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2019-01-14 00:55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12期
关键词:感知力日记情感

写作应当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并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为写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当自发地提升综合素质,发挥教学的引导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细节感知力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缺少素材,一方面,由于学生阅读积累不够,导致作文缺乏新意,在写作过程中被写作主题限制,无法找到事实依据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中的美熟视无睹。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参加生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细节感知力。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如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春游,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力,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当地福利院、养老院等情感气息较浓的地方,感受这个世界上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生活细节,尤其是养老院,老年群体身上所浸染的岁月的气息,能深深地触动学生心灵。比如,老年人的笑、老年人的忧愁都可牵动学生心绪,从而培养学生的细节感知力。但在此之前,不要过于强调生活实践的目的,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实践当中,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能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二、经验分享,拓展学生写作视野

生活经验可弥补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不足,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可以相互补充,以此作为写作源头。如在教学过程中,可定期开展生活经验分享会。如在教学《小狗包弟》的故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养宠物的经历。

在教学内容之外,也可分享生活趣事。比如,可在教学中引进传统节日进行,如在中秋节后,教师可开展中秋节分享交流会。近几年,随着工作繁忙气气氛对生活的影响日渐加大,学生受家庭影响,对中秋节的感觉也体现在假日休息的愉悦感上。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学生仍旧保留传统节日风俗,如赏月、做月饼等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更好地感知节日气氛,也能通过学生之间的对比,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化作文素材,使作文更加感情饱满,更有感染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分享自身的生活经验,由于所处年代不同,对传统节日的感觉也不同。

三、情感分析,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并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分析。如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回忆冬日里的情景。学生大多对雪怀有强烈的喜爱之情,在下大雪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和家人一起堆雪人,或者和朋友一起打雪仗。这些生活场景都带着鲜明的情感,但在表达上除了用“开心”“快乐”这样的词语外,如何用句子将其连接起来呢?因此,可结合课文教学进行情感分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艾青对生活的迷茫与挣扎。教师可从诗歌内容出发,分析雪这一景物所表达的情感,建立雪和周边事物的联系。例如,当雪在手掌中渐渐融化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一片雪花只能拥有一个冬天,我们应当珍惜每一片雪花的美丽”,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情感也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课文教学的主要力量,同样也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应当给自身正确定位,为学生写作提供最大的支持。

四、日记写作,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

日记可较好地帮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琐事,通过教师的监督,可较好地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与此同时,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日记写作也可融入课堂教学。

在教学《祝福》时,教师可通过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祥林嫂在失去孩子之后不断呢喃着那一句“我真傻”。可让学生进行对比,如“相比祥林嫂,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同学们出生在和平年代,不用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假设有一天你们和父母分离了,你们会怎么做呢?”这样,可将课堂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通过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写作日记的动机,可弥补强制性写作的不足。相对于任务型日记写作,主动性写作的教学效果更佳。在讲述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时,不仅可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也可将课本素材作为写作素材,使其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在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之后,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也会有所增强。但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弱,因而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导致写作缺乏逻辑性,写作水平也难以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加强引导,兼顾社会生活与课堂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猜你喜欢
感知力日记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