今的21世纪,对于我们的人民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对知识的传播,来对学生的素养以及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才能对知识运用自如并且对知识进行创新。
二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处理、加工、创造和传递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通过计算机阅读,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2.对于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是要通过对计算机制作,总结来实现的。
3.计算机对日常管理来提高能力。
4.要重视对技能的操作性,将他整合到教育策略中。
5.尽力去使用教学软件或获得相关软件信息,通常根据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策略,目的是创造性的使用信息。
6.对于实践过程的反思,将现代的教育方式来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去,这样就会让信息技术能力非常自然的应用在教学中。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机遇。教师一定要有非常高的课程素养,才能培养21世纪人才,对于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